天門冬飲
TIAN MEN DONG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學正傳》卷七引《局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46)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天門冬飲以「天門冬」為名,其組成中當然包含天門冬,這是有其藥理依據的。
天門冬味甘,性寒,入肺、腎經,具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生津止渴、滋腎益精的功效。其藥性平和,可以治療肺燥咳嗽、陰虛火旺、津液不足、心煩失眠等症狀。
因此,以天門冬命名,明確表明了此方劑以天門冬為君藥,其藥效以滋陰潤肺為主,並可根據其他藥材的搭配,針對不同病症進行治療。
天門冬飲中加入紫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天門冬性寒,擅長滋陰潤肺,而紫菀性溫,善於宣肺止咳,兩者合用,一寒一溫,相輔相成,既能滋陰潤肺,又能宣肺止咳,對於燥咳、咳嗽痰多等症狀,效果更佳。
- 清熱化痰:天門冬可清熱生津,紫菀則可清熱化痰,兩者結合,可有效清除肺熱,化解痰液,對於肺熱咳嗽、痰稠難咳等症狀,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天門冬飲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天門冬飲常用於治療陰虛火旺、燥熱咳嗽等症,知母可清肺熱,降胃火,與天門冬等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滋陰降火、止咳化痰的目的。
- 配伍相宜,增強療效:知母與天門冬同為滋陰潤燥藥,但知母偏於清熱瀉火,天門冬偏於滋陰補虛。兩者配伍,取長補短,相輔相成,能夠更好地發揮滋陰降火,潤肺止咳的功效,提升療效。
天門冬飲中加入桑白皮,主要是考慮其清肺潤燥和利水消腫的功效。
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宣肺氣、利水消腫的功效。與天門冬、麥冬等藥材相配,可以更好地滋陰潤肺、清熱解毒,適用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渴便祕等症狀。
桑白皮還可以利水消腫,配合天門冬的滋陰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因肺熱引起的痰多、水腫等症狀。
天門冬飲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斂肺:天門冬性寒,擅長滋陰潤肺,但其寒性較重,容易傷及脾胃。五味子味酸甘,入肺腎經,能斂肺止咳,並兼具補腎固精之效,可平衡天門冬的寒性,防止其過度滋陰傷陽,起到協調陰陽的作用。
- 固本培元:五味子味酸,性溫,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能固護肺氣,防止津液外泄。天門冬則善於滋陰生津,兩者結合,既可滋陰潤肺,又可固本培元,使肺氣充盈,津液充足,達到治療肺虛津傷的效果。
天門冬飲中加入桔梗,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宣肺利咽:天門冬滋陰潤燥,但性偏寒涼,易傷陽氣。桔梗性味辛溫,具有宣肺利咽、開宣肺氣的作用,可輔助天門冬清熱化痰,防止寒涼之性損傷正氣。
- 利氣消痰:天門冬飲常用於治療肺熱燥咳、咽喉腫痛等症。桔梗能利氣消痰,使痰液易於咳出,有助於緩解咽喉腫痛,配合天門冬滋陰潤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主治功效
天門冬飲的主要功效與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主治病症:
- 妊娠期眼疾: 天門冬飲最主要被記載用於治療妊娠期間發生的眼疾,特別是「轆轤轉關」之證,症狀包括:
- 兩目失明,不見燈火
- 頭痛眩暈
- 項腮腫滿,不能轉頸
- 眼珠轉動異常,如轆轤般無法歸位,或帶吊起,人物不辨
- 瞳仁偏斜或反背
- 妊娠蘊熱: 此方多用於治療因妊娠期間體內蘊積熱邪所致的眼疾。此熱邪可能源於:
- 懷孕期間多居火間,衣著過暖
- 過食酒、面、煎炙、燒爆等熱性食物
- 過食辛辣厚味
- 肝經風熱上攻眼目
- 其他熱證: 部分文獻提及天門冬飲可用於治療一般的內熱煩躁。
- 衄血: 醫方集宜提及此方可用于治療衄血,且脈洪大者。
治療原理:
- 清熱解毒: 方中知母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以清除體內蘊積的熱邪,尤其針對肝經風熱上攻眼目的病機。
- 滋陰潤燥: 天門冬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緩解因熱邪耗傷陰液而導致的陰虛症狀,同?養肺生津,有助於改善因陰虛而引起的呼吸道不適。
- 疏散風邪: 防風具有疏散風邪的作用,有助於驅散侵襲肝經的風邪,從而緩解眼部的不適。
- 活血化瘀: 茺蔚子(益母草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能針對妊娠期血瘀引起的眼疾有所幫助。
- 補氣養血: 方中人參、茯苓等藥材具有補氣養血的作用,可輔助改善孕婦體質,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 固表止汗: 五味子具有固表止汗的作用,對於體虛,容易汗出者有所幫助。
- 調和臟腑: 諸藥合用,共同作用於肝、肺、脾等臟腑,達到調和陰陽、平衡氣血的目的。
總結:
天門冬飲主要針對妊娠期因熱邪、風邪所致的眼疾,其治療原理主要在於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疏散風邪,同時輔以補氣養血、活血化瘀,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本方在多本古籍中被提及用於治療妊娠期的眼疾,可?其?床价值。此外,本方不單純處理眼部症狀,而是從整體角度調理機體,因此在治療眼疾的同時,也可能對其他妊娠相關不適有所改善。
傳統服藥法
天門冬1錢,紫菀茸1錢,知母(去毛,酒洗)1錢,桑白皮(蜜炙)1錢,五味子5分,桔梗(去蘆)5分。
嗽血者,加阿膠5分;大便澀者,加苦葶藶子5分。
上藥細切,作1服。
水1盞半,煎至1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因此,陰虛肺燥、咳嗽痰少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天門冬飲, 出處:《醫學正傳》卷七引《局方》。 組成:天門冬1錢,紫菀茸1錢,知母(去毛,酒洗)1錢,桑白皮(蜜炙)1錢,五味子5分,桔梗(去蘆)5分。 主治:子嗽。妊娠外感風寒,久嗽不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