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椒目丸中含有花椒,主要原因有二:
- 溫經散寒,止痛止癢: 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椒目丸主要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腹痛、肢體麻木等症,花椒能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 驅寒除濕,止瀉止痢: 花椒還具有驅寒除濕、止瀉止痢的功效。椒目丸中常與其他溫燥藥材配伍,用於治療寒濕所致的腹瀉、痢疾等症,花椒能溫暖脾胃,驅寒止瀉,提高藥效。
椒目丸中包含防己,主要是因為防己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
椒目丸主治風濕痺痛、筋脈拘攣等症,而防己味苦性寒,入膀胱經,能清熱利濕、祛風止痛。其利水消腫的作用,可以幫助消除體內濕邪,緩解痺痛;其祛風止痛的作用,則可舒筋活絡,改善筋脈拘攣。
因此,防己在椒目丸中起到利水消腫、祛風止痛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風濕痺痛、筋脈拘攣的目的。
椒目丸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火通便: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火通便之效。椒目丸中含有辛辣之品,容易上火,芒硝可以清瀉火熱,避免藥物過於燥烈,同時促進腸道蠕動,幫助藥物排泄。
2. 引藥下行:芒硝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以將藥力引導至下焦,使其更有效地治療下焦濕熱、便祕等病症。
總之,芒硝在椒目丸中起着清瀉火熱、通便潤腸、引藥下行等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協同治療疾病。
椒目丸方劑中包含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之效。椒目丸以治療風寒咳嗽、痰多為主要功效,杏仁可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潤肺止咳、化痰利氣的效果。
- 宣肺通竅:杏仁還具有宣肺通竅的作用,可改善因風寒阻肺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更能有效解除風寒邪氣,恢復肺氣通暢。
因此,椒目丸中加入杏仁,不僅能起到潤肺止咳的作用,更能宣肺通竅,提升藥效,達到治療風寒咳嗽的目的。
主治功效
椒目丸
椒目丸,一名椒目茯苓丸,是由花椒、防己、芒硝、杏仁四味藥組合而成的中藥方劑,具有祛風除濕、利尿消腫、清熱解毒、止痛止瀉的功效,主治風水、面腫、小便澀等症。
藥方組成介紹
花椒:味辛,性溫,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防己:味苦、辛,性微溫,歸脾、肺、腎經。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適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身痛、胸痺腹痛、水腫臌脹、濕熱腳氣、手足攣痛、癬疥瘡腫、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痢疾、咳嗽、痰多、濕風口面歪斜、手足疼痛、散留痰、肺氣咳嗽喘鳴、諸癥屬瘀滯不通、濕熱蘊結等症狀。
芒硝:味寒,性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芒硝可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等症狀。
杏仁:味苦、甘,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杏仁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B羣、蛋白質等,為呼吸系統保健之品,可治咳嗽痰多;其含有的油脂具有潤滑腸道的作用,而苦味則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糞便,常與柏子仁、郁李仁等同用,具有增強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腸燥便祕;杏仁味苦、性溫,入肺、大腸經,具有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之功效,用於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血虛津枯,腸燥便祕等症;杏仁中含有豐富的脂肪油、蛋白質、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具有潤肺生津、止咳平喘、滑腸通便的作用,本品味甘,入肺經,能潤肺止咳,益氣生津,為潤肺止咳之佳品。
臨牀應用
椒目丸主治風水、面腫、小便澀等症。風水,指風向和水流,古代認為地理環境對人體健康有影響,因此重視風水。面腫,指臉部腫脹,可能是腎臟或心臟疾病的症狀,也可能是外傷或感染引起的。小便澀,指排尿困難,可能是尿道炎或前列腺肥大的症狀,也可能是腎臟或膀胱疾病的症狀。
總結
椒目丸由花椒、防己、芒硝、杏仁四味藥組成,具有祛風除濕、利尿消腫、清熱解毒、止痛止瀉的功效,主治風水、面腫、小便澀等症。
傳統服藥法
椒目5錢,甘遂5錢,附子5錢,千金子5錢,鬱李仁5錢,黑牽牛5錢,五靈脂5錢,吳萸5錢,當歸5錢,延胡索5錢,芫花1錢,阮青10枚(去頭翅足,同米炒),斑蝥10枚(制同阮青),膽礬1錢,石膏2錢。
上為細末,糊為丸,如芡實大。
每服1丸,橘皮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辛溫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椒目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四。 組成:椒目49粒,巴豆2粒(和皮用)。 主治:耳聾。
椒目丸, 出處:《續本事》卷四。 組成:椒目1兩(炒),蒼朮2兩(炒)。 主治:久年眼生黑花,不可忍者。
椒目丸, 出處:《瘍醫大全》卷二十四。 組成:真川椒目不拘多少(略焙)。 主治:疝氣。初服時有微汗,久服諸疝皆消。
椒目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 組成:椒目(微炒出汗)、牡蠣(煅)、葶藶(紙上炒)、甘遂(炒)各等分。 主治:水蠱,遍身洪腫。
椒目丸, 出處:《聖惠》卷五十四。 組成:椒目1兩半(微炒去汗),漢防己1兩半,消石2兩,杏仁2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别研入)。 主治:風水。面腫,小便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