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鐵丹眼水

化鐵丹眼水

HUA TIE DAN YAN SHU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21

熱/寒比例

中性 (0.9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肺經 14%
胃經 13%
腎經 13%
大腸經 11%
肝經 10%
心經 6%
三焦經 3%
小腸經 3%
心包經 3%
膀胱經 3%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肝經
心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化鐵丹眼水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止癢:烏梅味酸澀,性收斂,具有清熱解毒、收斂止癢的功效。眼部疾患如紅腫熱痛、瘙癢等,烏梅可有效緩解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2. 生津止渴:眼部乾燥、灼熱,也可因體內津液不足引起。烏梅能生津止渴,改善眼部微環境,緩解不適。

綜上所述,烏梅在化鐵丹眼水中,發揮著收斂止癢、生津止渴的作用,幫助治療眼部疾病。

「化鐵丹眼水」中加入杏仁,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功效。眼部炎症多由熱毒引起,杏仁可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緩解眼部不適。
  2. 活血化瘀: 杏仁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改善眼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有助於消除眼部瘀血,減輕眼部腫脹。

因此,化鐵丹眼水中加入杏仁,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雙重功效,有助於改善眼部炎症和瘀血。

化鐵丹眼水加入花椒,主要基於其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藥性。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經散寒、行氣止痛、殺蟲止癢等功效。

眼部疾病,如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常伴有經絡不通、寒氣凝滯之症。花椒溫通經絡,可驅散寒邪,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從而達到消炎止痛、改善視力的目的。

「化鐵丹眼水」方劑中加入砂仁,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醒脾開胃,化濕止嘔: 砂仁味辛、性溫,具有開胃消食、化濕止嘔之效。眼部疾患如因脾胃虛弱、濕濁內阻而致,砂仁可健脾化濕,改善消化功能,從而減輕眼部症狀。
  2. 行氣止痛,疏通經絡: 砂仁還具行氣止痛之效,可疏通經絡,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炎止痛,緩解眼部不適。

化鐵丹眼水是一種中藥外用方劑,主要用於眼部疾病的治療。其中,芒硝(硫酸鎂)作為其組成之一,具有多種功效。首先,芒硝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對於眼部炎症、腫脹等症狀有良好效果。其次,芒硝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減少眼部充血現象,改善視力狀況。此外,芒硝的潤滑性可以幫助眼部保持適當的濕潤,減少不適感。最重要的是,據中醫理論,芒硝有助於“通經活絡”,可以促進眼部的氣血運行,從而提升整體治療效果。因此,芒硝的添加,不僅能增強化鐵丹眼水的療效,還能在多方面改善眼部健康,符合中醫對於臨牀治療的綜合考量。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化鐵丹眼水」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椒瘡」,即現代所稱的「沙眼」(由沙眼衣原體感染引起)。古代醫家認為椒瘡多因風熱毒邪侵襲胞瞼,導致氣血瘀滯,形成顆粒狀突起,狀如花椒,故名。其症狀包括瞼結膜充血、濾泡增生、異物感及膿性分泌物,嚴重者可致倒睫、角膜混濁甚至失明。「化鐵丹眼水」以「化鐵」為名,隱喻其能軟堅散結,溶解眼部瘀滯之毒邪。

二、組成邏輯與可能功效推論

  1. 雄雞化骨

    • 傳說為雞體內紅色圓形物(非膽),可能為未成熟卵泡或結石樣物。古代認為其具「化堅」之效,推測可能含酶類或酸性成分,有助分解病理產物(如結膜濾泡)。類比雞內金(雞肫皮)之消積作用,此藥或可軟化瞼結膜增生組織。
  2. 烏梅

    • 味酸,具收斂殺蟲之效。其所含有機酸(如檸檬酸)可輕微腐蝕病理組織(如濾泡),並抑菌抗炎。《本草綱目》載其「蝕惡肉」,或針對顆粒狀增生。
  3. 杏仁

    • 苦溫潤散,《醫林纂要》言其「瀉肺解肌」。含苦杏仁苷,水解後產生微量氫氰酸,可能抑制局部神經敏感度,緩解眼癢疼痛;其油脂或可潤澤結膜乾燥。
  4. 川椒

    • 辛溫走竄,殺蟲止癢。含揮發油(如檸烯),能刺激局部血液循環,促進代謝廢物清除;其麻痺作用或減輕異物感。
  5. 砂仁

    • 行氣化濕,《本草求真》稱其「醒脾逐瘀」。可能調節局部水液代謝,減少分泌物黏稠度。
  6. 風化消(芒硝風化者):

    • 鹹寒軟堅,《本草乘雅》雲「消物體,金石亦化」。其滲透壓作用可吸收病灶滲出液,減輕充血水腫。
  7. 古銅錢、繡花針

    • 二藥浸泡後析出微量銅綠(鹼式碳酸銅)及鐵銹(氧化鐵)。銅綠古用治目翳(《本草匯言》),鐵銹《本草綱目》載「平肝墜熱」,可能藉離子作用抑制病原體。

三、治療原理推測

  1. 軟堅散結:烏梅酸蝕、風化消滲透壓、雄雞化骨消積,共促濾泡退化。
  2. 抗菌消炎:銅綠與鐵銹抑制微生物,川椒殺蟲,減少繼發感染。
  3. 調節局部代謝:杏仁潤燥、砂仁化濕,改善結膜環境。

結語

此方組方思路獨特,結合動物藥、礦物藥及金屬銹蝕液,以「化鐵」隱喻溶解病理產物,反映古代對椒瘡「堅結」病機的直觀理解。雖部分藥物機理待考,但整體符合「腐蝕惡肉、殺蟲解毒」的傳統外治邏輯,為沙眼提供局部治療途徑。

傳統服藥法


雄雞化骨(在肚內,紅色圓形,形似苦膽,但非苦膽)3個,烏梅3個,杏仁7個,川椒6克,砂仁3克(打),風化消9克,古銅錢1文,新繡花針3支。
將上藥放在瓷瓶內,以蒸餾水0.5公斤浸泡,將瓶口用蠟封,浸七日,以鐵化為標志,經二次過濾消毒後使用。
每日滴眼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宜長期使用。
  • 本方不宜用於孕婦和哺乳期婦女。
  • 本方不宜用於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

相關疾病


結膜炎

相同名稱方劑


化鐵丹眼水, 出處:《中醫眼科學講義》。 組成:雄雞化骨(在肚內,紅色圓形,形似苦膽,但非苦膽)3個,烏梅3個,杏仁7個,川椒6g,砂仁3g(打),風化消9g,古銅錢1文,新繡花針3支。 主治:椒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