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砂抱龍丸方劑中包含天南星,主要是利用其燥濕化痰、消腫止痛的功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之效,可針對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此外,天南星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症狀。
在神砂抱龍丸中,天南星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能有效祛除痰濕、止痛消腫,達到治療目的。
神砂抱龍丸中使用硃砂,主要基於其鎮心安神的功效。
硃砂為硫化汞礦物,性寒、味甘,入心經。其性沉降,可鎮心安神、清熱解毒,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硃砂還具有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療因熱毒所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
然而,硃砂有毒,使用時需謹慎,不可長期服用,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神砂抱龍丸中加入麝香,主要原因在於其獨特的藥性:
- 開竅醒神:麝香性溫,氣味濃烈,能開竅醒神,對於神志昏迷、痰迷心竅等症狀具有顯著功效。神砂抱龍丸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筋傷,而患者往往伴隨疼痛、瘀血、昏迷等症狀,麝香可有效改善患者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的狀態。
- 活血止痛: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能有效緩解跌打損傷、骨折筋傷帶來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因此,神砂抱龍丸中加入麝香,旨在通過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更好地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傷等疾病。
神砂抱龍丸是一種以中藥為基礎的傳統藥方,其組成中包含雄黃。雄黃,學名為硫化亞銻,具有較強的藥理活性,主要成分為三硫化物,具備通便解毒、殺菌消炎的作用。因其能有效清熱解毒,對某些因內熱或外感所致的疾病有輔助療效。
此外,雄黃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能驅邪、化痰,對於體內積聚的邪氣、滯腫有一定的調理作用。這使得神砂抱龍丸在治療一些特殊病症,如癲癇、癰疽等方面,能夠發揮顯著效果。不過,由於雄黃含有砷元素,過量或不當使用可能引起中毒,因此在製作和使用此方劑時,需謹慎掌握劑量及使用禁忌,以確保安全有效。總之,雄黃在神砂抱龍丸中起到了重要的解毒與驅邪作用,增強了方劑的綜合療效。
神砂抱龍丸方劑中加入金箔,其主要目的並非藥性作用,而是取其「鎮心安神」的象徵意義。古人認為金性沉降,具有安定、鎮壓之效,將其製成金箔,不僅能增添藥丸的美觀,更象徵著以金屬之沉重來鎮壓躁動不安的心神,達到安神定志的功效。此外,金箔本身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防止藥丸腐敗變質,延長藥效。因此,神砂抱龍丸中加入金箔,是古代醫家運用金屬的特殊性質,結合象徵意義,提升藥物療效的智慧體現。
主治功效
神砂抱龍丸主治功效分析
神砂抱龍丸,乃中醫兒科常用方劑,其組成雖藥味不多,然藥性峻猛,功效獨到。綜觀古籍《醫燈續焰》潘楫所述,以及各藥之性味功效,可對此方之主治與治療原理,作如下分析:
主治功效:
- 小兒驚風: 此乃神砂抱龍丸之主要適應症。《醫燈續焰》中明確記載:「神砂抱龍丸,治小兒驚風、痰喘、風寒。」並描述了驚風之症狀「眼睛釣上,止見白睛,兼角弓反張,更不能出聲者」,此為典型驚風之危急表現。
- 風寒痰喘: 方劑不僅能治驚風,亦能治風寒侵襲,引發之痰喘。此與方中天南星散風燥濕化痰,以及麝香開竅活血止痛之功有關。
治療原理:
神砂抱龍丸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 息風止痙: 小兒驚風,多因風痰阻滯經絡,肝風內動所致。方中天南星,辛溫燥烈,能散風、化痰,滌除痰涎,斷其生風之源;又硃砂、雄黃皆具鎮驚之效,可平肝息風,止痙止搐。
- 開竅豁痰: 驚風之重症,常伴意識不清,痰迷心竅。麝香辛香走竄,能開竅醒腦,活血通絡,使氣機流暢,痰濁可化。天南星亦能化痰,與麝香協同,使痰濁得除,腦竅清利。
- 鎮驚安神: 驚風時,患兒多有躁動不安、驚恐之象,硃砂重鎮安神,可寧心定志,使神志安定,緩和驚悸不安之症狀。金箔亦具養心安神之效,能輔助硃砂,加強其安神之功。
- 祛邪解毒: 雄黃辛溫有毒,能祛邪避穢,解毒殺蟲,古人認為驚風多為邪毒入侵所致,故用雄黃以解毒辟邪。
綜上所述: 神砂抱龍丸之配伍,以天南星、硃砂為主藥,佐以麝香、雄黃、金箔,共奏息風止痙、開竅豁痰、鎮驚安神、祛邪解毒之功。 針對小兒驚風,症見眼睛釣上、角弓反張、不能出聲者,可取少量藥粉,吹入鼻中,以達速效。此方雖為峻劑,然其功效卓著,對症用之,可奏奇效。
傳統服藥法
膽星4兩,朱砂(水飛)5錢,麝香5分,雄黃2錢5分,天竺黃1兩(一方加金箔10張)。
上為極細末,甘草膏和丸,朱砂為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砂抱龍丸, 出處:《醫燈續焰》卷十六。 組成:膽星4兩,朱砂(水飛)5錢,麝香5分,雄黃2錢5分,天竺黃1兩(一方加金箔10張)。 主治:小兒驚風,風寒痰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