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抱龍丸

麝香抱龍丸

SHE XIANG BAO L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痘科類編釋意》卷三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中性 (1.0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6%
心經 23%
脾經 18%
肺經 13%
膽經 7%
腎經 5%
胃經 5%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膽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麝香抱龍丸中加入天竹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天竹黃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此方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天竹黃可協助清熱解毒,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天竹黃亦具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效。此方中麝香、乳香、沒藥等藥材可活血化瘀,而天竹黃則可增強其活血化瘀之效,促進傷處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麝香抱龍丸中包含天南星,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化痰止咳: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燥濕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麝香、半夏等共同作用,可以有效祛除痰濁,緩解咳嗽、喘息等症狀。
  2. 通竅開竅:天南星還有通竅開竅的作用,可以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對於因痰濁阻滯所致的鼻竅不通,可以起到疏通氣道、改善呼吸的作用。

總之,天南星在麝香抱龍丸中發揮著化痰止咳、通竅開竅的作用,是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麝香抱龍丸中含有麝香,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開竅醒神:麝香性溫,具有開竅醒神之效。用於治療中風昏迷、痰迷心竅、癲癇抽搐等症狀,能迅速改善患者神志,恢復意識。
  2. 活血化瘀:麝香具有活血化瘀之功,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對於中風後肢體麻痺、疼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麝香還具備消腫止痛、解毒散結等功效,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麝香抱龍丸中含有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鎮驚安神:硃砂性寒,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之效。麝香抱龍丸主治癲癇、驚厥、神志不清等症,硃砂可以起到鎮靜安神,緩解發作的作用。
  2. 活血化瘀:硃砂微毒,可以活血化瘀,通經絡。麝香抱龍丸中還有其他活血化瘀的藥材,如麝香、川芎等,硃砂可以協同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

麝香抱龍丸是一種具有緩解疼痛、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方劑,其中包含的雄黃成分在中醫理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雄黃,主要成分為二硫化砷,具備獨特的藥理作用。它被認為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腫瘤、癰疽等病症。在麝香抱龍丸中,雄黃的存在有助於強化整體方劑的療效,特別是在面對火毒內盛或濕熱痰瘀問題時。

此外,雄黃的抗菌和抗炎特性使其成為對抗感染的重要成分,能增強其他藥物的協同作用,促進血液循環。麝香抱龍丸的配方設計考量到了這些特性,使得整體藥效更加全面,能更有效地應對不同症狀。因此,雄黃在此方劑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其獨特的藥理特性使得麝香抱龍丸在傳統中醫治療中依然具有重要價值。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麝香抱龍丸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主治「小兒痘瘡出不透,不起發,驚搐者」,屬中醫兒科用於痘疹(如天花、水痘類疾病)透發不暢,兼見驚風抽搐之證。古代醫家認為,痘瘡外發不順與「熱毒內蘊、痰熱閉竅」相關,熱毒鬱滯皮膚則痘出不透;痰熱擾動肝風則見驚搐。此方結合「清熱化痰、開竅熄風、解毒透疹」之力,助痘外透,兼鎮驚安神。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天竺黃(一兩)
    性寒,歸心肝經,清熱化痰、涼心定驚,針對痰熱壅盛所致驚搐。其化痰力強,能疏通內蘊之痰濁,為方中主藥之一。

  2. 膽南星(二兩)
    苦涼,化痰熄風力峻,專解「熱痰動風」之證。與天竺黃協同化解痰熱,平肝風止痙,助痘疹透發時穩定神志。

  3. 麝香(二錢)
    辛香走竄,具開竅醒神、活血通絡之效。其性善透達,能助藥力直達病所,一方面開閉結以促痘透發,另一方面助他藥熄風定驚。

  4. 辰砂(三錢)
    即朱砂,重鎮安神、清心解毒。其寒涼質重之性,可鎮攝心神,防痰熱上擾致驚;微毒之性亦輔助解毒透疹。

  5. 雄黃(三錢)
    辛溫有毒,傳統用於解瘡毒、殺蟲辟穢。在此方中取其「以毒攻毒」之意,助痘瘡熱毒外散,與辰砂共奏解毒之效。

配伍邏輯

  • 痰熱並治:天竺黃、膽南星清化熱痰,切中小兒「肝常有餘,脾常不足」易生痰熱之體質。
  • 開竅鎮驚:麝香開閉,辰砂鎮靜,一動一靜調節神志,針對驚搐。
  • 解毒透疹:雄黃、辰砂解毒,配合麝香通絡,助痘外發。
  • 蜜丸緩調:煉蜜為丸,緩和藥性毒性,燈心湯送服加強清心利尿,引熱下行。

總結
此方以化痰熄風為本,開竅解毒為標,通過分解痰熱、通絡開閉,使痘毒得以外透,驚風自平,體現古代兒科「急則治標,標本兼顧」的思路。

傳統服藥法


天竺黃1兩,膽南星2兩,麝香2錢,辰砂3錢,雄黃3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每服1丸,燈心湯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麝香抱龍丸, 出處:《痘科類編釋意》卷三。 組成:天竺黃1兩,膽南星2兩,麝香2錢,辰砂3錢,雄黃3錢。 主治:小兒痘瘡出不透,不起發,驚搐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