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附湯

HEI F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2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16.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胃經 18%
肺經 18%
心經 15%
腎經 9%
肝經 6%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黑附湯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 附子性溫熱,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可溫煦脾腎陽氣,改善因陽氣不足引起的畏寒肢冷、面色蒼白等症狀。黑附湯常用於治療脾腎陽虛所致的脘腹冷痛、泄瀉、腰膝冷痛等病症,附子在此起到溫陽散寒的作用,助藥力直達病所。
  2. 回陽救逆: 附子具有回陽救逆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陽氣衰竭、心力衰竭等危重病症。黑附湯中加入附子,能增強藥效,更好地回陽救逆,幫助患者恢復元氣。

黑附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 黑附湯主治寒溼阻滯,脾胃虛寒等症。白朮性溫燥,能燥濕健脾,助脾運化水濕,消除寒溼,配合黑附子溫陽化寒,協同作用,更有效地驅散寒溼,改善脾胃功能。

2. 扶正祛邪: 黑附子性溫熱,善於溫陽散寒,但同時也容易耗傷脾胃。白朮能補脾益氣,增強脾胃功能,起到扶正作用,防止黑附子過於燥烈而損傷脾胃,使治療更加安全有效。

黑附湯方劑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天南星的功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具有燥濕化痰、散結消腫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痰濕阻肺、咳喘痰多等症狀。黑附湯主要用於治療痰多咳嗽,天南星能幫助化痰止咳,改善病症。
  2. 配伍增效: 黑附湯中黑附子為君藥,溫陽化寒,但性峻燥烈。天南星性溫而散,可以和黑附子相配,起到緩和藥性、防止燥烈傷陰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平和,避免副作用。

因此,天南星在黑附湯中既能發揮化痰止咳的功效,又能與黑附子相配,使藥效更佳,符合中醫配伍原則。

黑附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黑附湯以烏頭為主藥,性寒毒烈,容易傷及脾胃。甘草味甘性平,能緩解烏頭的毒性,保護脾胃,使藥性更平和,更易於服用。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備調和諸藥、解毒、補脾益氣等功效,能使烏頭的祛風除濕、散寒止痛作用更加顯著,提升療效。同時,甘草還能增強烏頭的抗炎作用,減輕疼痛。

黑附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有兩個原因:

  1. 和胃降逆: 半夏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化痰散結的功效。黑附湯主治痰飲阻肺、氣逆喘咳,半夏可與黑附、烏頭等藥物協同作用,降逆止嘔,使痰飲下行,利於氣機通暢,緩解咳嗽氣喘。
  2. 制伏烏頭毒性: 黑附湯中含有烏頭,毒性較大。半夏能解烏頭之毒,並能緩解烏頭引起的燥熱,起到保護患者的作用。半夏與烏頭配伍,相輔相成,既能發揮烏頭的止痛祛寒作用,又能避免其毒性過強。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黑附湯主治功效分析

黑附湯,主要用於治療小兒慢脾風,此病症多因慢驚之後,吐瀉傷脾,導致脾胃虛弱、陽氣不足,寒痰內盛所致。 綜合多部醫書古籍,黑附湯的治療機理與功效可歸納如下:

病因病機分析

慢脾風的成因:

  • 慢驚之後,吐瀉傷脾: 小兒於慢驚風病後,常因吐瀉不止,導致脾胃功能受損,氣血生化乏源,脾陽虛衰。
  • 脾胃虛弱,陽氣不足: 脾胃功能受損後,運化失司,無法正常產生氣血,導致機體陽氣虧虛,寒邪內生。
  • 痰涎內盛: 脾虛不能運化水濕,聚而成痰,阻滯氣機,形成痰盛之證。
  • 陰氣極盛,胃氣極虛: 由於陽氣衰微,陰寒內盛,導致身體出現一系列虛寒症狀。

慢脾風的主要症狀:

  • 面色青黃: 脾虛氣血不足,面色蒼白或青黃。
  • 額汗、身黏汗: 虛陽外越,導致額頭出汗或全身黏膩汗出。
  • 舌卷頭低: 脾氣虛弱,氣機不暢,導致舌頭捲曲,頭部無力下垂。
  • 眼合不開: 脾氣虧虛,神志昏迷,導致眼瞼閉合,難以睜開。
  • 睡中搖頭、吐舌: 痰涎阻滯,影響神志,導致睡夢中搖頭吐舌。
  • 頻嘔腥臭: 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穀,導致嘔吐,且嘔吐物有腥臭味。
  • 禁口咬牙: 病情嚴重,導致不思飲食,且牙關緊閉。
  • 手足微搐而不收: 氣血不足,筋脈失養,導致手足輕微抽搐,難以控制。
  • 四肢厥冷或身冷: 陽氣衰微,不能溫煦四肢,導致手足冰冷,甚則全身發冷。
  • 脈沉微: 陽氣虛衰,脈象沉細微弱。

黑附湯的治療機理

黑附湯的主要治療機理是溫陽散寒,健脾益氣,化痰開竅,針對慢脾風的病機進行治療:

  • 附子: 作為方中主藥,大辛大熱,峻補腎陽,溫散寒邪,能迅速回陽救逆,溫壯脾陽,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
  • 白朮: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使水濕得以轉化,從而減少痰涎的生成。
  • 天南星、半夏: 化痰開竅,降逆止嘔,兩藥合用,可有效祛除體內痰涎,恢復氣機的正常升降。
  • 甘草: 調和諸藥,補中益氣,能夠協調其他藥物的藥性,並兼顧脾胃的補養。

黑附湯的功效

黑附湯諸藥合用,共奏以下功效:

  • 溫腎助陽: 附子大補腎陽,溫暖下元,從根本上改善陽虛體質。
  • 散寒止痛: 附子溫散寒邪,解除因寒邪引起的肢體厥冷、疼痛。
  • 健脾益氣: 白朮健脾,增強脾胃功能,使氣血生化有源。
  • 燥濕利水: 白朮燥濕,改善脾虛濕盛的狀態。
  • 化痰開竅: 天南星、半夏化痰祛邪,使痰涎得以排出,氣機通暢,神志得以恢復。
  • 降逆止嘔: 半夏降逆止嘔,改善因脾胃虛弱引起的嘔吐症狀。
  • 調和諸藥: 甘草調和藥性,緩解峻藥之烈,使藥效更加平和。

古籍中對黑附湯的應用及佐證

  • 《嬰童百問》:「黑附湯,治慢脾風盛四肢厥冷。若手足暖而蘇省,即止後劑。」說明黑附湯主要針對慢脾風引起的四肢厥冷,並且以手足轉暖為療效指標。
  • 《幼科類萃》:「大要生胃回陽,【黑附湯】,【金液丹】,【白丸子】,【生附四君子湯】,可斟酌而用。」強調慢脾風的治療原則為生胃回陽,並將黑附湯作為首選方劑。
  • 《幼科釋謎》:「慢脾風之候...蓋由慢驚風傳變。宜黑附湯救之。」明確指出慢脾風多由慢驚風轉變而來,並推薦使用黑附湯進行治療。
  • 多部醫書提及,若患者手足轉暖,意識清醒,則應停止使用黑附湯,可改用醒脾散等方劑調養,表明黑附湯為救急之藥,而非長期調養之劑。

總結

黑附湯針對小兒慢脾風的病機,以附子為核心,溫陽散寒,健脾益氣,化痰開竅,力挽陽氣,是治療此類疾病的有效方劑。從歷代醫家的記載可見,此方在治療小兒慢脾風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傳統服藥法


黑附子(炮,取末)2錢,白朮1錢,南星(炮)1錢,甘草(炙)1錢,半夏1錢(湯洗7次)。
上(口父)咀。每服2錢,水1小盞,加生薑3小片,大棗1個,煎至一半,去滓,通口以匙挑與服。所覺手足暖,其候漸省蘇,即止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熱的性質,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附子,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嘔吐睡眠時磨牙口臭手腳冰冷多痰牙齒緊閉口張不開舌頻頻伸出口外,又立即內收

相同名稱方劑


黑附湯, 出處:《活幼口議》卷十五。 組成:黑附子(炮,取末)2錢,白朮1錢,南星(炮)1錢,甘草(炙)1錢,半夏1錢(湯洗7次)。 主治:小兒慢脾痰盛,四肢逆冷。

黑附湯, 出處:《直指小兒》卷二。 組成:附子(炮,去皮)3錢,木香1錢半,白附子1錢,甘草(炙)半錢。 主治:小兒慢脾風盛,四肢厥冷。陰氣極盛,胃氣極虛,面青額汗,舌短頭低,眼合不開,睡中搖頭吐舌,頻嘔腥臭,噤口咬牙,手足微搐不收,或身冷,或身溫而四肢冷,其脈沉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