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光散

LIU GUA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案》卷六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偏熱 (1.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腎經 16%
大腸經 15%
脾經 15%
肺經 9%
胃經 9%
膀胱經 5%
小腸經 5%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柳光散中包含斑蝥,主要基於其攻毒散結的藥性。斑蝥性極峻烈,具有破血逐瘀、攻毒散結、通經止痛等功效,對於瘰癧、結核等症狀有顯著療效。但斑蝥毒性極強,不可單獨使用,需與其他藥材配伍,以降低其毒性,發揮其治療作用。

柳光散中斑蝥的配伍,一方面利用其破血逐瘀功效,化解瘀血,促進組織修復;另一方面,通過與其他藥材配伍,緩解其毒性,提高藥效

柳光散中加入大風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殺蟲止癢:大風子味苦性寒,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柳光散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病,因此加入大風子可增強其療效。
  2. 通便潤腸:大風子還具有通便潤腸的功效,可促進腸胃蠕動,清除腸道內的積滯,配合柳光散其他藥物,可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大風子的加入,可以增強柳光散的殺蟲止癢及通便潤腸功效,更全面地治療皮膚病。

柳光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收斂止瀉:白礬性寒收斂,可止瀉止痢,對於因濕熱下注、脾虛泄瀉等引起的腹瀉,可起到收澀止瀉之效。

二、清熱解毒:白礬性寒,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清熱解毒,燥濕止癢,對於一些溼熱瘡瘍、皮膚瘙癢等症,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白礬在柳光散中,發揮着收斂止瀉和清熱解毒的功效,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柳光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某些皮膚病及癢症。其組成中包含輕粉,這是一種經過加工的鉛粉,常被用於中醫藥方中。輕粉的主要功能是具有解毒、消腫和止癢的效果,其成分能夠有效地抑制病症引起的炎症反應,從而改善患者的皮膚狀況。

輕粉在傳統中醫中被視為一種具有特殊療效的藥物,雖然在現代醫學中已被指責其潛在的毒性,但在合適的劑量和使用情況下,仍能為中醫方劑提供必要的支持。柳光散中的輕粉與其他藥材相結合,共同發揮協同效應,強化其對於癢症的針對性治療。因此,輕粉在柳光散中必不可少,為方劑的療效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使用時需根據醫師指示,避免不當使用造成的副作用。

柳光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砒霜。砒霜(即三氧化二砷)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有毒藥物,主要用於治療某些特定的病症。其存在的原因可歸因於古代中醫對於藥物性質的獨特理解,認為「毒為素」,即毒性成分在適當劑量下具有療效。

在柳光散中,砒霜可能用於驅風散寒、解毒消腫,特別是在某些風濕性疾病和瘡癤方面,能夠快速消炎和促進癒合。然而,由於砒霜毒性強,無法隨意使用,因此在配方中需精確掌握劑量並由專業醫師指導使用,以防止中毒和風險。

需要強調的是,對於包含毒性的中藥方劑,現代醫學也強調謹慎使用,並建議在專業醫療人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柳光散之主治功效分析

柳光散,出自《丹臺玉案》,其主要功效在於治療「一切頑癬」。從組方來看,本方藥性猛烈,以毒攻毒,旨在祛除皮膚頑疾,其治療原理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 破血化瘀,活血通絡:

  • 斑蝥、大楓子:此二藥皆具有強烈的活血化瘀之功,能深入病竈,破除局部瘀血,改善微循環,使藥力得以直達病所。同時,兩者皆具一定毒性,可刺激局部皮膚反應,加速代謝,有利於病竈消退。
  • 總結: 兩藥協同作用,使經絡暢通,瘀血得以化解,為其他藥物發揮作用奠定基礎。

2. 解毒殺蟲,消腫止痛:

  • 大楓子、砒霜:大楓子除了活血通絡外,亦具解毒殺蟲之效。砒霜則以劇毒著稱,可攻堅破積,殺滅附著於皮膚的病原體,並能消除局部腫脹疼痛。
  • 斑蝥:斑蝥也具有消腫止痛的效果,與大楓子、砒霜配合,加強解毒殺蟲、消腫止痛的作用。
  • 總結: 藉由諸藥之毒性,針對頑癬病邪,徹底根除病因,消除皮膚不適。

3. 清熱燥濕,收斂生肌:

  • 白礬、輕粉:白礬性味酸澀,能清熱燥濕,收斂瘡口,促進組織新生。輕粉則能驅寒除濕,消炎止癢,兩者協同作用,可使病竈乾燥,加速癒合,並止住癢感。
  • 總結: 此二藥能改善局部濕熱環境,防止病竈擴散,並促進患處皮膚恢復。

4. 外用醋調,加強藥效:

  • 醋調擦患處: 古方記載,本方需以醋調和後外擦患處。醋性酸溫,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殺蟲之功,可加強諸藥之效力,並能促進藥物滲透,使藥力直達病所,縮短療程。

綜上所述,柳光散以斑蝥、大楓子活血化瘀、解毒殺蟲,砒霜攻堅破積,白礬清熱燥濕,輕粉驅寒除濕,配伍以醋調和外用,具有破血化瘀、活血通絡、解毒殺蟲、清熱燥濕、收斂生肌之功,因此能有效治療頑癬。

傳統服藥法


斑蝥(去翅足)2錢, 大風子2錢, 川槿皮3錢, 枯礬3錢, 輕粉3錢, 白砒5分。
上為細末。
醋調擦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使用。
  •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柳光散, 出處:《玉案》卷六。 組成:斑蝥(去翅足)2錢,大風子2錢,川槿皮3錢,枯礬3錢,輕粉3錢,白砒5分。 主治:一切頑癬。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