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一抹光」方劑中包含麻黃,其原因主要有二:
- 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對於風寒束表、肺氣鬱閉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麻黃可起到疏散風寒、宣通肺氣的作用,從而改善呼吸道症狀。
- 通竅開鬱,止痛消腫: 麻黃還具有通竅開鬱、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風寒阻滯、經絡不通所致的頭痛、鼻塞、肢體疼痛等症狀,麻黃可起到疏通經絡、止痛消腫的作用。
總而言之,麻黃在「一抹光」方劑中起到疏風散寒、宣肺止咳、通竅開鬱、止痛消腫的重要作用,是治療風寒表證、肺氣鬱閉、經絡不通等症狀的重要藥材。
「一抹光」方劑中包含「木鱉子」,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木鱉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其苦寒之性可清熱瀉火,解毒散結,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炎症,如目赤腫痛、咽喉腫痛、乳腺炎等。
- 活血化瘀,通經絡: 木鱉子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的功效,對於因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經閉痛經等,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木鱉子在「一抹光」方劑中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化瘀、通經絡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各種相關疾病。
中藥方劑[一抹光]的組成中,包含[斑蝥],主要是因為斑蝥具有強效的解毒、消腫作用。斑蝥能夠有效地清除體內的毒素,改善由毒素引起的紅腫、瘡瘍等症狀。在[一抹光]中,斑蝥的添加可以增強方劑的解毒效果,有助於快速緩解皮膚問題。然而,由於斑蝥具有強烈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以免引發副作用。
「一抹光」方劑中包含白礬,主要原因有二:
- 收斂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癢的功效。對於濕疹、皮炎等皮膚病引起的瘙癢、滲出、糜爛等症狀,白礬能有效收斂傷口,止癢消炎,促進癒合。
- 殺菌消毒:白礬具有較強的殺菌消毒作用,能抑制細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有助於控制感染,避免病情加重。
因此,白礬在「一抹光」方劑中發揮著收斂止癢、殺菌消毒的作用,是重要的組成成分。
「一抹光」方劑中包含大風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殺蟲止癢: 大風子性寒,味苦,入肺、脾經,具有殺蟲止癢、消腫生肌的功效。其對皮膚癬菌、真菌等感染具有顯著抑制作用,可有效治療各種皮膚病,如溼疹、皮炎、牛皮癬等。
- 清熱解毒: 大風子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皮膚病,如癤腫、癰疽等。
因此,大風子在「一抹光」方劑中起到殺蟲止癢、清熱解毒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治療各種皮膚病。
主治功效
- 中藥方劑「一抹光」由麻黃、木鱉子、斑蝥、白礬、大風子組成。
-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斑蝥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
- 木鱉子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化腐生肌、利水消腫等功效。
- 中藥方劑「一抹光」主治各種瘡癤。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斑蝥破血消癥,活血化瘀,活絡止痛。
- 白礬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
- 木鱉子清熱解毒,化腐生肌,利水消腫。
- 中藥方劑「一抹光」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
- 本方適用於各種瘡癤,如瘡癤初起,紅腫熱痛,或已潰膿,或有癤核未消,或有竇道不斂,或有腐肉不脫,或有疼痛不止等症。
傳統服藥法
上白豬板油1斤(去膜),麻黃4兩(去根節),木鱉肉4個,全斑蝥4只,明礬3錢,大風子肉40個。
先入水半杯於罐中,將豬油放瓦罐內,文武火熔化。再以夏布作袋,將麻黃裝其中,以線扎口,放油內。先要蘆根數條放罐底,煎半枝香為度,取出。再將斑蝥、木鱉裝入原袋中,扎口,仍煎半枝香,取出瀝乾。將大風子敲碎,同明礬入油內略煎,掇放地上1夜,取出搽擦。
外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一抹光, 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組成:上白豬闆油1斤(去膜),麻黃4兩(去根節),木鱉肉4個,全斑蝥4隻,明礬3錢,大風子肉40個。 主治:諸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