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玉錠子

紅玉錠子

HONG YU DING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0.4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肝經 17%
大腸經 14%
肺經 10%
腎經 9%
心經 8%
胃經 5%
膽經 5%
膀胱經 5%
小腸經 3%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胃經
膽經
膀胱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紅玉錠子中添加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收斂止血: 白礬性寒收斂,具有止血作用。紅玉錠子常用於治療出血症,白礬可幫助收縮血管,減少血液流出。
  2. 清熱燥濕: 白礬亦具清熱燥濕功效,能清除體內濕熱,並抑制細菌滋生。紅玉錠子中常含有其他清熱解毒藥物,白礬可增強其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白礬在方劑中需謹慎使用,過量易造成毒副作用,應遵醫囑服用。

紅玉錠子中含有輕粉,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輕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病症,如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
  2. 燥濕止癢: 輕粉亦具燥濕止癢作用,可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

因此,紅玉錠子中加入輕粉,旨在發揮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以治療相關病症。

「紅玉錠子」中包含「砒霜」的說法,並非傳統中藥學範疇,更非安全可靠的藥方。砒霜(As2O3)是一種劇毒物質,無論何種劑量,對人體均有極大危害,絕不可作為藥物使用。

中醫藥學發展數千年,強調「辨證論治」,針對不同病症使用不同藥材,絕不會將劇毒物質作為藥物。而「紅玉錠子」一詞,並非傳統中藥方劑,可能為民間流傳的偏方或偽造的藥方,存在極高的安全風險。

如欲瞭解中藥知識,請務必諮詢專業的中醫師,切勿輕信偏方,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紅玉錠子是中藥中的一個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鉛丹。鉛丹主要由鉛和硫化物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痢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鉛丹被認為能夠靈活地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對於某些特定症狀或體質的患者來說,鉛丹可發揮其療效。

然而,鉛丹的使用需謹慎,因為鉛本身是有毒物質,過量或不當使用可能導致鉛中毒,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因此,在使用紅玉錠子時,必須依據醫師的指示,確保劑量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此外,隨著時代的進步,對於含有重金屬的藥物的使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許多醫療機構提倡尋找無毒或替代成分,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總之,紅玉錠子的組成中包含鉛丹是基於其歷史悠久的醫療用途,但在現代醫療中,使用時需謹慎以防潛在的健康風險。

紅玉錠子方中含有麝香,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1. 開竅醒神,活血止痛: 麝香氣味芳香,性溫,能通經絡、開竅醒神,對於神志不清、昏迷、中風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同時,麝香亦能活血化瘀,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2. 引藥入經,增效: 麝香具有很強的穿透力,能引導其他藥物快速進入經絡,增強藥效。在紅玉錠子中,麝香的加入能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紅玉錠子之傳統功效與主治
此方載於古籍,主治「瘡瘍」,專攻「去歹肉,生肌」。古代瘡瘍範疇廣泛,含癰疽、潰瘍、化膿性瘡面等,其特徵為腐肉不脫、新肌難生。紅玉錠子以「錠劑」外敷,直接作用於患處,旨在蝕腐化膿、拔毒生新,促進瘡口癒合。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蝕腐殺蟲

    • 砒霜(少量)配枯礬:砒霜烈性拔毒,蝕死肌、殺疳蟲;枯礬(煅白礬)燥濕收斂,助砒霜定向蝕腐,防毒邪蔓延。
    • 輕粉(少許):辛寒有毒,善攻濕毒瘡瘍,與砒霜協力去腐。
  2. 拔毒斂瘡

    • 黃丹(鉛丹):辛微寒,具拔毒生肌之效,與砒、礬配伍可控瘡面膿血,防腐肉滯留。
    • 乾胭脂:活血散瘀,收濕斂瘡,兼調色固形(古代外用劑常兼顧外觀)。
  3. 辛散透絡

    • 麝香、冰片(腦子):開竅通絡,引藥透達深層,散結止痛,並助生肌藥力布散。

總治則邏輯
此方以「毒攻毒」思路,集中砒、礬、輕粉等峻藥直祛腐穢;再以黃丹、胭脂斂瘡護新;麝、冰片行氣活絡,促進氣血流通。全方側重「先蝕後生」,針對瘡瘍中期腐肉未盡、膿毒未清階段,藉外敷局部作用,避免內服毒性風險。

(註:古方用藥峻烈,今臨床應用需考證現代安全性研究,此分析僅限傳統醫理探討。)

傳統服藥法


乾胭脂3錢,白礬(枯)3錢,輕粉少許,砒霜少許,黃丹少許,腦子少許,麝香少許。
去歹肉,生肌。
上為極細末,稠糊和錠子用之。
本方方名,《中國醫家大辭典》引作"紅玉錠"。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同名稱方劑


紅玉錠子, 出處:《玉機微義》卷十五。 組成:乾胭脂3錢,白礬(枯)3錢,輕粉少許,砒霜少許,黃丹少許,腦子少許,麝香少許。 主治:去歹肉,生肌。主治:瘡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