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瘡壞膿丸
SHE CHUANG HUAI N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三八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3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射瘡壞膿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各類型的糜爛性傷口及皮膚感染。其組成中包含砒霜,這在現代醫學中往往被視為毒藥,但在中醫理論中,其有效成分可以用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具有抗菌和抑制炎症的作用,對於某些慢性傷口的癒合具有促進效果。
在古代,由於醫學知識的侷限,常常把一些具有毒性的物質應用於醫療,砒霜的使用就是一個例子。中醫文化中,講究辨證論治,因此對於不同的病症會選擇不同的藥材,砒霜的加用是基於其在特定情況下能強化方劑的功效。然而,這也提醒現代人,在使用傳統藥物時需謹慎,避免不當使用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因此,對於含有砒霜等毒性成分的方劑,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以確保安全與效果。
射瘡壞膿丸中含有白礬,主要原因如下:
- 燥濕殺蟲: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殺蟲之效。射瘡壞膿丸主要用於治療膿瘡、疔瘡等濕熱毒盛之症,白礬可燥濕解毒,抑制瘡瘍的發展,並促進膿液排出。
- 收斂止痛:白礬具有收斂作用,可以止痛止血,減少瘡瘍的疼痛和出血。此外,白礬還可以促進創口癒合,防止感染。
總而言之,白礬在射瘡壞膿丸中發揮了燥濕殺蟲、收斂止痛等作用,有助於治療膿瘡等症。然而,白礬性寒,使用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射瘡壞膿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各類瘡傷和化膿性疾病。其組成中包含鉛丹,這是因為在中醫理論中,鉛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鉛丹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鉛,經過特殊加工後能夠發揮其療效。中醫認為,瘡傷或化膿多由於熱毒積聚而成,鉛丹能有效地清除體內的熱毒,促進傷口癒合。
儘管鉛丹在某些治療中能夠發揮效用,但其使用必須謹慎,因為鉛具有潛在的毒性和副作用。因此,現代醫學對鉛丹的使用逐漸減少,更多地考慮到安全性問題。中醫在運用鉛丹時,通常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加減,以求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整體來看,射瘡壞膿丸結合了古老智慧與臨牀經驗,在合理運用下仍可為某些病症提供幫助。
主治功效
射瘡壞膿丸之主治功效分析
《聖濟總錄》記載之「射瘡壞膿丸」,為治療癰疽瘡癤初期未成膿之病症的方劑。此方由砒霜、白礬、鉛丹三味藥物組成,其藥理作用機轉,可從各藥物的特性與相互作用分析如下:
砒霜 (As₂O₃):砒霜性大熱,味辛,有大毒。於中醫理論中,砒霜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其強烈的毒性,能深入病竈,破壞組織,促使局部炎症加速發展,令腫勢得以宣洩。此處取其以毒攻毒之意,利用其峻猛之藥性,以期破開壅滯,引邪外出。
白礬 (Alum):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之功。癰疽瘡癤初期,多有濕熱蘊結,白礬之寒涼酸澀,可清解局部濕熱,收斂瘡面,減少滲液。其殺蟲之效,亦可抑制瘡瘍局部之細菌滋生,緩解瘙癢不適。
鉛丹 (Lead Tetroxide):鉛丹性平,味辛,具「收斂止血,拔毒生肌」之功。鉛丹可使瘡面收斂,防止瘡瘍擴散,同時亦能促進創口癒合,有助於毒邪外泄後,修復患處組織。
治療機理
射瘡壞膿丸之治療機理,乃透過三味藥物之協同作用,發揮其破潰、解毒、收斂之效。
破滯開結: 砒霜以峻猛之藥性,直接攻擊病竈,促使局部炎症加速發展,破開壅滯,將深藏之毒邪由內而外導出。
清熱化濕: 白礬清解局部濕熱,收斂瘡面,減少滲液,抑制細菌滋生,有助於改善局部環境。
收斂生肌: 鉛丹收斂瘡面,防止瘡瘍擴散,同時促進創口癒合,修復患處組織。
主治功效總結
總而言之,「射瘡壞膿丸」主治癰疽瘡癤之初起,尚未化膿成頭者。其藥理機制乃在於利用砒霜之峻烈,破開壅滯,引邪外出;以白礬清熱燥濕,改善局部環境;再以鉛丹收斂生肌,促進創口癒合。此三藥合用,可使癰疽瘡癤由內向外宣洩,達到消腫排膿之目的。古籍描述:「微覺癢痛即膿出」,即點明此方劑的藥理機制與療效。
傳統服藥法
砒霜半錢,白礬1字,鉛丹1字。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先於毒處安藥1丸,外以膏藥花子掩定,微覺癢痛即膿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射瘡壞膿丸有毒,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射瘡壞膿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八。 組成:砒霜半錢,白礬1字,鉛丹1字。 主治:癰疽瘡癤未有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