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灰散

LIU HU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7

熱/寒比例

(0.3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8%
肺經 25%
肝經 19%
膀胱經 9%
脾經 8%
心經 8%
胃經
肺經
肝經
膀胱經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柳灰散方劑中含有柳枝,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利濕止痛的功效。

柳枝性寒,味苦,入肝、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痛的功效。其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針對外感風熱、濕熱所致的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而其利濕止痛作用則可緩解濕熱下注所致的腹痛、小便不利等症狀。

因此,柳枝在柳灰散方劑中起著清熱解毒、利濕止痛的輔助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柳灰散中包含荊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解表止癢: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止癢之功效,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風疹瘙癢等症狀。柳灰散以清熱解毒為主,加入荊芥可增強其疏散風熱的作用,有助於更快解除表邪。
  2. 助藥力,提高療效: 荊芥與其他藥材搭配使用,可相互促進藥力,提高療效。例如,荊芥與防風同用,可增強散風止癢的效果;與薄荷同用,可增強清熱解表的作用。

柳灰散中包含滑石,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利濕:滑石性寒,能清熱利濕,對於因濕熱蘊結所致的小便不利、尿痛等症狀,可發揮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效。
  2. 化石排石:滑石性滑,能利尿通淋,對於因尿路結石所致的疼痛、尿血等症狀,可發揮化石排石、止痛消腫之效。

柳灰散中滑石的加入,能有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清熱利濕、化石排石的功效,針對濕熱蘊結、尿路結石等症狀,發揮顯著療效。

柳灰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柳灰散屬於寒涼藥性,甘草性甘平,可中和藥性,避免過寒傷脾胃。
  2. 增強藥效:甘草具有解毒、調和、緩解副作用的作用,可以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使藥效發揮更加穩定。

總之,甘草在柳灰散中起到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柳灰散」主治功效分析

「柳灰散」一方,見於《洞天奧旨》,載為家傳外治方,主治「天竈丹」。細究其組成及功效,可得其治療原理:

本方由柳枝、荊芥、滑石、甘草四味藥組成,其配伍精妙,各司其職,共奏療效:

  • 柳枝(燒灰): 柳枝燒灰入藥,取其性味苦寒,具清熱解毒之功,且燒灰後藥性更為收斂,能消腫散結。於此方中,主要針對「天竈丹」之熱毒蘊結,發揮清解之效。

  • 荊芥(炒,末): 荊芥性味辛溫,炒後藥性較為平和,具發汗解表、祛風止痛之效。於此方中,取其疏散風邪之功,以助宣通氣機,使邪熱從表而解。

  • 滑石: 滑石性味甘淡寒,具清熱燥濕、利水通淋之功。於此方中,主要針對「天竈丹」可能伴有的濕熱症狀,可利濕清熱,使濕邪從小便而解。

  •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具調和諸藥、補脾益氣之功。於此方中,主要發揮調和諸藥之效,使諸藥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並可緩解苦寒藥物可能帶來的刺激。

治療原理分析:

「天竈丹」具體所指為何,古籍未有詳述。然從方藥組成來看,此方應主要針對皮膚表面熱毒蘊結,或兼有風邪、濕邪之證。其治療原理可歸納為:

  1. 清熱解毒: 柳枝燒灰為君藥,直擊病機核心,以清熱解毒為主,消解局部紅腫熱痛等症狀。

  2. 疏風解表: 荊芥辛溫,可助肌膚腠理疏通,使風邪從表而解,減輕外邪侵襲所致之不適。

  3. 利濕清熱: 滑石淡滲,可引導濕熱下行,經由小便排出,解決濕邪停滯的問題。

  4. 調和諸藥: 甘草甘平,協調諸藥之性,使其功效更為溫和,並減少副作用。

總結:

「柳灰散」以柳枝清熱解毒為核心,輔以荊芥疏風,滑石利濕,甘草調和,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疏風利濕之功,旨在針對「天竈丹」之熱毒蘊結、風邪外襲、濕邪停滯等病機,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本方外用,水調塗之,取其藥力直達病竈,起效迅速,實為簡便而效佳之良方。

傳統服藥法


柳枝(燒灰)5錢, 荊芥(炒,末)2錢, 滑石3錢, 生甘草2錢。
上為末。
水調塗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