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棗礬丸

MI CHUAN ZAO F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便》卷二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偏寒 (0.5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胃經 14%
肺經 14%
膀胱經 14%
肝經 14%
大腸經 14%
脾經
胃經
肺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祕傳棗礬丸方中使用大棗,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和胃健脾: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補脾胃、養血生津、緩和藥性等作用。方中加入大棗,可以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增強其健脾和胃功效。

2. 滋陰潤燥:大棗性溫,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以緩解藥物對體內津液的損耗,保護機體免受燥邪侵襲。

總之,大棗在祕傳棗礬丸方中起到和胃健脾、滋陰潤燥的作用,有助於提升藥效,減少副作用。

祕傳棗礬丸中包含白礬,主要原因有二:

一、 收斂止瀉: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收斂止瀉之效。搭配其他藥材,可針對脾胃虛寒、久瀉不止等症狀,起到收斂固澀的作用,有助於止瀉止痢。

二、 清熱解毒: 白礬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其他藥材,針對因熱毒引起的腹瀉、痢疾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然而,白礬性寒,具有一定的毒性,需遵醫囑服用,不可自行服用或過量服用,避免造成不良反應。

主治功效


祕傳棗礬丸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祕傳棗礬丸主要由以下藥物組成:

  • 大棗(紅棗): 一斤(去核)
  • 雞肫皮: 四個(焙乾為末)或 十個(焙乾為末)
  • 皁礬: 一兩(為末)
  • 釅醋(米醋): 一碗

主治病症

根據古籍記載,祕傳棗礬丸主要用於治療 黃胖病

病機分析

黃胖病,從古籍描述來看,應當是一種以面色萎黃、身體浮腫、疲乏無力為主要表現的病症。結合現代醫學理解,這可能與脾胃運化失常,水濕內停有關。

  • 大棗: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的功效。在此方中,大棗主要作用是補益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提供動力,增強身體正氣,以驅邪外出。
  • 雞肫皮:具有健脾消食、固澀止遺之效。在此方中,雞肫皮可以幫助消化吸收,並能輔助脾胃運化,防止水濕停滯。
  • 皁礬:又名白礬,性味酸澀寒,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收斂的功效。此處使用皁礬,考慮到其能清熱利濕,收斂脾胃濕邪,使水濕不致停滯。
  • 釅醋:醋味酸,具有活血化瘀、消食健脾的作用。醋煮可以起到增強藥效,並使藥物容易吸收。

治療原理

祕傳棗礬丸的治療原理可概括為:健脾益氣、清熱燥濕、收斂固澀

  1. 健脾益氣,扶正祛邪: 通過大棗、雞肫皮等補益脾胃,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使氣血充足,正氣旺盛,提高身體抵抗力,從根本上防止病邪入侵。
  2. 清熱燥濕,利水消腫: 皁礬具有清熱燥濕的作用,可以清除體內濕熱,使水濕排出體外,從而消除水腫症狀。
  3. 收斂固澀,防止水液外泄: 皁礬還具有收斂作用,可以防止體內水液外泄,配合雞肫皮的固澀止遺功效,從多方面加強了治療水腫的效果。
  4. 醋煮增效,促進吸收: 以醋同煮,可使藥物更好地發揮其療效,且能促進藥物成分吸收,提高治療效果。

綜合來看,祕傳棗礬丸針對黃胖病,運用補、清、收三法,達到健脾益氣、清除濕熱、消腫利水的目的,使身體恢復正常功能,故能“治黃胖累有奇效”。

劑型與服法

  • 將以上藥材製成末,用醋煮飛羅麵為丸,大小如綠豆。
  • 每次服用五十丸,食遠酒送服。

此方劑型為丸劑,易於保存和服用。配合酒送服,可借酒力通行藥性,使藥效發揮更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棗礬丸, 出處:《醫便》卷二。 組成:紅棗1斤(去核),雞肫皮4個(焙乾爲末),皂礬1兩,酽醋一碗。 主治:黃胖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