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淋湯

DU LI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0.3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胃經 15%
大腸經 12%
心經 12%
肝經 11%
脾經 11%
膀胱經 7%
腎經 7%
小腸經 3%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膀胱經
腎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毒淋湯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 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毒淋湯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毒邪內侵所致的淋症,金銀花可有效清熱解毒,消散毒邪,配合其他藥材,達到利尿排毒的效果。

二、抗菌消炎: 金銀花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可抑制致病菌的生長繁殖,對於淋症引起的尿路感染、炎症等,金銀花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病患恢復。

總而言之,金銀花在毒淋湯中起著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配合,能有效治療濕熱蘊結、毒邪內侵所致的淋症。

毒淋湯中加入海金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尿通淋:海金沙性寒,味甘鹹,入膀胱經,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之功效。對於因濕熱蘊結、毒邪阻滯所致的尿路感染、尿頻、尿痛、血尿等症狀,海金沙能清熱利濕,排石通淋,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
  2. 清熱解毒:海金沙亦具有一定清熱解毒作用,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抗菌消炎的作用,對於因熱毒攻伐所致的尿路感染、尿道炎等疾病,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毒淋湯中包含石葦,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利尿通淋: 石葦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對於因濕熱下注所引起的毒淋,石葦能有效清熱解毒,利尿排石,改善尿路感染及尿路結石等症狀。
  2. 涼血止血: 石葦亦具涼血止血之效,對於因熱毒所致的尿血或血淋,石葦能清熱涼血,止血止痛,減輕患者痛苦。

因此,毒淋湯中加入石葦,可發揮其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涼血止血等作用,幫助治療因濕熱下注引起的毒淋症狀。

毒淋湯中包含牛蒡子,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利水消腫: 牛蒡子性寒,味苦,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之效。對於因濕熱下注引起的淋證,如小便赤澀、尿頻尿痛等,牛蒡子能利水消腫,緩解症狀。
  2. 清熱解毒: 毒淋湯的命名即表明其治療的是毒邪入侵引起的淋證。牛蒡子除了利水消腫,還能清熱解毒,針對毒邪引起的尿路感染、疼痛等症狀,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毒淋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藥性: 毒淋湯屬於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的方劑,藥性偏寒涼,甘草性甘溫,可緩解藥物寒涼之性,避免傷脾胃。
  2.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能使各味藥材的藥性相互協調,發揮最佳療效。同時,甘草還能增強藥效,提高藥物的療效。

毒淋湯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涼血止痛: 白芍具有清熱涼血、止痛之效,可緩解因熱毒蘊結於下焦,導致的尿道灼熱、疼痛等症狀。毒淋湯治以熱毒蘊結,白芍可清熱解毒,緩解患者的痛苦。
  2. 養血柔肝止血: 白芍能養血柔肝,對於因熱毒損傷血脈,導致血淋不止的情況,白芍能起到止血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毒淋湯」中加入三七,主要考量其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

三七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清除瘀血,緩解疼痛。對於毒淋所致的疼痛、腫脹,三七能發揮良好的止痛消腫效果,減輕患者的痛苦。

此外,三七還有益氣補血之效,可提升患者體質,促進傷口癒合,加速康復。因此,在毒淋湯中加入三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療效。

毒淋湯是中醫用來治療毒性淋症的一種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鴉膽子,這是一味具有獨特藥效的中藥。鴉膽子的主要成分包括生物堿類,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的功效。毒淋症通常是由濕熱毒邪造成的,表現為小便困難、疼痛或有血尿,甚至出現腫脹等症狀。鴉膽子能夠有效清理體內的熱毒,緩解這些不適。

此外,鴉膽子還可藉由其強烈的解毒能力,促進尿液的排出,減少毒素在體內的積累,從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在毒淋湯中,鴉膽子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了整體的療效。同時,鴉膽子被廣泛應用於其他類型的中藥方中,顯示其在清熱解毒方面的重要地位。因此,將鴉膽子納入毒淋湯的方劑中,無疑是其核心成分之一,對治療毒淋症具有重要意義。

主治功效


毒淋湯主治功效分析

概述

毒淋湯出自《醫學衷中參西錄》,為清代醫家張錫純所創。此方劑專治花柳毒淋,其主要症狀為淋證伴隨劇烈疼痛,或兼有白濁(尿道分泌物增多)或溺血(尿中帶血)。此方不僅能緩解疼痛,更能針對病因,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以達到治療目的。

方劑組成及藥理分析

毒淋湯由以下八味藥物組成:

  • 金銀花: 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功效,善於清除體內熱毒,為治療各種熱毒瘡瘍的要藥。在此方中,主要作用是清除花柳毒淋中的熱毒。
  • 海金沙: 具有利尿通淋、止痛消腫之效。淋證常見小便不利,此藥可促進小便排泄,帶走濕熱毒邪,同時緩解排尿疼痛。
  • 石葦: 與海金沙功效類似,亦可利尿通淋、清熱解毒。二者合用,增強通利小便、排除濕熱之效。
  • 牛蒡子: 主要功能是疏散風熱、解毒利咽。此藥用於清解風熱之邪,亦有助於消除淋證可能伴隨的咽喉不適。
  • 甘草: 為調和諸藥之品,具有益氣緩急之功效。甘草在此方中,可以協調各藥的藥性,緩和藥物的峻烈之性,並可緩解疼痛。
  • 白芍: 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之功效。淋證常伴有疼痛,白芍能柔肝緩急,有助於緩解因疼痛導致的緊張與不適。
  • 三七: 具有活血止血、散瘀消腫之效。淋證可能出現溺血,三七可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並有助於止血。
  • 鴉膽子: 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痢之效。此藥為本方之君藥,其味極苦,解毒之力甚強,專能殺滅花柳毒淋的毒菌,是治療本病之關鍵。

治療原理

毒淋湯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清熱解毒: 金銀花、石葦、鴉膽子等藥物均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以清除體內因花柳毒淋所產生的熱毒,從根本上消除病因。
  2. 利尿通淋: 海金沙、石葦等藥物能利尿通淋,可促進小便排泄,帶走濕熱毒邪,改善小便不利、淋漓不盡的症狀。
  3. 活血化瘀: 三七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改善因毒邪侵襲所導致的局部瘀滯。
  4. 緩急止痛: 白芍具有柔肝緩急止痛之效,甘草則具有緩急止痛之能。二者合用,能有效緩解因淋證引起的疼痛。
  5. 整體調理: 甘草調和諸藥,使各藥物能充分發揮其藥效,同時避免藥物過於峻烈,減少副作用。

特殊用藥考量

  • 鴨蛋子(鴉膽子):張錫純特別強調鴉膽子在此方中的重要性,認為其味苦而能化瘀解毒清熱,具有強大的消毒滅菌能力,是治療花柳毒淋的關鍵。三七佐之,更能增強解毒化腐生肌之效。
  • 服藥方式: 本方之特殊之處在於,先將三七末和鴨蛋子仁用開水送服,然後再服用其他藥物煎煮的湯劑。這種方式可能更有利於發揮三七和鴨蛋子的快速作用。

臨證加減

  • 兼受風邪者: 若患者同時感受風邪,可加防風二三錢,以疏散風邪。
  • 病久白濁不除或遺精者: 若服藥數劑後疼痛減輕,但白濁仍未消除,或出現遺精等症狀,可去除三七和鴨蛋子,加生龍骨和生牡蠣各五錢,以收澀固精。

總結

毒淋湯為張錫純治療花柳毒淋的經驗方,其組方巧妙,藥性平和而有力,通過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活血化瘀、緩急止痛等多重作用,有效地治療了花柳毒淋的各種症狀。尤其重視鴉膽子的解毒之功,突出了此方針對花柳毒淋病因的治療思路。此方不僅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念,更體現了醫者臨證善於變通,不拘泥於傳統方劑的精神。

傳統服藥法


金銀花6錢,海金沙3錢,石韋2錢,牛蒡子2錢(炒搗),甘草梢2錢,生抗芍3錢,三七2錢(搗細),鴉膽子30粒(去皮)。
若兼受風者,可加防風2-3錢;若服藥數劑後,其疼瘥減,而白濁不除,或更遺精者,可去三七、鴉膽子,加生龍骨、生牡蠣各5錢。
先將三七末、鴉膽子仁開水送服,再服余藥所煎之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毒淋湯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膀胱炎前列腺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絲球腎炎腎盂腎炎尿道膿傷血尿精囊炎(精囊炎性疾患)多痰尿中混挾精液小便疼痛小便渾濁不清

相同名稱方劑


毒淋湯, 出處:《衷中參西》上冊。 組成:金銀花6錢,海金沙3錢,石韋2錢,牛蒡子2錢(炒搗),甘草梢2錢,生杭芍3錢,三七2錢(搗細),鴉膽子30粒(去皮)。 主治:花柳毒淋,疼痛異常,或兼白濁,或兼溺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