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神散

DU SHEN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13.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00%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獨神散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通絡止痛: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的功效。對於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狀,全蠍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減輕疼痛。
  2. 清熱解毒:全蠍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對於熱毒壅盛、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全蠍能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緩解病症。

因此,獨神散中加入全蠍,可有效改善多種疼痛症狀,同時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符合其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獨神散主治功效分析

獨神散,組方僅全蠍一味,其功能簡述為解毒、止痛、通絡。綜觀諸家醫籍對獨神散的記載,其主要應用於治療小兒疾病,尤其針對「臍風」症狀,亦即新生兒或嬰幼兒時期常見的臍部疾病,如臍帶脫落後發生的感染、炎症或抽搐等。

《古今醫鑒》直接點明獨神散「治小兒臍風」,將其與五通膏、香螺膏並列,可見其在治療小兒臍風上的重要性。五通膏、香螺膏的組成亦可作為佐證,如五通膏使用生地黃、生薑、蔥白、蘿蔔子、田螺肉等,取其清熱解毒、散寒通絡之效;香螺膏以田螺肉配伍麝香,亦著重於消腫止痛、開竅通絡。獨神散雖僅有全蠍一味,但其解毒、止痛、通絡之功,能與外用膏藥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臍風的作用。

《原幼心法》則進一步闡述獨神散在痘瘡病程中的應用。此處提到,獨神散不僅用於治療臍風,更可治療小兒因痘瘡引起的身體及肢節上的疳蝕。此處用法為內服,並加入麝香,以南木煎湯或紫草煎湯送服,或佐以紅酒調和。此處的應用提示我們,獨神散可不僅僅是外用止痛,內服亦能發揮其解毒、通絡的功效,並且其解毒作用能擴及瘡瘍、疳蝕等病症,輔助痘瘡的治療。

分析其治療原理,全蠍性味辛平,入肝經,具有熄風止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的功效。小兒臍風,在中醫看來,多因風邪侵襲、氣血阻滯所致,而全蠍的通絡止痛、息風解痙之功,恰可針對此病機,疏通經絡,散結止痛,使邪外出,病症得以緩解。至於痘瘡引起的疳蝕,則多由熱毒蘊結所致,全蠍的解毒之功,恰能清解熱毒,配合麝香等藥物,可進一步促進氣血循環,加速組織修復,故可應用於此。

綜上所述,獨神散以全蠍為君藥,其主要功效為解毒、止痛、通絡。在小兒臍風的治療上,其可發揮通絡止痛、息風解痙的作用,而應用於痘瘡引起的疳蝕等病症時,則可發揮解毒消腫、促進組織修復的功效。獨神散的應用,體現了中醫「異病同治」的原則,即針對不同疾病,若其病機相似,則可使用同一方劑或同一藥物進行治療。

傳統服藥法


章漆樹皮(一名接骨木,一名繼骨肉,一名野黃楊)。
上為細末。
好酒調服。素日飲水者,以生薑少許,研細和勻服。未成即消,已成即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白帶胸悶胸痛多痰赤白帶

相同名稱方劑


獨神散, 出處:《醫方易簡》卷二。 組成:白及1兩(用甜酒釀浸)。 主治:赤白帶濁。

獨神散, 出處:《瘍科選粹》卷三。 組成:章漆樹皮(一名接骨木,一名繼骨肉,一名野黃楊)。 主治:肺癰。

獨神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三。 組成:全蠍7個(去蠍尾,每個用中1節,共7節,火烤乾)。 主治:小兒臍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