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春雪膏方劑中包含寒水石,其主要原因為:
- 清熱解毒: 寒水石性寒,味甘鹹,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紅腫、瘡瘍、濕疹等症狀,寒水石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 收斂生肌: 寒水石具有收斂生肌之效,能促進創口癒合,減少滲出,防止感染。對於春雪膏治療的皮膚病症,寒水石能幫助修復受損的皮膚組織,加速傷口癒合。
春雪膏中包含石膏,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生津止渴、解毒消腫的作用。春雪膏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病症,而石膏恰好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此外,石膏還能清熱解表,適用於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咽痛等症狀,進一步增強了春雪膏的治療功效。
春雪膏中加入滑石,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收斂止癢:滑石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的功效。春雪膏多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等皮膚病,滑石可清熱解毒,消除皮膚炎症,同時收斂止癢,緩解皮膚不適。
- 吸附油脂,保護皮膚:滑石質地細膩,吸附性強,能吸附皮膚表面的油脂和污垢,保持皮膚清爽,減少病菌滋生。同時,滑石能形成保護膜,減少外界刺激對皮膚的傷害。
春雪膏方中包含代赭石,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平肝潛陽:代赭石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平肝潛陽、鎮驚安神之效。春雪膏多用於治療肝陽上亢、頭暈目眩、心煩失眠等症狀,代赭石可以有效地平息肝陽,安定神志,改善頭部不適。
- 清熱解毒:代赭石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積熱,改善因熱毒引起的皮膚問題。春雪膏也常用於治療一些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代赭石可以起到輔助的作用,促進皮膚的康復。
春雪膏方劑中添加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芒硝味苦鹹寒,入肝、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的功效。春雪膏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芒硝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的效果。
- 引藥入瘡: 芒硝性滑,能引導藥力深入瘡瘍部位,並促進藥物吸收。配合其他藥材,使藥效發揮到最佳狀態,達到治病的目的。
春雪膏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緩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緩和藥性之功效。春雪膏中可能含有其他藥性較烈或偏寒的藥材,加入甘草可以減輕藥性對人體的刺激,避免藥物副作用。
- 增強療效: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例如,甘草可以幫助其他藥材更好地吸收,或與其他藥材產生協同作用,提升藥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春雪膏主治功效分析
春雪膏作為治療眼科疾病的常用方劑,其應用範圍廣泛,療效顯著。根據歷代醫學典籍記載,春雪膏主治功效可歸納如下:
一、 清熱瀉火,解毒明目
春雪膏首要功效為清熱瀉火。方中寒水石、石膏、滑石均為清熱之品,能清瀉臟腑熱毒,尤其針對肝經風熱、熱毒上攻所致的眼部紅腫熱痛、羞明多淚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衛生寶鑒》謂其“治風熱上攻眼目,昏暗癢痛,癮澀難開,多淚疼痛,或生翳膜”,明確指出其針對風熱目疾的治療作用。《審視瑤函》亦云:“眵多眊矂緊澀,赤脈貫睛,……兼以點眼春雪膏、龍腦黃連膏,搐鼻碧雲散,攻其淫熱。”可見春雪膏善於清瀉眼部實火,對於熱性眼病療效確切。
二、 祛風止癢,消腫退翳
春雪膏不僅能清熱,還兼具祛風止癢之效。方中蕤仁、冰片等藥物具有疏散風邪、消腫止痛、退翳明目之功。對於風邪外襲或肝經風熱所致的眼癢、目赤、翳膜遮睛等症狀,春雪膏能有效緩解。《奇效良方》載其“治肝經不足,內受風熱,上攻眼目,昏暗癢痛,隱澀難開,及多眵赤腫,怕日羞明,不能遠視,迎風有淚,多見黑花”,充分說明其祛風、止癢、退翳的功效。《楊氏家藏方》更謂其“治風毒氣攻衝眼目,翳膜遮障,隱澀難開,或發腫痛,攀睛胬肉,並皆治之”,進一步擴展了春雪膏的治療範圍。
三、 滋陰養肝,明目退翳
部分春雪膏配方中加入滋陰養肝之品,如《本草綱目》所載春雪膏以蕤仁為主藥,配伍冰片、蜂蜜,具有滋養肝陰、潤澤眼目的作用。對於肝陰不足、虛火上炎所致的眼乾澀、視物昏花、多見黑花等症狀,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此類春雪膏在清熱瀉火的同時,兼顧滋陰養肝,更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四、 活血化瘀,消腫散結
《醫方集宜》提到春雪膏可用於治療“胬肉攀睛”,認為其病因與脾肺二經有熱,血凝不散有關。此時春雪膏的應用,除了清熱瀉火外,可能也包含了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的作用,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退胬肉。
治療原理分析
春雪膏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 清熱瀉火,直達病竈: 方中寒涼藥物直接作用於眼部,能迅速清瀉局部熱毒,緩解紅腫熱痛等症狀。
- 祛風止癢,疏通經絡: 祛風藥物能疏散眼部風邪,通暢經絡,緩解眼癢、異物感等不適。
- 滋陰養肝,固本培元: 部分配方中滋陰藥物能補充肝陰,改善肝血不足引起的眼部不適,達到治本的目的。
- 活血化瘀,消腫散結: 部分配方中可能含有活血化瘀的成分,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滯,改善眼部組織代謝。
綜上所述,春雪膏以清熱瀉火為基礎,兼具祛風止癢、滋陰養肝、活血化瘀等多重功效,能有效治療多種原因引起的眼部疾病,尤其對於熱性、風熱性眼病療效顯著。其配伍精當,藥性平和,是臨牀常用的眼科良方。
傳統服藥法
蕤仁(去心膜油極淨)4兩,冰片1錢,蘆甘石(用黃柏、黃連、梔子煎濃汁,傾銀罐內,將甘石煅紅,入汁內7次)1兩。
先將蕤仁研細,再入冰片研之,又入蘆甘石,再研半日,收貯。
點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寒涼之性較強,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春雪膏, 出處:《普濟方》卷八十六。 組成:朴消10斤。 主治:眼疾。
春雪膏, 出處:《得效》卷十五。 組成:寒水石5錢,石膏5錢,滑石5錢,赭石5錢,朴消5錢,甘草3錢。 主治:涼心除煩。主治:熱極壅盛,心熱煩悶。
春雪膏, 出處:《集驗良方》卷四。 組成:蕤仁(去心膜油極淨)4兩,冰片1錢,蘆甘石(用黃柏、黃連、梔子煎濃汁,傾銀罐內,將甘石煅紅,入汁內7次)1兩。 主治:眼目紅赤羞明,沙澀痛癢。
春雪膏, 出處:《惠直堂方》卷四。 組成:白膠香(揀淨爲末,篩過)1兩,蓖麻子仁(紅殼者佳,搗極爛)49粒。 主治:消腫止痛,又能使皮薄易潰,呼膿收口。主治:一切腫毒,癧串,無論已破未破。
春雪膏, 出處:《局方》類七(淳祐新添方)。 組成:腦子2錢半(研),蕤仁(去皮殼,壓去油)2兩。 主治:肝經不足,內受風熱,上攻眼目,昏暗癢痛,隱澀難開,昏眩赤腫,怕日羞明,不能遠視,迎風流淚,多見黑花。
春雪膏, 出處:《普濟方》卷七十八。 組成:川黃連4兩(洗淨,用水3碗,煎至半碗,去滓,再用水1碗,煎至1盞,2者并作1處,慢火熬1小盞,用瓷器盛,不犯鐵器),豮豬膽1個(取汁),生羌活1兩(洗淨,和皮搗取汁),白砂蜜1斤,麝香半錢,片腦半錢,輕粉半錢(細研),乳香少許(細研)。 主治:眼生翳膜上星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