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方

DA DOU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養老奉親》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2.5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5%
脾經 35%
大腸經 14%
心經 14%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大豆方中包含黃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黃豆性平味甘,具有補脾益氣、利水消腫之功效。
    大豆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能為人體提供充足的營養,並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水腫等症狀。
  2. 黃豆與其他藥材搭配,能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大豆與其他藥材配伍,能起到協同作用,發揮更大的藥效。例如,與茯苓、澤瀉等藥材搭配,可加強利水消腫的效果;與山藥、芡實等藥材搭配,可加強補脾益氣的作用。

大豆方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大豆性平味甘,亦具健脾益氣之效。兩者合用,可加強健脾益氣之效,促進脾胃運化,改善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
  2. 固本扶正:白朮可補脾氣,固根本,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有助於改善體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大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營養素,亦具滋補強壯之效。兩者配合,可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康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大豆方》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組成與功效

《大豆方》主要由以下三味藥材組成:

  • 黃豆(大豆):補脾益肺,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調和陰陽。
  • 白朮:健脾燥濕,益氣養血,固表止汗,助消化。
  • 鯉魚 (部分加減法):利水消腫,健脾益氣。

主治功效

根據古籍記載,《大豆方》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水氣腫滿: 體內水液代謝失常,導致水濕停聚,出現身體浮腫、脹滿等症狀。
  • 手足俱腫:水濕泛濫,流溢四肢,導致手腳腫脹。
  • 心煩悶無力:水濕內停,阻礙氣機運行,影響心陽宣通,出現心煩、胸悶、身疲乏力等症狀。

治療原理

《大豆方》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健脾利水:方中白朮具有健脾燥濕的功效,能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從根本上解決水濕停聚的問題。大豆和鯉魚(部分加減法)則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直接將體內多餘的水濕排出體外。
  2. 益氣養血:白朮不僅能健脾燥濕,還能益氣養血。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健則氣血充盈,有助於改善因水濕內停導致的氣血虧虛,從而緩解心煩悶無力等症狀。
  3. 調和陰陽:大豆具有調和陰陽的功效,能平衡體內陰陽失調,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改善因水濕阻滯導致的氣機不暢。

綜合來看,《大豆方》通過健脾利水、益氣養血、調和陰陽等作用,達到消除水腫、改善症狀的目的。其治療重點在於調理脾胃功能,恢復水液代謝平衡,從而標本兼治。

傳統服藥法


大豆2升,白朮2兩,鯉魚1斤。
上以水和煮,令豆爛熟。
空心常食之。食魚、豆,飲其汁,尤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腎絲球腎炎全身性水腫心情煩燥心胸煩熱腹部腫大

相同名稱方劑


大豆方, 出處:《養老奉親》。 組成:大豆2升,白朮2兩,鯉魚1斤。 主治:水氣脹滿,手足俱腫,心煩悶無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