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蔥白甘草湯中加入蔥白,是利用其辛溫發散的特性,以達到解表散寒的效果。
蔥白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宣肺止咳、通陽解表之效。對於因風寒外襲引起的感冒、鼻塞、咳嗽、頭痛等症狀,蔥白能起到溫散寒邪、宣通肺氣的作用。
此外,蔥白還有助於改善體表血液循環,促進汗液排出,進一步幫助機體抵抗風寒侵襲,達到治療目的。
蔥白甘草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藥性: 蔥白性溫,辛散,有發汗解表之效,但容易傷津耗氣。甘草性甘,味平,能緩解蔥白的燥烈之性,避免傷及正氣,使藥性更平和。
- 調和藥性: 蔥白與甘草相配,能增強解表散寒之力,且甘草能調和藥性,使藥效更為協調,避免單味藥物的偏性。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蔥白甘草湯」主治功效分析
蔥白甘草湯,雖方名簡潔,然其功效卻不容小覷。細究其組成,蔥白辛溫,能發汗解表,散寒通陽,溫肺止咳;甘草甘平,調和諸藥,益氣養心,緩急止痛。綜觀其藥性,此方劑似多用於風寒感冒之證,然古籍所載,其用途竟不僅於此。
**《聖濟總錄》**記載,蔥白甘草湯與生油調和的藥粉並用,以治療皮膚癬症。先用藥粉塗抹於破潰的癬處,再以蔥白甘草湯煎液淋洗。此法顯然著眼於蔥白之辛散,配合外塗藥粉,以達到祛邪止癢,促進皮膚癒合之效。
**《外科正宗》**則將蔥白甘草湯列於疔瘡、腫瘍等外證之下,專用於治療「咬傷焮腫疼痛,膿血淋漓,臭穢腐爛」之證。此處明確指出,蔥白甘草湯可「消瘀散腫」。結合前文所言,可見其作用機理並非僅僅侷限於風寒解表。
綜合分析,蔥白甘草湯的治療原理如下:
- 解表散寒,通陽止痛: 蔥白辛溫,能發散肌表之寒邪,宣通陽氣,減輕因寒邪鬱滯所致之疼痛。
- 消腫散瘀,排膿解毒: 蔥白之辛散,可促進局部氣血運行,消散瘀血腫脹。同時,其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緩解咬傷後之毒邪侵襲,加速膿液排出。
- 緩急止痛,調和藥性: 甘草具有緩急止痛之效,能緩解局部疼痛。同時,其甘平之性,又能調和蔥白之辛溫,減少刺激性,使藥效更為平和。
由此可見,蔥白甘草湯不僅僅適用於風寒感冒,其外用之功效亦不可忽視。透過內外兼施,相輔相成,蔥白甘草湯既可解表散寒,又可消腫散瘀,排膿解毒,實為一味簡便而實用的方劑。其藥效之廣,可見古人對藥物之精深理解。
傳統服藥法
蔥白2兩,粉草5錢。
消瘀散腫。
上以水3碗,煎至2碗,每日洗淨傷處瘀腐膿血,方用玉紅膏搽之,黑膏蓋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蔥白甘草湯, 出處:《外科正宗》卷四。 組成:蔥白2兩,粉草5錢。 主治:消瘀散腫。主治:咬傷後,焮腫疼痛,膿血淋漓,臭穢腐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