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大黃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由大黃等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通腸的功效。在其組成中,巴豆的添加具有重要的療效意義。巴豆是一種具有強烈瀉下作用的藥材,能促進腸道蠕動,有效緩解便祕。與大黃的配伍,可增強其通便效果,使整個方劑的治療作用更為顯著。
此外,巴豆中的有效成分還能促進胃腸道的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腸道的排空。此外,巴豆具備的抗菌抗病毒特性,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增強大黃的清熱解毒功效,對於因熱結導致的便祕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然而,巴豆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時需謹慎,通常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總體而言,巴豆的加入使大黃膏在臨牀應用中更為有效,特別適用於因熱結引起的腸道問題。
大黃膏方中加入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解毒殺蟲: 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殺蟲的功效。對於濕熱、蟲毒等病症,雄黃可有效消腫止痛,驅除毒邪。
- 燥濕止癢: 雄黃性燥,可燥濕止癢,對於濕疹、皮炎等皮膚病,能有效緩解瘙癢症狀,促進皮膚修復。
因此,大黃膏中加入雄黃,可加強其解毒殺蟲、燥濕止癢的功效,提升藥效。
大黃膏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脾、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能清除腸道積熱,促進排便,對於熱結便祕、腸道濕熱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活血化瘀: 大黃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因此,大黃膏中加入大黃,可起到瀉熱通便、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大黃膏是一種在中醫中常見的方劑,主要用於清熱瀉火、解毒和通便。其重要組成之一黃芩,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功效,特別適合用於肺熱引起的咳嗽和上焦火旺的症狀。黃芩的主要成分包括黃酮類和多醣類,這些化合物對於抑制炎症反應和增強免疫力有顯著作用。在大黃膏的配方中,黃芩的作用不僅能提升整體方劑的療效,還能減少大黃的刺激性,平衡方劑的性質,使其更加溫和安全。另外,黃芩與大黃相互配伍,能相輔相成,增強排毒的同時,不致於造成腸道過度刺激,確保患者在服用過程中不會感到不適。因此,黃芩的加入,使大黃膏的應用更加廣泛,能夠針對多種症狀進行有效調理。
大黃膏方劑中包含黃連,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瀉火: 大黃膏以瀉熱通便為主,而黃連性寒,味苦,能清心火、瀉胃火,並可抑制腸道菌羣的異常增殖,輔助大黃瀉熱通便。
二、 涼血止血: 大黃膏中常配伍生地、丹皮等涼血藥,而黃連亦有清熱涼血之效,可協同其他藥物,起到涼血止血的作用,防止大黃瀉下過猛而傷陰耗血。
總而言之,黃連在清熱瀉火和涼血止血方面的功效,使其成為大黃膏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大黃膏中包含硫磺,主要是因為硫磺具有殺菌止癢的功效。
- 殺菌: 硫磺能抑制真菌和細菌的生長,對於皮膚癬、濕疹等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止癢: 硫磺能刺激皮膚,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止癢的效果。
此外,硫磺還具有消炎、促進組織再生等功效,因此在治療一些皮膚疾病方面,與大黃等其他藥物配合使用,能夠發揮更好的療效。
大黃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由大黃、黃柏等多種中藥材組成。黃柏在方劑中佔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功效在於清熱燥濕、解毒消腫。黃柏含有豐富的生物鹼成分,尤其是黃柏鹼,能有效抑制細菌增生,對於治療由濕熱引起的各類症狀,如腹瀉、痔瘡等,都具有顯著效果。
在大黃膏中,黃柏與大黃相輔相成。大黃具備強烈的瀉下作用,而黃柏則可減少腸道的過度刺激,平衡大黃的作用,避免出現過度的腹瀉。此外,黃柏還可以幫助清理體內的毒素,加快排毒過程。因此,黃柏的加入不僅提升了方劑的整體療效,還使其更加溫和,適合不同體質的患者使用。總的來說,黃柏作為大黃膏的重要成分,既增強了方劑的清熱解毒功能,又促進了消化系統的健康,顯示了中藥方劑中藥材配伍的智慧與講究。
主治功效
大黃膏
中藥方劑「大黃膏」,主要成分是:巴豆、雄黃、大黃、黃芩、黃連、硫磺、黃柏。主治功效是:惡性的疥瘡。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黃柏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黃連亦可清熱瀉火,清胃火、清肝火,用於治療胃火熾盛的嘔吐,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症狀。黃連止嘔之功用本草皆載。黃連具有解毒功能,乃其寒涼苦燥之性使然。故黃連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尤擅清解濕熱毒邪。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腸溜腹痛下痢。黃連止血、斂瘡、止瀉,功能更強。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硫磺
硫磺為傳統中藥,性溫、味辛,歸肝、腎、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中醫常用硫磺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癰疽、疔瘡、瘡瘍、痢疾等,以及某些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此外,硫磺還能治療蟯蟲病,並有補陽散寒之效,可治療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脾虛下白、脾胃虛冷等症。
雄黃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其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可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雄黃還可殺滅各種寄生蟲及蟲卵,古人常以其治療疥蟲、匿瘡、目痛、鼻中息肉等疾病。另外,雄黃外用有消腫解毒、殺菌止癢之效,常治皮膚瘙癢、蚊蟲叮咬、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但須注意用量,過量或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中毒。
巴豆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大黃膏」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瀉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可治療惡性的疥瘡、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瘡、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本方劑組成複雜,配伍嚴謹,具有較強的療效,但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大黃、樸消各等分。
上為細末。同蒜泥和成膏,用絹帛攤成膏藥。
貼於病處,其痞氣自軟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大黃膏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要注意用量,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 大黃膏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 大黃膏不宜用於孕婦和兒童。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黃膏, 出處:《瑞竹堂方》卷四。 組成:大黃、朴消各等分。 主治:痞癖。
大黃膏,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組成:川大黃2兩(銼,牛用),木香半兩。 主治:丹石毒,眼腫痛,熱淚出。
大黃膏, 出處:《普濟方》卷二七九。 組成:信1錢半,巴豆仁1錢,雄黃1錢,大黃2錢,黃芩2錢,黃連2錢,硫黃2錢,黃柏4錢。 主治:惡疥癬瘡。
大黃膏, 出處:《聖惠》卷六十五。 組成:川大黃1兩,乾薑半兩(銼),黃連1兩(去須),藜蘆半兩(去蘆頭),(艹慮)茹1兩,莽草1兩。 主治:疥瘡。
大黃膏, 出處:《聖惠》卷八十四。 組成:川大黃3分,雄黃2分,丹參1分,黃芩1分,生商陸1兩,雷丸半兩,豬脂1斤,附子半兩(去皮臍,生用)。 主治:小兒諸癇。
大黃膏, 出處:《聖惠》卷六十四。 組成:川大黃1兩(生用),附子1兩(生,去皮臍),川芎1兩,黃芩2兩,白蘞2兩,雄黃1兩(細研),真珠末1兩,(艹慮)茹2兩(别搗爲末),白礬2兩(燒令汁盡,細研)。 主治:惡肉久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