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鯉魚臛中加入糯米,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脾胃:糯米性溫,味甘,有補脾益氣、固精止汗之效。鯉魚性平,味甘,有健脾開胃、利水消腫之效。二者相合,能加強補脾健胃之效,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所導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 增稠口感:糯米在煮熟後會變得黏稠,加入鯉魚臛中可以使湯汁更濃稠,口感更佳,也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鯉魚臛」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各醫家典籍記載,中藥方劑「鯉魚臛」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其主治功效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利水消腫,適用於水氣病症:
多部醫書均提及「鯉魚臛」能治水腫,如《養老奉親書》、《壽世青編》、《醫學入門》等,皆指出其能治療老人因水氣引起之身體腫脹、悶滿氣急、不能進食、皮膚欲裂、四肢疼痛等症狀。此類症狀可歸因於體內水液代謝失常,導致水濕內停。鯉魚本身具利水消腫之功,配伍其他藥材,更能增強其利水之效,故能緩解上述症狀。
二、安胎止痛,用於妊娠胎動不安:
《証治準繩‧女科》、《太平聖惠方》等書明確記載「鯉魚臛」可治妊娠胎動不安、心腹刺痛等症狀。此類症狀多因孕婦氣血不足、胎氣不穩所致。鯉魚可補虛,阿膠可補血,糯米可補中益氣,諸藥合用,有助於固護胎元,緩解胎動不安及疼痛。特別是《太平聖惠方》指出其可治療“妊娠胎不長,兼數傷胎”,更表明其具有促進胎兒生長及穩定胎氣的作用。
三、健脾益氣,改善消化功能:
「鯉魚臛」中,糯米具補中益氣、養胃之功,能幫助消化,改善因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對於水氣病症導致的“不能食” 亦有改善作用。
四、通陽散寒,緩解肢體疼痛:
方中配伍的蔥、薑,具有散寒止痛、溫胃止瀉之效。可助陽氣運行,溫通經絡,緩解水氣病症或胎動不安引起的肢體疼痛、腹部冷痛等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鯉魚臛」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 利水消腫: 鯉魚本身具有利水之性,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將多餘水分排出,從而達到消腫利水的目的。
- 補益氣血: 糯米補中益氣,阿膠補血,能補充氣血之不足,提高機體抵抗力,從根本上改善因氣血虛弱導致的胎動不安、水腫等問題。
- 溫經散寒: 蔥、薑具有溫散寒邪的作用,能驅散體內陰寒之氣,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因寒邪引起的疼痛。
- 調和營衛: 諸藥合用,可以調和營衛,使氣血運行暢通,維持機體陰陽平衡。
綜上所述,「鯉魚臛」不僅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更能兼顧補益氣血、溫陽散寒,其組方巧妙,兼顧標本,故能廣泛應用於水氣病症和妊娠胎動不安等多種病症。從古代醫家之經驗來看,「鯉魚臛」確為一食療佳方。
傳統服藥法
鯉魚2斤,糯米1升。
上如法作臛,入蔥、豉,少著鹽、醋食之。一月中,3-5次作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鯉魚臛, 出處:《聖惠》卷七十五。 組成:鯉魚2斤,糯米1升。 主治:妊娠不長,兼數傷胎。
鯉魚臛, 出處:《養老奉親》。 組成:鯉魚1斤(取肉),莼菜4兩,粳米3合(研)。 主治:老人腳氣逆,心悶煩躁,心神狂誤,亦治水氣。
鯉魚臛, 出處:《聖惠》卷七十五。 組成:鯉魚1斤(脩事淨,切),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糯米2合。 主治:妊娠胎動不安,心腹刺痛。
鯉魚臛, 出處:《養老奉親》。 組成:鯉魚肉10兩,蔥白1握,麻子1升(熬、細研)。 主治:老人水氣病,身體腫,悶滿氣急,不能食,皮膚欲裂,四肢常疼,不可屈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