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大力奪命丸中加入糯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糯米的粘性: 糯米具有較高的黏性,可以將藥材緊密結合,形成丸劑,便於服用和保存。糯米的黏性也可以幫助藥材在消化過程中更好地吸收,提高藥效。
- 糯米的性味: 糯米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健脾胃的功效。對於一些脾胃虛弱的患者,服用大力奪命丸時,加入糯米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
總之,糯米在中藥方劑中起到輔助作用,有利於丸劑的成型和服用,同時也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大力奪命丸之傳統功效與主治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療「膈噎不下食及翻胃」。膈噎指飲食吞咽梗阻、胸膈痞滿,翻胃則為食入反吐,類似現代醫學之食道狹窄、噎膈(食道癌或胃賁門癌)或胃氣上逆等症。其效在於「通降利膈」,透過潤滑食道、降逆和胃以緩解噎塞嘔逆。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杵頭糠(穀物糠皮)
- 性味甘平,質輕浮,古代醫家認為能「磨滯通腸」。其粗糙纖維可能刺激消化道蠕動,而輕浮之性或有助於疏通上焦氣機,緩解噎塞。李時珍《本草綱目》提及:「治噎膈,取其疏通之義。」
牛轉草(牛反芻之草料)
- 牛反芻時咀嚼過的草料,中醫取「反覆消磨」之象,寓「降逆和胃」之意。此物可能含消化酵素或微生物代謝物,輔助分解食物,減輕胃腸負擔。古人以「同氣相求」思維,用於翻胃症狀。
糯米(黏性穀物)
- 甘溫補中,黏滑之性可保護黏膜,減少食物通過食道時的摩擦不適。與糠皮、牛轉草配伍,一潤一通,調和峻性。
黃母牛口中涎沫(牛唾液)
- 牛涎在中醫屬「動物藥」,其性滑潤,《本草拾遺》載其「治反胃嘔吐」。現代推測可能含黏液素或消化酶,能潤滑消化道、中和胃酸,緩解炎症。
沙糖(甘潤調和)
- 增添能量、緩和藥味,甘味亦有「緩急」作用,助黏滑之性更長久作用於消化道。
配伍邏輯與原理
- 潤通並行:糯米與牛涎提供潤滑,杵頭糠與牛轉草促通降,共奏「以潤治燥、以通治塞」之效。
- 類象思維:牛反芻草料象徵「降逆」,糠皮類比「磨去滯塞」,反映古人取象比類的用藥思路。
- 局部保護:黏滑成分或能附著於食道黏膜,形成保護層,減輕進食疼痛。
此方體現古代「簡便驗廉」的用藥特點,結合食物特性與直觀觀察,雖現代機制未明,然其思路對理解消化道症狀的傳統療法具參考價值。
傳統服藥法
杵頭糠半斤,牛轉草半斤,糯米1斤。上為細末,取黃母牛口中涎沫為丸,如龍眼大。
入鍋中,慢火煮熟食之。加沙糖2-3兩入內丸尤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力奪命丸, 出處:《醫學正傳》卷三。 組成:杵頭糠半斤,牛轉草半斤,糯米1斤。 主治:膈噎不下食及翻胃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