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解毒丸

SHE YAO JIE D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青囊秘傳》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脾經 17%
肝經 15%
心經 15%
胃經 13%
大腸經 8%
腎經 5%
膀胱經 2%
膽經 2%
三焦經 2%
肺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蛇咬解毒丸中加入白礬,主要是利用其以下兩點特性:

  1. 解毒止痛: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清熱解毒、止痛生肌之效。蛇毒多屬熱毒,白礬可中和蛇毒,減輕其對人體的傷害,並緩解疼痛。
  2. 收斂止血:白礬可收斂止血,對於蛇咬傷後傷口出血,能起到止血作用,防止傷口繼續流血,有利於傷口的癒合。

因此,白礬在蛇咬解毒丸中,扮演著解毒止痛、收斂止血的角色,有助於減輕蛇毒的傷害,促進傷口的癒合。

蛇咬解毒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解毒及治療蛇咬傷。在這個方劑中,雄黃的加入是非常關鍵的。雄黃是鉛礦石中的一種硫化物,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首先,雄黃具有強效的解毒作用,能夠中和蛇毒中的毒素,減輕患者的痛苦和不適。其次,雄黃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有殺菌消炎的效果,能夠防止蛇咬後傷口的感染,促進癒合。此外,雄黃還能夠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病患恢復健康。

然而,使用雄黃時需要謹慎,因其性質泌毒,過量或不當使用可能會導致中毒。因此,在使用蛇咬解毒丸時,應遵循專業醫療人士的指導,以確保安全和療效。總之,雄黃的成分在蛇咬解毒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使其成為有效的解毒及治療方案。

蛇咬解毒丸中加入三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止痛: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蛇毒入血,會造成局部組織壞死、疼痛、腫脹等症狀。三七可促進血液循環,清除淤血,減輕疼痛,緩解中毒症狀。

2. 止血生肌:三七還具有止血生肌的作用。蛇毒會造成傷口出血,三七可促進血液凝固,幫助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因此,蛇咬解毒丸中加入三七,可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清除淤血,減輕疼痛,並幫助止血生肌,加速傷口癒合,起到解毒消腫的作用。

蛇咬解毒丸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消腫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具有解毒消腫、止痛止癢的功效。蛇毒入侵人體,常會造成局部紅腫疼痛,白芷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 白芷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毒素排出,同時也能改善蛇毒造成的組織損傷,促進傷口修復。

因此,白芷在蛇咬解毒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消腫止痛、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減輕蛇毒的危害。

蛇咬解毒丸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蛇毒多屬熱毒,川貝母能清熱解毒,緩解蛇毒入侵人體後的發熱、腫痛等症狀。
  2. 潤肺止咳: 蛇毒侵襲人體,容易導致肺氣受損,出現咳嗽、氣喘等症狀。川貝母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可以緩解蛇毒對肺部的損傷,促進呼吸道恢復。

蛇咬解毒丸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五靈脂為血竭的別名,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蛇咬傷後,毒素會侵入血脈,導致局部組織損傷,出現紅腫、疼痛、潰爛等症狀。五靈脂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毒素排出,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有利於傷口癒合。

此外,五靈脂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幫助抵抗蛇毒的侵襲,從而起到解毒的作用。

蛇咬解毒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解毒和緩和毒性: 甘草具有解毒功效,能緩解蛇毒的毒性,尤其能減輕蛇毒對人體的傷害,如炎症反應和組織損傷。
  2. 調和藥性: 蛇咬解毒丸中通常會加入多種藥材,甘草能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使其藥效更協調,避免藥物互相沖突或加重毒性。

甘草作為常用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緩和藥性等功效,在蛇咬解毒丸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蛇咬解毒丸中加入木香,主要是利用其行氣止痛、解毒消腫的功效。

木香味苦辛,性溫,歸脾、胃經。其行氣止痛,能疏通經絡,緩解蛇毒入侵所致的疼痛;解毒消腫,則能化解蛇毒的毒性,減輕腫脹、瘀血等症狀。

此外,木香還能燥濕健脾,有助於恢復蛇咬傷後的消化功能,進一步促進身體康復。因此,木香在蛇咬解毒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輔助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蛇咬解毒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解毒以及治療蛇咬傷。其中,硃砂是其重要成分之一。硃砂,又稱硃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效果。在蛇咬傷的情況下,毒素侵入體內,可能引起多種不適反應,如腫脹、疼痛及中毒症狀。硃砂的加入,有助於冷卻熱毒,減輕腫脹及疼痛,促進身體排毒,從而起到對抗蛇毒的輔助作用。

此外,硃砂在傳統中醫中也被認為具有驅邪的特性,能夠幫助患者驅除身體內的邪氣。經由調和其他藥材,硃砂可以增強整體方劑的療效,實現解毒的目的。因此,在蛇咬解毒丸的組成中,硃砂的選用不僅是基於其藥用價值,更是中醫理論中“對症下藥”的具體體現,有助於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

蛇咬解毒丸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開竅醒神,活血化瘀:麝香性溫,氣味芳香,能迅速通過血腦屏障,入心經、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之效。蛇毒入血,常致神志昏迷、肢體麻痺,麝香可解毒醒神,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毒素排出。
  2. 引藥入絡,增強療效:麝香氣味濃烈,能引導藥物深入經絡,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有助於藥物快速到達病竈,發揮解毒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蛇咬解毒丸」之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外科傳薪集》記載的「蛇咬解毒丸」,雖簡短述之「甚效」二字,然其組成藥味皆具深意,綜觀其藥理,可析得其治療蛇咬傷之理。

此方由白礬、雄黃、三七、白芷、川貝、五靈脂、甘草、木香、紅硃、麝香十味藥組成,其中白礬、雄黃為解毒要藥,亦為本方之主藥。白礬性味酸寒,具清熱解毒、燥濕止痛之功,蛇毒多為濕熱之邪,故白礬可清解蛇毒,並能收澀止痛,緩解局部腫痛。雄黃性溫,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之效,對於蛇毒所致的皮膚紅腫、瘙癢,可發揮其解毒、止癢之功。

三七活血化瘀、散結止痛,蛇咬傷往往造成局部瘀血、腫脹,三七可消散瘀血,減輕局部腫痛。白芷則散寒解表、通鼻止痛,蛇咬傷若有寒邪侵襲,或有頭痛身楚,白芷可散寒解表,緩解疼痛。川貝潤肺止咳、化痰平喘,雖與蛇咬傷本身關聯不大,但考慮到部分蛇毒可能影響呼吸系統,故川貝或能起到輔助作用,緩和呼吸道症狀。五靈脂活血化瘀、消癥散結,與三七作用類似,加強活血化瘀之力。

木香行氣止痛、消食除滿,蛇咬傷易致氣機鬱滯、脘腹不適,木香可疏理氣機、緩解腹脹。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能協調方中諸藥藥性,亦能補益氣血,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紅硃安神定驚、鎮心開竅,蛇咬傷常令人驚恐不安,紅硃能穩定心神,緩解驚悸。麝香開竅醒腦、活血通經,對於蛇毒可能導致的昏迷、神智不清,麝香能醒腦開竅,亦可加強活血之力。

綜合來看,此方以白礬、雄黃解毒為核心,佐以三七、五靈脂活血化瘀,白芷散寒止痛,木香行氣消脹,川貝潤肺止咳,甘草調和諸藥,紅硃安神定驚,麝香開竅醒腦,多方面協同作用,共奏解毒止痛、活血化瘀、疏通氣機、安神醒腦之功,以達到治療蛇咬傷之目的。藥物配伍精妙,配伍方式符合中醫辨證論治之原則,可謂一方良藥。

從《外科傳薪集》的記載來看,此方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以米糊為丸,再以硃砂為衣。此種製劑方式,既便於服用,也能保護藥效。硃砂為衣,亦有加強安神定驚之意。此方雖載於外科,但其功效亦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念及辨證論治之精髓,不囿於局部,而能從整體層面考慮病因病機,達到治療目的。

傳統服藥法


白礬1兩,雄黃1兩,三七1兩,白芷1兩,川貝1兩,五靈脂1兩,甘草5錢,青木香5錢,朱砂5錢,麝香1錢。
上為細末,飯糊為丸,朱砂為衣。
內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2.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肝腎損害。
  3.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4. 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同名稱方劑


蛇咬解毒丸,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白礬1兩,雄黃1兩,三七1兩,白芷1兩,川貝1兩,五靈脂1兩,甘草5錢,青木香5錢,朱砂5錢,麝香1錢。 主治:蛇咬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