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麻子粥

Winter pockmarked porridge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脾經 25%
肺經 25%
腎經 25%
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15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冬麻子粥之主治功效分析

冬麻子粥,以其主要成分冬麻子為核心,搭配不同輔料,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應用於多種病症的治療。綜合《聖濟總錄》與《太平聖惠方》等古籍記載,可將其主治功效歸納分析如下:

一、 治療五淋、小便澀痛:

《聖濟總錄》明確指出冬麻子粥「治五淋,小便澀痛」,其具體用法為將冬麻子研爛,用水濾取汁液,與粳米同煮成粥,並可加入少量蔥白、椒等調味。此處所謂「五淋」,泛指小便淋漓不暢、澀痛等泌尿系統疾病。

《太平聖惠方》亦載有「治五淋,小便澀少疼痛」之冬麻子粥方,並將其與葵子同用,研磨取汁煮粥,更強調加入蔥白同煮。兩者均可見其針對小便澀痛之功效。

治療原理分析:

冬麻子,性味甘平,具有潤腸通便、利水消腫的功效,其富含油脂,有潤滑作用,能使小便通暢,減輕排尿時的澀痛感。同時,其利水作用,亦有助於消除膀胱濕熱,緩解淋證。蔥白則有散寒、通陽的作用,可配合麻子溫通膀胱氣機,增強利尿作用。

二、 治療中風、五臟壅熱:

《聖濟總錄》與《太平聖惠方》皆載有冬麻子粥可治「中風,五臟風熱,言語謇澀,手足不隨,大腸滯壅」等症狀。其中,《太平聖惠方》更提到此方可治「中風,言語謇澀,手足不遂,神惰胃昧,大腸澀滯」,並強調了薄荷、荊芥等輔料的應用。

治療原理分析:

此處的「中風」,泛指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肢體不利、語言障礙等症狀。冬麻子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能夠清除體內滯積,減輕腸道壓力。薄荷、荊芥則具有疏散風熱、解表的作用,可幫助機體排出風熱之邪,改善中風引起的各種症狀。多種藥物合用,可起到疏風通絡、潤腸通便的作用,達到治療中風的效果。

三、 治療腳氣、腰腳疼痛:

《聖濟總錄》中亦有提及,冬麻子粥可治「腳氣」以及「下焦風冷,腰腳疼痛」。此處的腳氣,可能指下肢水腫、麻木等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腳氣之病,多因下焦濕熱或寒邪導致,冬麻子具有利水滲濕、潤腸通便的作用,可幫助排除體內濕邪。對於下焦風冷引起的腰腳疼痛,則應考慮其溫潤之性,可以起到緩和肌肉疼痛的效果。

四、 產後調理:

《太平聖惠方》中記載冬麻子粥可治「產後腹中積血,及中風汗出,益氣肥健,利小便」,表明其在產後調理方面亦有應用價值。

治療原理分析:

產後婦女,氣血虛弱,容易出現瘀血積滯,冬麻子能潤腸通便,協助排除惡露,配合薏苡仁,則可利水消腫,促進產後康復。此外,其能利小便,亦可幫助產後水腫。

總結:

綜上所述,冬麻子粥的功效主要體現在利水通淋、潤腸通便、疏風解熱、產後調理等方面。其治療範圍廣泛,主要針對泌尿系統、神經系統、產後調理等相關疾病。其治療原理以冬麻子的潤滑通利為基礎,搭配其他藥材以增強療效,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然而,由於各人體質與病情不同,具體應用仍需謹慎。

傳統服藥法


冬麻子1合(以水研取汁3升),薏苡仁1合(搗碎),粳米2合。
益氣健脾,利小便。
上用冬麻子汁,煮2味作粥。空心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過敏反應:若對任何食材過敏,應謹慎使用或避免食用。
  2. 適量食用:食用過量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建議每日適量食用。
  3. 體質考量:對於身體虛寒,脾胃虛弱的人應注意,避免過量攝取寒性食物。
  4. 糖尿病人羣:粥的製作過程中不添加糖,但仍需控制食用量,特別是糖尿病患者。
  5. 鼓勵醫生諮詢:在進行任何食療前,建議諮詢中醫師或營養師的意見,以確保適合自身的健康狀況。

透過以上介紹,希望冬麻子粥能成為您日常飲食中的優質選擇,促進健康。

相關疾病


膀胱炎動脈粥樣硬化腳氣病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麻疹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腎盂腎炎尿道膿傷腹瀉小便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頻尿無尿及少尿夜間頻尿多尿排尿困難嘔吐

相同名稱方劑


冬麻子粥, 出處:《聖惠》卷九十六。 組成:冬麻子2合,葵子1合,米3合。 主治:五淋,小便澀少疼痛。

冬麻子粥,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八。 組成:冬麻子3合(炒令香,搗令細,以水1升同研取汁),粳米(淨淘3合)。 主治:腳氣。

冬麻子粥,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三三引《食醫心鑑》。 組成:冬麻子1升(搗,水研濾取汁2升),米2合。 主治:七淋,小便澀少,莖中疼痛。

冬麻子粥, 出處:《聖惠》卷九十六。 組成:冬麻子半升,白粱米3合,薄荷1握,荊芥1握。 主治:中風,五臟壅熱,言語謇澀,手足不遂,神惰冒昧,大腸澀滯。

冬麻子粥, 出處:《聖惠》卷九十七。 組成:冬麻子1合(以水研取汁3升),薏苡仁1合(搗碎),粳米2合。 主治:益氣健脾,利小便。主治:産後腹中積血,及中風汗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