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葵散

金葵散

JIN KU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16%
小腸經 16%
肝經 16%
肺經 16%
胃經 16%
膀胱經 16%
大腸經
小腸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金葵散方中加入冬葵子,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1. 清熱利濕: 冬葵子性寒,味甘,歸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滑腸通便之效。金葵散作為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熱淋、尿赤、小便不利等症的方劑,冬葵子可清解濕熱,促進小便通暢,緩解症狀。
  2. 潤滑通便: 冬葵子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緩解因濕熱蘊結導致的便祕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利濕之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金葵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與主治

金葵散出自古代醫籍,主治「石淋」,即現代所指的泌尿系統結石(如腎結石、膀胱結石)。其功效主要為利水通淋、化石排石,通過促進尿道通暢,使結石隨小便排出體外。方中強調以「溫酒調服」,借酒性溫通,增強藥力運行;並提及「拾取淋石」後研水服用之民俗用法,可能隱含「同類相求」或「以石攻石」的傳統思維。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主藥分析:葵子(冬葵子)

  • 性味歸經:甘寒滑利,入小腸、膀胱經。
  • 作用機理
    • 利水通淋:古籍載其「滑竅利濕」,能增加尿量、沖刷尿道,緩解結石嵌頓之疼痛。
    • 滑潤降下:微炒後減其寒性,保留滑利之效,助結石移動排出。
  • 選材與炮製
    • 強調「5月5日採收」,可能因仲夏葵子藥氣飽滿,或結合民俗節氣(如端午陽氣旺盛)以增強藥效。
    • 「微炒」避免生用過寒傷胃,同時緩和滑利之性,使藥力專注下焦。

2. 輔助用藥:溫酒

  • 酒性辛溫,能活血行氣,協同葵子增強泌尿系統氣血循環,緩解結石阻塞導致的氣滯血瘀。
  • 酒為「百藥之長」,助藥勢直達下焦,強化排石效果。

3. 民俗用法:淋石研服

  • 古代可能認為結石本身具有「引經」作用,研末後服用以誘導體內結石排出,類似「同氣相求」的類比思維(如《本草綱目》載「諸石入藥,皆取其類」)。

三、綜合理療機制的推論

  1. 物理性排石:葵子增加尿量與尿道滑潤度,結石隨尿液沖刷而下。
  2. 氣血疏通:酒助藥力運行,改善局部瘀滯,減少結石磨損黏膜的疼痛。
  3. 傳統象形思維:採收時辰、以石攻石等應用,反映古人對「自然感應」的藥效聯想。

此方體現古代「簡便驗廉」的治療思想,以單味藥為主,結合炮製與服法細節,針對石淋的急症特性設計。

傳統服藥法


葵子(微炒)
用5月5日葵子薇炒為末,每服1錢,食前以溫酒調下,當下石出。拾取淋石,遇有人患石淋,以水研淋石吃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金葵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五。 組成:葵子(微炒)。 主治:石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