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潤胎飲
RUN TAI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略六書》卷二十九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25)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心經 14%
脾經 14%
大腸經 9%
小腸經 9%
肺經 9%
胃經 9%
膀胱經 9%
肝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潤胎飲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血養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孕婦在懷孕期間,血氣容易不足,容易出現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症狀。當歸能補血養血,改善孕婦氣血不足的情況,有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 滋陰潤燥:當歸性溫而不燥,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孕婦在懷孕期間,體內激素水平會發生變化,容易出現皮膚乾燥、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當歸可以滋陰潤燥,緩解孕婦的燥熱症狀,保持孕婦體內水分的平衡,有利於胎兒的發育。
潤胎飲中加入冬葵子,主要是基於其潤燥滑腸、利水消腫的功效。
冬葵子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潤滑腸道,促進排泄的作用。孕婦懷胎期間,體內代謝增加,容易出現便祕、水腫等問題。冬葵子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促進胎兒發育,有利於順產。
此外,冬葵子還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能幫助孕婦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等併發症。因此,潤胎飲中加入冬葵子,有助於孕婦的健康和胎兒的正常發育。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潤胎飲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産難,脈濡澀者」,意指婦女臨產時胎兒娩出困難,伴隨脈象濡軟而澀滯。濡脈主氣血不足,澀脈示運行不暢,反映產婦陰血虧虛、潤澤不力,導致產道乾澀,胎兒難以順降。故方名「潤胎」,強調滋潤通利之效,針對陰血不足、乾澀停滯之產難。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當歸身(1兩)
- 當歸身擅補血潤燥,為婦科調血要藥。其性溫味甘,專入血分,能滋養陰血、潤澤臟腑與胞宮。產時氣血耗損,當歸補血兼能活血,使血足而流暢,緩解脈澀不行之象。
冬葵子(3錢)
- 冬葵子滑利通竅,性味甘寒,主入大腸與膀胱經,傳統用於利水滑胎。其滑降之性助開通產道,與當歸協作,一潤一滑,共促胎兒下行。此藥既可潤燥,又能導滯,針對產道氣血壅滯、乾澀不暢之病機。
白蜜(1匙)
- 白蜜甘平質潤,能補中益氣、潤燥滑腸。加入湯劑中增強滋養之效,助當歸補血,協冬葵子滑利,進一步改善產道乾澀狀態。
配伍思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潤滑降逆」為核心:
- 補血潤燥:當歸補血為本,解決陰血不足之源;白蜜輔助增液潤燥。
- 滑利通降:冬葵子直接滑利產道,導引氣血下行,破滯通阻。
- 動靜結合:當歸活血不傷正,冬葵子通利不耗陰,共奏「潤而不膩,滑而不瀉」之效,順應產時氣血需求。
此方設計契合「虛滯並治」之法,針對產難虛(血少濡潤不足)實(氣血澀滯)夾雜之病機,透過滋潤與通利並行,助胎兒自然娩出。
傳統服藥法
當歸身1兩,冬葵子3錢。
水煎,去滓,入白蜜1匙,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潤胎飲, 出處:《醫略六書》卷二十九。 組成:當歸身1兩,冬葵子3錢。 主治:産難,脈濡澀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