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鼓通證散

SHI GU TONG ZHE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腎經 15%
脾經 15%
膀胱經 15%
肝經 11%
大腸經 8%
胃經 4%
心經 2%
小腸經 2%
膽經 0%
肺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十鼓通證散中包含大戟,乃因其性峻烈,具有強力逐水消腫之效。方中以大戟配伍其他藥物,如芫花、甘遂等,共同發揮利水通便、消腫止痛之功效。此方主治水腫脹滿,腹痛便祕,痰多喘促等症,但需謹慎使用,因大戟毒性較強,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過量使用,以免造成損傷。

十鼓通證散中包含甘遂,主要是利用其峻下逐水之效。甘遂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根,性寒、味苦,具有強力瀉下作用,可快速排泄體內積水,適用於水腫脹滿、腹水、胸水等症狀。此外,甘遂還具有通便、消腫、止痛等功效,能有效緩解便祕、腫脹疼痛等症狀。但甘遂性峻,不可隨意服用,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出現腹痛、腹瀉、脫水等副作用。

十鼓通證散中包含麻黃,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個重要作用:

  1. 宣肺解表: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能發汗解表,宣通肺氣,對於風寒束表、肺氣不宣所致的感冒症狀,如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咳嗽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通利水道:麻黃亦能利水消腫,通利水道,對於水腫、痰飲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因此,十鼓通證散中加入麻黃,一方面能解除外感風寒,另一方面亦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十鼓通證散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斂肺止咳:烏梅味酸性收斂,入肺經,能斂肺氣,止咳喘,對於肺氣上逆、咳嗽不止者有良好療效。十鼓通證散主治肺熱咳嗽,加入烏梅能有效收斂肺氣,減少痰液分泌,緩解咳嗽症狀。
  2. 生津止渴:烏梅性寒,能生津止渴,潤燥解暑。十鼓通證散中加入烏梅,不僅能緩解肺熱咳嗽,還能補充津液,緩解因肺熱引起的口乾舌燥症狀。

綜上所述,烏梅在十鼓通證散中發揮著斂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肺熱咳嗽。

十鼓通證散中加入葫蘆巴,主要是基於其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葫蘆巴味辛、性溫,入肝、脾經,能舒肝理氣,散結止痛,對於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此外,葫蘆巴還有健脾開胃、消食化積的功效,可以幫助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從而增強患者的整體體質。

十鼓通證散中包含葶藶子,主要原因有二:

1. 宣肺利水,止咳化痰: 葶藶子味辛性寒,入肺經,具有宣肺利水、止咳化痰的功效。方劑中常以葶藶子配合其他藥材,如杏仁、浙貝母等,共同宣泄肺氣,利水消腫,達到治療咳嗽、痰多、喘息等症狀的目的。

2. 排解水濕,通利小便: 葶藶子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能將體內的水濕之氣排出體外,使小便通暢,減輕水腫,促進病患的恢復。

「十鼓通證散」方中含有芫花,主要考量其 祛風止痛利水消腫 的功效。

芫花性溫,味苦辛,入肝、膀胱經,具有 散寒止痛利水消腫 的作用,適用於風寒濕痺、肢體疼痛、水腫等症。

方中以芫花配合其他藥物,如蒼朮、防風等,可增強其 祛風除濕、通經活絡 的功效,有助於 疏通經絡、止痛消腫,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十鼓通證散中含有黑牽牛,主要基於其瀉下通便的功效。黑牽牛性寒,味苦,入脾、大腸經,具有強力瀉下作用,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濕熱積滯、便祕腹痛、腸燥便祕等症狀,黑牽牛可起到通腑瀉熱、潤腸通便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排除宿便,達到治療目的。

十鼓通證散中包含細辛,主要原因有二:

  1. 散寒止痛: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十鼓通證散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肺、氣道阻塞所致的咳嗽、喘息、胸悶等症狀,而細辛的散寒止痛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宣肺通竅: 細辛亦有宣肺通竅之效,可以促進氣道通暢,幫助痰液排出,改善呼吸困難。十鼓通證散中常與其他宣肺化痰藥物配伍,共同發揮宣肺通竅、化痰止咳的功效。

綜上所述,細辛在十鼓通證散中的加入,主要目的是發揮其散寒止痛、宣肺通竅的功效,以達到治療寒邪客肺、氣道阻塞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的目的。

十鼓通證散中包含防己,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濕止痛: 防己性寒,善於祛除風寒濕邪,對於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十鼓通證散主治風寒濕痺,筋骨疼痛,故加入防己以祛除病邪,緩解疼痛。
  2. 利水消腫: 防己兼具利水消腫之效,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消散水腫。十鼓通證散中常配伍其他利水滲濕藥物,共同發揮利水消腫之功效,改善患者水腫等症狀。

十鼓通證散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 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肺、腎經,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止咳的功效。十鼓通證散主治熱毒壅盛、氣血瘀滯,而文蛤的清熱利濕作用能幫助散熱解毒,消腫止痛,緩解患者的熱症和炎症反應。
  2. 軟堅散結: 文蛤具有軟堅散結的功效,能化解體內結塊,促進氣血流通。十鼓通證散中加入文蛤,可以幫助改善患者的瘀滯狀態,緩解疼痛,促進病竈的恢復。

十鼓通證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理氣消脹: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方中加入陳皮,可疏肝理氣,消散腹脹,有助於改善因氣機不暢、脾胃失調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2. 行氣化痰: 陳皮能燥濕化痰,對於因痰阻氣滯所導致的胸悶、咳嗽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可起到行氣化痰,通利氣血,改善胸悶氣短等症狀的效果。

十鼓通證散中加入桑白皮,主要是基於其 清肺利水、宣肺止咳 的功效。

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對於肺熱咳嗽、痰多黃稠、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十鼓通證散主要用於治療痰熱壅肺、氣逆喘咳,而桑白皮能清肺熱、化痰止咳,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主治功效


十鼓通證散:一味消腫散結、逐水逐積的中藥方劑。

十鼓通證散為一味中藥方劑,具有消腫散結、逐水逐積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十鼓證。

十鼓證是指因氣滯、食積、熱邪、風邪、勞累過度、濕邪、寄生蟲、血瘀、疳積等因素引起的腹脹,並四肢腫脹的病症。

十鼓通證散的組成包括:

  •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陳皮:性溫,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大戟:性苦辛,具有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通經絡及散結等功效。
  • 甘遂:性寒烈,具有峻下逐水之功效,可攻逐水停,通利二便。
  • 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
  •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 芫花: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驅蟲殺蟲、清熱利尿、止咳化痰等功效。
  • 葶藶子: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等功效。
  • 防己:性苦、辛,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

十鼓通證散的用法用量為:口服,一次3-6克,一日3次。

十鼓通證散的禁忌症狀為: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患者禁用。

十鼓通證散的注意事項為:

  • 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
  • 服藥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 服藥期間若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十鼓通證散為一味中藥方劑,具有消腫散結、逐水逐積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十鼓證。十鼓通證散的組成為:麻黃、陳皮、大戟、甘遂、桑白皮、烏梅、細辛、芫花、葶藶子、防己。十鼓通證散的用法用量為:口服,一次3-6克,一日3次。十鼓通證散的禁忌症狀為: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患者禁用。十鼓通證散的注意事項為: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服藥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服藥期間若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傳統服藥法


大戟、甘遂、麻黃、烏梅、葫蘆巴、葶藶、芫花、黑牽牛、細辛、漢防己、檳榔海蛤、陳皮、桑皮。
上為細末。
每服1錢,或2-3錢,五更用生薑湯調服。
忌鹽、醋、醬一百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因此,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十鼓通證散,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六。 組成:大戟、甘遂、麻黃、烏梅、葫蘆巴、葶藶、芫花、黑牽牛、細辛、漢防己、檳榔、海蛤、陳皮、桑皮。 主治:十鼓證。氣鼓、食鼓、熱鼓、風鼓、勞鼓、濕鼓、蟲鼓、血鼓、疳鼓,胸腹腫脹,並四肢腫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