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濕飲

HUA SH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腎經 17%
脾經 17%
心經 11%
膀胱經 7%
胃經 7%
小腸經 5%
肝經 5%
大腸經 3%
肺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胃經
小腸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在中藥方劑「化濕飲」中,銀杏的應用是因為其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銀杏性平味甘苦,能夠改善血液循環、擴張血管,適用於治療腦供血不足、冠心病等症狀。與其他藥材共同使用時,銀杏能夠增強方劑的活血化瘀作用,對改善心腦血管系統的健康非常有益。

化濕飲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燥濕: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化濕飲針對濕濁停滯所致的脾胃失健,白朮可健脾燥濕,促進脾胃運化水濕,消除濕濁,改善脾胃功能。
  2. 固表止汗:白朮同時具有固表止汗的作用,可防止濕邪外侵,進一步加強化濕功效。濕邪內侵易導致脾氣虛弱,出現汗出不止,白朮可補脾固表,減少汗液流失,有利於機體恢復。

化濕飲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化濕飲針對濕熱證,以黃柏清熱燥濕,去除體內濕熱,緩解濕熱所致的諸多不適。
  2. 利水消腫: 黃柏亦能利水消腫,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減輕濕邪對人體的影響。此功效與化濕飲中其他利水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化濕利水、消腫止痛的效果。

化濕飲中加入山藥,主要是針對其健脾益氣、固腎止瀉的功效,與方劑整體化濕利水、健脾和胃的功效相輔相成。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能補脾益氣,生津止渴,固腎止瀉。化濕飲主要用於濕濁內阻,脾胃不和,症見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大便溏泄等。而山藥能健脾益氣,有助於脾胃運化水濕,改善消化功能,同時也能固腎止瀉,防止濕邪下注,從而達到化濕利水、健脾和胃的效果。

化濕飲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利水之效。化濕飲旨在化解濕邪,茯苓有助於健運脾胃,促進水濕代謝,利水消腫,從而達到化濕除濕的目的。
  2. 利水滲濕: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可將體內積聚的濕邪排出體外,有助於改善濕邪困脾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肢體困重等症狀。

茯苓在化濕飲中起到健脾利濕、利水滲濕的關鍵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共同達到化濕除濕的功效。

化濕飲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之功效。

澤瀉性寒,味甘,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泄熱除煩、通淋止痛的功效。

化濕飲旨在化解濕邪,而濕邪常阻礙脾胃運化,導致水濕內停。澤瀉利水滲濕,能將體內積聚的水濕排出,暢通水液運行,輔助脾胃運化,達到化濕止瀉的效果。此外,澤瀉還能清熱除煩,配合其他藥物更能有效化解濕熱之邪,達到清熱利濕的功效。

化濕飲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利水通淋:木通味甘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的功效。化濕飲主要用於治療濕濁內停,導致的脘腹脹滿、嘔吐泄瀉等症狀。而濕濁阻滯,往往會導致小便不利,甚至出現淋痛等症狀。木通的利水通淋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濕濁,通利水道,改善小便不利,進而達到化濕止瀉的效果。

二、清熱解毒:木通亦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濕濁內停,易導致熱毒蘊結,加重病情。木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幫助清熱解毒,降低體內濕熱之邪,進一步促進化濕止瀉。

因此,化濕飲中加入木通,可以發揮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進一步提高其化濕止瀉的效果。

化濕飲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涼血: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化濕飲常用於治療溼熱內蘊、脾胃不和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苔膩等症。赤芍可清解溼熱,並能涼血止痛,緩解溼熱引起的腹痛、口苦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赤芍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因溼熱瘀阻所致的胃腸功能障礙,促進消化吸收,緩解溼熱引起的腹脹、便祕等症狀。

化濕飲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兼解表散寒: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散寒的功效。化濕飲主要用於濕熱內蘊、脾胃不和,但患者體表常伴有風寒之邪。荊芥可助於驅散體表風寒,使濕熱之邪得以順利排出。
  2. 芳香透達,助濕氣外散:荊芥氣味芳香,可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濕邪外散。化濕飲旨在化解濕邪,荊芥的芳香特性可增強藥物穿透力,將濕氣引導至體表,利於汗出祛濕。

化濕飲中加入天花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清熱利濕: 天花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濕之效,可有效去除體內濕熱之邪,與方劑中其他清熱利濕藥物如茯苓、澤瀉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利濕的效果,以治濕熱蘊結之證。

二、止渴生津: 天花粉還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緩解由溼熱所引起的口渴、煩躁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滋陰生津藥物如麥冬、玉竹等配合使用,共同發揮生津止渴作用,以緩解患者的渴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化濕飲」組成介紹:

銀杏具有固崩止帶和止咳平喘的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茯苓具有益氣健脾、養心安神、利水滲濕、止瀉等功效。

黃柏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木通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總結:中藥方劑「化濕飲」,主要成分是:銀杏,白朮,黃柏,山藥,茯苓,澤瀉,木通,赤芍,荊芥,天花粉,主治功效是:任脈濕熱造成的丹毒,從腹部向上發作,患處皮膚黃色腫脹。

傳統服藥法


白果10個,白朮1錢,黃柏2錢,山藥2錢,茯苓3錢,澤瀉1錢,木通1錢,赤芍2錢,荊芥1錢,天花粉1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化濕飲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服用化濕飲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丹毒

相同名稱方劑


化濕飲,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一。 組成:白果10個,白朮1錢,黃柏2錢,山藥2錢,茯苓3錢,澤瀉1錢,木通1錢,赤芍2錢,荊芥1錢,天花粉1錢。 主治:任經濕熱,致患丹毒,先從臍上起,黃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