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水丹
HUA SHUI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潔古家珍》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61)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化水丹」方劑中加入烏頭,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烏頭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痹痛、寒凝血瘀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溫陽散寒,助陽化水:烏頭性溫,可溫陽散寒,促進陽氣生化,利水消腫。對於陽氣不足、寒濕凝滯所致的浮腫、水腫等症狀,可起到溫陽利水的作用。
因此,化水丹中加入烏頭,旨在通過其溫陽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達到化水消腫、改善痺痛的目的。
化水丹方劑中包含牡蠣,主要因其具以下兩項功效:
一、滋陰潛陽:牡蠣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可滋陰降火,潛陽止汗,適用於陰虛火旺、盜汗、遺精等症。
二、軟堅散結:牡蠣具有軟堅散結之效,可化解體內痰濁瘀積,改善頸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同時亦可調節免疫功能。
因此,化水丹方劑中加入牡蠣,可發揮滋陰潛陽和軟堅散結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化水丹方劑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利濕: 文蛤味甘鹹,性寒,歸入肝、脾經。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散結的功效,能有效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各種症狀,如口苦、尿赤、小便不利等。化水丹常用於治療水腫、腹脹等症,文蛤的清熱利溼作用能有效改善病症。
- 軟堅散結: 文蛤還有軟堅散結的功效,對於因濕熱蘊結所致的腫塊、結節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化水丹中的文蛤,可以幫助消散體內積聚的溼熱,促進痰液排出,達到化痰散結的目的。
化水丹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調和藥性,緩解毒性: 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化水丹中可能包含一些性烈或有毒的藥材,甘草能起到中和、減輕副作用的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二、益氣健脾,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益氣健脾的功效,能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利於藥物吸收和發揮療效。對於一些耗氣傷脾的疾病,甘草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主治功效
化水丹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 烏頭(炮):溫陽散寒,活血止痛。
- 牡蠣(生):軟堅散結,平肝安神。
- 文蛤(炮):利水消腫,潤腸通便。
- 甘草(炙):調和諸藥,清熱解毒。
主治病症:
化水丹主要用於治療手足少陰經脈(心、腎)的病變,其典型症狀為「渴飲不止」,甚或出現「心痛」。具體而言,主要針對以下病症:
渴飲不止:
- 此為本方最主要之主治。患者表現為口渴嚴重,飲水不止,即便大量飲水亦無法緩解,猶如「長鯨之吸川」。
- 《醫門法律》指出此方主要針對「手足少陰渴飲水不止」的症狀,《本事》亦認為其可治「飲冷水多」的狀況。
- 《醫學綱目》亦言:「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則渴飲不思」,說明此方旨在通過調節水液代謝來緩解口渴。
- 《赤水玄珠》認為此方可用於治療上消(即膈消),其特徵為「大渴不止」。
心痛:
- 化水丹亦可用於治療心痛,且若因本方適用病機導致的心痛,可見「醋湯下,立愈」的效果。
- 心痛之因或為少陰寒盛,或為痰水內停,皆可用本方調治。
治療原理:
化水丹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 溫陽化氣,散寒利水:
- 烏頭性熱,能溫陽散寒,助氣化水。此舉針對少陰寒盛,導致水液運化障礙之病機。
- 《醫門法律》指出,潔古運用川烏旨在「助火」,意即通過溫陽來促進水液代謝,此舉與一般認為火熱導致消渴的思路有所不同,實為針對寒邪而設。
- 蛤粉則可「利水消腫」,助水液排出體外。
- 鹹寒制熱,軟堅散結:
- 牡蠣、文蛤皆為鹹寒之品,能清熱瀉火,並具有軟堅散結之功。
- 《重慶堂隨筆》指出,此方取「水中鹹寒之物」,以「從其所欲以治之」,即以鹹寒之性糾正過度飲水所引發的虛熱,並化解停滯的痰飲。
- 調和諸藥,兼顧脾胃:
- 甘草味甘,具有調和諸藥之功效,可協同其他藥物發揮療效,同時可兼顧脾胃功能,防止過於辛熱之藥傷脾。
- 調整水液代謝,恢復平衡:
- 綜合全方,溫陽藥與鹹寒藥並用,既可溫化體內寒水,又可清解因飲水過多導致的虛熱,調整水液代謝,從而達到止渴的目的。
- 針對「停水」病機:
- 《醫門法律》引海藏之語,指出此藥能「化停水」。這表明化水丹主要針對因體內水液運化失常所導致的「停水」病症。
- 《証治準繩》也提到:「飲多停積,有化水丹」,強調本方適用於飲水過多導致的水液停積。
總結:
化水丹並非單純的止渴劑,其核心在於溫陽化氣,利水消腫,同時兼顧清熱解毒,調和脾胃。此方巧妙運用溫熱與鹹寒之藥,旨在針對水液代謝失常,痰水內停的病機,從根本上解決「渴飲不止」與「心痛」等症狀,而非僅僅對症治療。此方之精妙在於辨證論治,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和「辨證施治」的原則。
傳統服藥法
川烏頭(大者)4個(炮,去皮臍),炙甘草2兩,牡蠣2兩(生用),蛤粉6兩(用厚者,炮)。
消化水飲。
上為細末,醋浸蒸餅,少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15丸,新水送下;心痛者,醋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化水丹有毒,不可過量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化水丹, 出處:《潔古家珍》。 組成:川烏頭(大者)4個(炮,去皮臍),炙甘草2兩,牡蠣2兩(生用),蛤粉6兩(用厚者,炮)。 主治:消化水飲。主治:手足少陰渴飲不止或心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