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點膏

SHI DIAN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肝經 18%
心經 16%
胃經 14%
膽經 11%
大腸經 11%
肺經 5%
膀胱經 3%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肺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石點膏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功效。石點膏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腫痛,而黃連能有效清熱解毒,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瘡瘍腫痛。
  2. 涼血止血:黃連亦有涼血止血之效。石點膏中常配伍其他涼血止血藥物,如生地、赤芍等,共同達到涼血止血、促進瘡瘍癒合的目的。

總而言之,黃連在石點膏方劑中,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涼血止血,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發揮其治療濕熱瘡瘍腫痛的功效。

石點膏方劑中加入防風,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祛風止痛:防風味辛、性微溫,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之效。石點膏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如風濕痺痛、腰腿疼痛、肩頸痠痛等。防風可有效祛除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2. 疏通經絡:防風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緩解疼痛,並能減輕腫脹,加速病竈的恢復。

石點膏中加入防風,可有效地發揮祛風止痛、疏通經絡的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石點膏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石點膏所治療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2. 補血養血,改善體質: 當歸性溫,味甘,具有補血養血之功效,能改善氣血虛弱、體質虛弱等問題,對於跌打損傷後的體虛乏力,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在石點膏中加入當歸,可以有效改善其治療效果,提升整體療效。

石點膏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石點膏中可能包含一些性質偏寒或燥的藥材,加入甘草能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激,使藥效更平和,減少對人體的刺激。
  2. 增強療效:甘草與其他藥材配伍,能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例如,甘草與黃芩、黃連等清熱解毒藥合用,能增強其清熱解毒作用;與麻黃、桂枝等發汗藥合用,能增強其發汗解表作用。

石點膏方劑中加入蕤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明目: 蕤仁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明目之功效,可針對因肝火上炎、熱毒蘊結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石膏、黃芩等,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明目之效。
  2. 滋陰潤燥: 蕤仁同時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緩解因肝火上炎引起的目乾澀、眼瞍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滋陰藥物,如生地黃、麥冬等,協同作用,達到滋陰潤燥,改善視力之效。

綜上所述,蕤仁的加入,既可清熱明目,又可滋陰潤燥,與方劑整體功效相契合,是石點膏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主治功效


石點膏:中藥方劑之瑰寶

石點膏是一味中藥方劑,由黃連、防風、當歸、甘草、蕤仁等藥材組成,具有治療各種翳障的功效。

藥材介紹:

  1.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脾、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等症狀。

  2.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3.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4.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5. **蕤仁:**性味辛、苦、溫,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止痛、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益精明目的的作用。可治療風濕痺痛、四肢拘攣、關節疼痛、腰腿疼痛等症狀。

主治功效:

石點膏具有治療各種翳障的功效,翳障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包括翼狀胬肉、倒睫、瞼裂斑、瞼緣炎等。石點膏中的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等功效,可有效治療翳障,改善視力。

總結:

中藥方劑石點膏,是以黃連、防風、當歸、甘草、蕤仁等中藥材組成的眼科方劑,具有治療各種翳障的功效。石點膏中的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等功效,可有效治療翳障,改善視力。

傳統服藥法


黃連3錢(銼,清水1碗,煎至半碗),防風8分,當歸身6分,甘草6分,蕤仁泥3分。
同熬至滴水不散,絞去滓,入煉蜜少許,再熬片時。
須靜心點之,日5-7次,臨臥點尤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石點膏, 出處:《中國醫學大辭典》引《眼科龍木論》。 組成:黃連3錢(銼,清水1碗,煎至半碗),防風8分,當歸身6分,甘草6分,蕤仁泥3分。 主治:一切翳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