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子奇方

SHI ZI QI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8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1%
肺經 18%
脾經 18%
心經 16%
肝經 12%
胃經 6%
膀胱經 4%
大腸經 1%
腎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十子奇方是一種經典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金櫻子,這是因為金櫻子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金櫻子,尤其是其果實,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黃酮類、酚酸和多糖,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調節的作用。金櫻子能促進消化,增進食慾,對於脾胃虛弱所引起的食少腹脹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效果。此外,金櫻子還能夠清熱解毒,對於熱毒所致的皮膚病變或炎症都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在十子奇方整體方劑中,金櫻子的加入強化了方劑的和諧作用,使其在調理脾胃、清熱解毒方面更為有效,從而提升了方劑的療效。綜合以上原因,金櫻子作為十子奇方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方劑提供多元的藥效,有助於臨牀的順利應用。

十子奇方中包含五味子,主要原因有二:

  1. 固腎澀精:五味子味酸,入肺、腎經,具有收斂固澀之效,可固腎氣,止遺精、滑精等腎虛精關不固之症。十子奇方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遺尿,而五味子的固腎澀精作用可有效改善此症。
  2. 益氣生津:五味子性溫,能益氣生津,補益肺氣,有助於改善小兒體虛、氣虛津傷之症。十子奇方中除了五味子,還包含其他補氣益腎的藥材,如山茱萸、覆盆子等,五味子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全面提升藥效。

十子奇方中加入石蓮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補腎固精:石蓮子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固精、益腦寧神之效。方中以石蓮子與其他藥材相配合,可加強補腎固精之力,改善因腎虛引起的遺精、滑精等問題。
  2. 益智健腦:石蓮子富含磷脂、腦磷脂等營養成分,可滋養腦神經,有助於改善記憶力、提高智力。方中加入石蓮子,可提高整體方劑的益智健腦功效,有助於治療因腎虛引起的健忘、頭昏等症狀。

十子奇方中加入茯苓,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作用: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利水之效。十子奇方多用於治療小兒脾虛濕盛、食積不化等症,而茯苓能健脾助消化,利濕化痰,有助於改善小兒脾胃功能,促進食慾,消除積滯。

2. 寧心安神: 茯苓亦有寧心安神之效,可改善小兒因脾虛濕盛引起的不安、易驚、睡眠不佳等症狀。同時,茯苓能與其他藥材如芡實、山藥等共同作用,增強補脾固腎、寧心安神之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十子奇方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1. 滋陰潤肺,養心安神: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經,善於滋陰潤肺,清心除煩,對於心悸失眠、口乾咽燥、肺熱咳嗽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2. 合方配伍,相輔相成:十子奇方以補腎益精為君藥,麥門冬則能滋陰潤燥,輔佐君藥滋陰補腎,使藥效更為顯著,並能緩解補腎藥物可能帶來的燥熱之弊,使藥性平和。

綜上所述,麥門冬的加入不僅能發揮其自身滋陰潤肺的功效,更能與方中其他藥物相互協調,增強藥效,使十子奇方更加全面有效。

十子奇方中包含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 菟絲子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固精止遺的功效。十子奇方主要針對男性不育、精子活力不足等問題,菟絲子能有效改善腎虛所致的精液稀薄、精子數量少等症狀,提高精子活力,提升受孕率。
  2. 滋陰潤燥: 菟絲子還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改善腎陰不足引起的腰膝痠軟、頭暈耳鳴等症狀。十子奇方中其他藥材,如枸杞子、桑葚等,也具有滋陰補腎的作用,與菟絲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補腎壯陽、滋陰潤燥的功效。

十子奇方中加入女貞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滋陰補腎: 女貞子味甘性涼,入肝腎經,具有滋陰養血、補肝腎、烏髮明目等功效,可有效改善因腎陰不足導致的腰膝痠軟、頭暈耳鳴、鬚髮早白等症狀。十子奇方主要針對腎虛所致的早衰問題,女貞子可起到滋補腎陰,延緩衰老的作用。
  2. 配伍增效: 十子奇方中其他藥物,如枸杞子、菟絲子等,也具有滋補腎陰的功效。女貞子與這些藥物配伍,可起到相輔相成,增強藥效的作用,更有效地改善腎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十子奇方中加入枸杞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十子奇方主治腎虛不育、精少不孕等症,枸杞子可補腎填精,增強生殖功能,為方中重要藥材。
  2. 補血安神:枸杞子亦有補血安神之效。腎虛常伴有肝血不足,導致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枸杞子可補血養肝,安神定志,改善因腎虛引起的相關症狀,使治療更全面有效。

十子奇方中包含茴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腎散寒: 茴香性溫,味辛,入腎經,具有溫腎散寒之效。對於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等症狀,能起到溫補腎陽、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
  2. 行氣止痛: 茴香亦能行氣止痛,對於因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能起到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效果。

綜上,十子奇方中加入茴香,可起到溫腎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腎陽虛、寒凝氣滯等證候的治療具有一定作用。

十子奇方中加入菊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能有效緩解因肝熱上炎而引起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配合方中其他清熱涼血藥物,共同達到清熱明目的效果。
  2. 疏風散熱:菊花亦有疏風散熱之效,能疏散風熱,清熱解表,對於因風熱上攻引起的頭痛、鼻塞、咽喉腫痛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毒功效。

十子奇方中加入附子,乃因其性溫熱,具有回陽救逆、溫通經脈之功效。

附子為烏頭的根部,其辛熱之性可溫補心陽,助陽氣上行,對於陽氣虛衰、心陽不足所致的四肢厥冷、面色蒼白、呼吸微弱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此外,附子還有溫通經脈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麻木等症狀。在十子奇方中,附子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溫陽補氣、通經活絡的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

十子奇方中包含人參,主要原因如下:

  1. 補氣益血:人參為補氣藥,能補益元氣、改善氣血不足,而十子奇方主要針對腎虛不固、遺精滑泄等症,人參能補腎氣、固精氣,增強腎臟功能,改善遺精等症狀。
  2. 扶正固本:十子奇方中的其他藥物如山藥、芡實等,皆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人參則能扶正固本,提高機體的抵抗力,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十子奇方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惠直堂經驗方》所載之「十子奇方」,乃針對男子不育及精泄之症而設。其組成複雜,包含多味藥材,歷經炮製,可見其嚴謹與效用之深。此方不僅僅是簡單的藥物堆砌,更是根據病理機制,精巧配伍而成的複方。

主治功效:

此方主要針對以下病症:

  1. 男子九種不育: 此處的「九種不育」並非特指九種具體病症,而是泛指多種原因導致的男性不育,可能包含精液品質不佳、生殖機能低下等問題。
  2. 四般精泄: 指的是多種精液洩漏的狀況,包括早洩、遺精、滑精等。
  3. 健脾壯筋: 該方具有健脾作用,能提升消化吸收功能,強壯筋骨,為生殖機能的恢復提供基礎。
  4. 清痰理氣: 通過理順氣機,祛除痰濕,改善體內環境,有助於精血的生成與運行。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之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剖析:

  • 補腎益精,固本培元: 方中金櫻子、菟絲子、女貞子、枸杞子、附子等,皆為補腎益精之藥,能填補腎精虧損,強化生殖機能。附子溫陽,可助腎陽,改善陽痿、精冷等症狀。
  • 滋陰養血,調和陰陽: 五味子、麥門冬、女貞子、枸杞子等,具有滋陰養血之效,可調和陰陽平衡,改善因陰虛火旺或陰陽失調導致的不育及精泄問題。
  • 健脾益氣,化痰理氣: 石蓮子、茯苓、淮山藥等,可健脾益氣,提升脾胃運化功能,為精血生成提供充足養分。小茴香可理氣,白菊花可清熱,有助於氣機的暢通。
  • 安神定志,助精關固攝: 五味子、石蓮子等,具有安神定志之效,可改善因精神壓力、焦慮等導致的精泄問題,有助於固攝精關。
  • 多藥協同,補中有通: 全方藥物配伍,寒熱並用,補瀉兼施,既能補益精血,又能疏通氣機,促進精液的生成與正常排出。

膏、丸、散劑型的藥效考量:

方中將金櫻子、菟絲子、桑椹三味製成膏劑,其他藥材則研末為散,最後再加入淮山藥糊製成丸劑。膏劑可使藥效緩釋,利於吸收;散劑能快速發揮藥效,丸劑則方便服用。此種劑型設計,可謂匠心獨運,既考慮到藥效的持續性,又兼顧了服用的便捷性。

療效驗證:

《惠直堂經驗方》提及,「服之十日,覺腹中微熱,小便微黃,此為精血半周」,說明此方藥效顯著,能快速改善體內精血循環。長期服用,「神氣加旺,飲食倍進,陽物堅舉,精暖能貫」,說明此方不僅能治療不育精泄,還可提升整體身體素質。原文更指出,「值婦人行經三日投之,中年驗者不可勝指,七十外老人亦驗」,可見其療效不分年齡,應用廣泛。

總結:

十子奇方,乃一補益精血、調和陰陽、健脾理氣之複方,其主治男子不育及精泄,療效顯著。此方之精妙之處,在於其嚴謹的藥材配伍,精湛的炮製工藝,以及針對病理機制的精準把握。此方不僅可治療病症,更能強身健體,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傳統服藥法


鳳仙花子3兩(井水浸一宿,新瓦焙乾),金櫻子(竹刀切開,去毛子,水淘淨,春碎熬膏)3兩,五味子3兩(酒浸,蒸,曬乾),石蓮子(研碎,用茯苓、麥冬各1兩,煎汁拌蒸,曬乾,淨)3兩,菟絲子3兩(酒浸三宿,煮一晝夜,吐絲為度),女貞子3兩(酒浸,九蒸九曬),枸杞子4兩(一半乳拌蒸,一半酒浸微炒),小茴香1兩(微炒為末,白菊花2兩,煎汁拌,曬乾),桑子4兩(極黑肥大者取汁,以瓷盆盛之,每日曬,成膏),大附子1個(重1兩,蜜煮一日,換水煮半日,人參2兩煎汁拌附子,曬乾,附子須切片)。
金櫻子、菟絲、桑堪3味為膏,人諸藥末,用淮山藥4兩,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空心服1錢5分,臨臥服2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十子奇方, 出處:《惠直堂方》卷一。 組成:鳳仙花子3兩(井水浸1宿,新瓦焙乾),金櫻子(竹刀切開,去毛子,水淘淨,春碎熬膏)3兩,五味子3兩(酒浸,蒸,曬乾),石蓮子(研碎,用茯苓、麥冬各1兩,煎汁拌蒸,曬乾,淨)3兩,菟絲子3兩(酒浸3宿,煮1晝夜,吐絲爲度),女貞子3兩(酒浸,9蒸九9曬),枸杞子4兩(一半乳拌蒸,一半酒浸微炒),小茴香1兩(微炒爲末,白菊花2兩,煎汁拌,曬乾),桑子4兩(極黑肥大者取汁,以瓷盆盛之,每日曬,成膏),大附子1個(重1兩,蜜煮一日,換水煮半日,人參2兩煎汁拌附子,曬乾,附子須切片)。 主治:健脾壯筋,清痰理氣。主治:男子9種不育,四般精泄。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