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煎丸
A JIAO JI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幼幼新書》卷一引《靈苑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在中藥方劑「阿膠煎丸」中加入艾葉,主要是利用艾葉溫經散寒、止血安胎的功效。艾葉能夠溫經散寒、止血安胎,對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各種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寒凝血瘀導致的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
阿膠煎丸中含有阿膠,原因如下:
- 補血滋陰: 阿膠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功效。其富含膠原蛋白、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可改善貧血、滋養陰血,提高身體免疫力。
- 固本培元: 阿膠煎丸常配伍其他藥材,如當歸、熟地、川芎等,共同發揮滋陰補血、益氣養血的功效,有助於固本培元,增強體質。
阿膠在中藥方劑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補血滋陰的特性使其廣泛應用於各種血虛、陰虛、血枯等症狀的治療。
阿膠煎丸中加入糯米,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增強補益作用: 糯米性溫,味甘,入脾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胃的功效。與阿膠配伍,可增強其補血滋陰、養血止血之效,更適合脾虛體弱者服用。
二、改善口感,方便服用: 阿膠質地粘稠,口感偏甜膩,加入糯米可以增加粘性,使丸劑更易成型,同時可減輕甜膩感,更方便患者服用。
阿膠煎丸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補虛:阿膠滋陰潤燥,附子則溫陽補火,二者相輔相成,可溫補脾腎,改善陽虛體質,尤其適用於氣血不足、畏寒肢冷、面色蒼白等症狀。
- 相畏相制:附子性熱,可制阿膠的寒性,避免阿膠過於滋膩,導致脾胃不適。同時,附子可引導阿膠的藥力深入經絡,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之,附子的加入,既能增強阿膠的溫補功效,又能防止其寒性過重,使藥效更加協調和穩定。
阿膠煎丸方劑中添加枳殼,主要是為了緩解阿膠滋膩之性,避免其滯膩脾胃。
阿膠性滋膩,容易黏滯脾胃,導致消化不良。而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行氣消積、破氣散結之功,能化解阿膠的滋膩,促進脾胃運化,防止其積滯。
此外,枳殼亦可助阿膠補血,因其疏肝理氣,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阿膠補血功效的發揮。
主治功效
阿膠煎丸之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方劑組成:
阿膠煎丸由艾葉、阿膠、糯米、附子、枳殼等藥味組成。
- 艾葉: 性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調經之功,能溫暖胞宮,驅散寒邪。
- 阿膠: 性平味甘,擅長滋陰養血、補肺潤燥,能填補精血,充養胞宮。
- 糯米: 性溫味甘,具健脾和胃、益氣生津之效,可補益後天之本,助氣血生化。
- 附子: 性大熱,功能回陽救逆、散寒止痛,能溫振陽氣,驅散體內沉寒。
- 枳殼: 性微寒,能疏肝理氣、消食化積,可疏通氣機,防止滋膩之品阻礙氣機運行。
主治功效:
根據《幼幼新書》引《靈苑》所載,阿膠煎丸主治「婦人血氣久虛,孕胎不成」。此方劑之主要功效在於補益虛損,滋養血海,以改善婦女因氣血虧虛而導致的不孕症。簡而言之,阿膠煎丸旨在調和氣血,補益虛損,為孕育生命創造良好條件。
治療原理:
綜合分析方劑組成與主治,可知阿膠煎丸之治療原理在於:
- 補益氣血,充養胞宮: 方中阿膠為滋陰養血之要藥,能填精補血,充養胞宮,為孕育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糯米健脾益氣,有助於氣血生化,從根本上改善氣血虧虛的狀況。
- 溫經散寒,調和衝任: 艾葉與附子相配伍,能溫經散寒,散胞宮之寒邪,使氣血運行通暢,衝任調和,利於受孕。
- 理氣和中,防止壅滯: 枳殼能疏肝理氣,防止補益之品滋膩礙胃,影響脾胃運化,亦可疏通氣機,促進氣血運行。
綜合分析:
阿膠煎丸整體而言,並非單純的補益之劑,而是通過溫陽散寒、補益氣血、理氣和中等多重作用,全面調理婦女的身體機能,以達到改善氣血虧虛,溫養胞宮,創造有利於受孕之條件的目的。此方在補益的同時兼顧了疏導,使其補而不滯,溫而不燥,故能「大補益虛損不足」,「常服滋助血海」。
傳統服藥法
伏道艾(取葉去梗,搗熟,篩去粗皮,只取艾茸,稱取2兩,米醋煮1伏時,候乾研成膏),阿膠3兩(炙),糯米(炒)1兩,大附子(炮,去皮臍)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
大補益虛損不足,滋助血海。
上為末,入煎膏內杵勻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午食前再服。
忌藻菜、羊血、腥臊等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阿膠煎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一引《靈苑方》。 組成:伏道艾(取葉去梗,搗熟,篩去粗皮,隻取艾茸,稱取2兩,米醋煮1伏時,候乾研成膏),阿膠3兩(炙),糯米(炒)1兩,大附子(炮,去皮臍)1兩,枳殼(去瓤,麸炒)1兩。 主治:大補益虛損不足,滋助血海。主治:婦人血氣久虛,孕胎不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