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補火湯

AN TAI BU HU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夀世新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腎經 19%
脾經 19%
肺經 11%
胃經 8%
心經 8%
膽經 5%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肝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安胎補火湯中加入砂仁,主要考慮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一、溫中健脾,止嘔安胎: 孕婦常因脾胃虛弱,導致胎氣不穩,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健脾和胃,調理脾胃功能,緩解嘔吐,有助於安胎。

二、行氣止痛,疏肝理氣: 孕婦常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腹痛,胎動不安。砂仁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疏通氣血,緩解腹痛,穩定胎兒,起到安胎作用。

安胎補火湯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其兩大功效:

  1. 滋陰補腎: 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能滋補肝腎精血,對於胎兒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安胎補火湯通常用於孕婦胎動不安、腰痠腿軟等症狀,枸杞子能補益腎氣,穩固胎元,有助於安胎。
  2. 補血益氣: 枸杞子亦有補血益氣之效,能改善孕婦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頭暈眼花等症狀。這些症狀同樣會影響胎兒的發育,而枸杞子能溫和補氣血,有助於孕婦的身體恢復,進而有利於胎兒的生長。

安胎補火湯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固腎安胎:菟絲子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固胎止漏之效。孕婦若腎氣不足,容易出現胎動不安、小腹墜脹等症狀,菟絲子可補腎固本,使胎兒穩固,預防流產。

二、溫陽補火:安胎補火湯主要針對孕婦腎陽不足、脾虛濕困等導致的胎動不安、腰痠乏力等症狀。菟絲子能溫補腎陽,與其他藥材配合,起到溫陽補火,改善孕婦體質,穩定胎兒的作用。

安胎補火湯中加入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平肝潛陽,安胎止嘔: 牡蠣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平肝潛陽、鎮心安神之效。孕婦懷孕期間,肝火旺盛,易出現胎動不安、心煩易怒、嘔吐等症狀。牡蠣能平息肝火,降伏躁動,穩定胎兒狀態,緩解孕吐,起到安胎的作用。
  2. 滋陰養血,補腎益精: 牡蠣富含鋅、鈣等微量元素,可滋陰養血,補腎益精。懷孕期間,孕婦體質虛弱,容易出現氣血不足,胎兒發育遲緩等情況。牡蠣能補充營養,提高母體氣血,促進胎兒健康生長發育,起到補益強壯的作用。

安胎補火湯中加入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腎安胎: 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效。孕婦胎動不安,常因腎氣不足、胎兒不穩所致。續斷能補益腎氣,加強胎兒與母體的聯繫,達到安胎的目的。
  2. 補益氣血: 續斷還具有補血活血、止痛的功效。孕期氣血虧虛,容易導致胎兒宮內發育不良,甚至流產。續斷能補益氣血,促進胎兒健康發育,確保孕期順利。

總之,續斷在安胎補火湯中起到固腎安胎、補益氣血的作用,有助於穩定胎兒,促進孕期順利進行。

安胎補火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養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調經的功效。孕婦懷孕期間,氣血耗損較多,容易出現氣血不足、胎氣不穩等情況,當歸可補益氣血,使母體氣血充盈,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2. 調和氣血: 當歸可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子宮血液供應,增加胎兒的營養供應,進而穩定胎兒狀態,防止流產。

「安胎補火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調經止痛:川芎性溫,味辛,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懷孕期間,胎兒生長發育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而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子宮血液供應,預防胎兒宮內缺氧,並減輕孕婦腰痠背痛等不適。
  2. 疏散風寒,溫中止痛:川芎還能疏散風寒,溫中止痛。有些孕婦因體質虛寒,容易受寒邪侵襲,導致腹痛、胎動不安等症狀。川芎可溫陽散寒,改善孕婦體質,達到安胎的目的。

總之,川芎在「安胎補火湯」中發揮著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以及溫中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孕婦體質,促進胎兒健康發育。

安胎補火湯中包含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緩解腹痛,安胎止孕: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具有斂陰止痛、養血柔肝之效。孕婦腹痛,多因肝氣鬱結、氣血不和所致,白芍能緩解肝氣鬱結,平復氣血,從而達到安胎止孕的效果。
  2. 滋陰補血,養胎安神:白芍入肝經,能滋養肝血,補益氣血,改善孕婦氣血不足,有助於胎兒生長發育。同時,白芍能安神定志,緩解孕婦焦慮不安,促進胎兒安穩成長。

白芍在安胎補火湯中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發揮協同作用,達到安胎補火、滋陰養血的功效。

安胎補火湯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腎: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滋陰補腎、健脾益肺的功效。懷孕期間,孕婦腎氣易虛,容易出現腰痠背痛、胎動不安等症狀。山藥能補腎固精,安胎止嘔,有效緩解孕婦腎虛所致的妊娠不穩症狀。
  2. 益氣養血: 山藥亦能健脾益氣,促進脾胃運化,改善孕婦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並能補血益氣,提升孕婦體質,有利於胎兒的健康成長。

安胎補火湯中加入茯神,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志,寧心安胎:茯神性味甘平,入心、脾經,具有寧心安神、健脾益氣之效。孕婦懷孕期間,容易出現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茯神能安神定志,使母體心神安定,減少胎兒躁動不安,有助於安胎。
  2. 健脾益氣,補益氣血:茯神亦能健脾益氣,增強母體的抵抗力,促進氣血生化。懷孕期間,母體需要大量的營養供應胎兒發育,茯神能補益氣血,改善母體的體質,為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促進胎兒健康成長。

安胎補火湯中加入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助陽,固攝胎元: 烏藥性溫,入腎經,具有溫腎助陽、固攝胎元之效。孕婦若腎陽不足,易導致胎元不固,出現滑胎、小產等情況。烏藥溫腎助陽,可增強腎氣,固攝胎元,防止滑胎。
  2. 行氣止痛,和血安胎: 烏藥還具有行氣止痛、和血安胎的功效。孕婦若氣血不暢,易導致胎動不安、腹痛等症狀。烏藥行氣止痛,可舒緩腹痛,和血安胎,使胎兒安穩著牀。

綜上所述,烏藥在安胎補火湯中起到溫腎助陽、固攝胎元、行氣止痛、和血安胎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孕婦腎陽不足、氣血不暢等症狀,達到安胎保胎的效果。

主治功效


安胎補火湯

成份:

  •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 枸杞子: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
  • 菟蕬子: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
  • 牡蠣: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益氣養血、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
  • 續斷: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 茯神: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
  • 烏藥: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

主治効能:

  • 下焦虛冷,腎陽不足,不能溫煦子宮,導致胎兒容易下墜,腹脹滿。
  • 初期可能出現漏胎,嚴重的還會出現大出血、腹痛、流產。

用法用量:

  • 將所有藥材洗淨,切片,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沸後轉小火煮 30 分鐘,即可服用。
  • 每日服用 1 次,連續服用 1 個月。

注意事項:

  • 孕婦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 本方不宜久服,以免傷身。
  • 如出現任何不適,應立即停用並諮詢醫生。

總結:

安胎補火湯是一種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下焦虛冷,腎陽不足,不能溫煦子宮,導致胎兒容易下墜,腹脹滿。本方由砂仁、枸杞子、菟蕬子、牡蠣、續斷、當歸、川芎、白芍、山藥、茯神、烏藥等 11 種藥材組成,具有補腎陽、安胎、止血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大熟地5錢(淨西砂仁末1錢2分同搗爛),北枸杞3錢,菟絲餅2錢,正關鹿膏3錢(牡蠣粉拌炒),破敵脂3錢(鹽水炒),川續斷2錢(酒炒),白歸身3錢(酒炒,大便溏者用土炒),正川芎1錢2分,酒杭芍2錢,淮山藥4錢,抱茯神3錢,台烏藥2錢(後(火女))。
脾虛火衰,常患腹痛泄瀉者,加陳土炒於朮2錢。
桂圓肉7枚為引,初漏之時,急以水濃煎服。久之如口覺乾,再加米炒結西洋參2-3錢,另燉汁對衝。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安胎補火湯具有溫補下焦、固胎安胎的功效,但孕婦在服用本方劑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 孕婦在服用本方劑前,應先諮詢醫生,以確定是否適合服用本方劑。
  2. 孕婦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孕婦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4. 孕婦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以瞭解胎兒的發育情況。

相同名稱方劑


安胎補火湯, 出處:《夀世新編》。 組成:大熟地5錢(淨西砂仁末1錢2分同搗爛),北枸杞3錢,菟絲餅2錢,正關鹿膏3錢(牡蠣粉拌炒),破故脂3錢(鹽水炒),川續斷2錢(酒炒),白歸身3錢(酒炒,大便溏者用土炒),正川芎1錢2分,酒杭芍2錢,淮山藥4錢,抱茯神3錢,台烏藥2錢(後[??火女])。 主治:下焦虛冷,命門火衰,不能載胎,而致四五月胎常下墜,腹常脹滿,始則漏胎,甚則血大下,腹大痛而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