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連丸

ZHU L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胃經 17%
肝經 14%
肺經 13%
心經 11%
大腸經 10%
膽經 7%
腎經 6%
脾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茱連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性燥,入心、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茱連丸旨在治療熱毒蘊結、濕熱交蒸所致的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而黃連的清熱瀉火作用,可有效控制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2. 燥濕止瀉: 茱連丸亦可用於治療脾胃濕熱引起的腹瀉。黃連的燥濕止瀉作用,可有效抑制腸道炎症,減少水樣便的排出,達到止瀉的效果。

總之,黃連作為茱連丸的主要藥材之一,其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使其在治療熱毒蘊結、濕熱交蒸所致的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茱連丸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止嘔: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之功效。對於寒邪客胃,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吳茱萸可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作用。
  2. 疏肝理氣,調和脾胃: 吳茱萸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可以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同時,吳茱萸還能調和脾胃,促進消化吸收。

因此,茱連丸中加入吳茱萸,不僅可以溫中散寒,止痛止嘔,還能疏肝理氣,調和脾胃,對於寒邪客胃、脾胃虛寒所致的胃痛、嘔吐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茱連丸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茱連丸主治脾胃虛弱、氣滯濕阻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陳皮的理氣健脾作用,可助藥力行氣化濕,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2. 調和藥性:茱連丸中多用甘寒藥物,而陳皮性溫,可中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脾胃,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療效。

茱連丸方中包含蒼朮,主要源於其健脾燥濕之功效,與方劑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茱連丸主治脾虛濕盛所致之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大便溏薄等症。蒼朮性溫燥,入脾經,能燥濕健脾,化濕止瀉,有助於消解脾胃濕氣,增進食慾,改善消化功能,從而達到治療脾虛濕盛之目的。

此外,蒼朮還有利水滲濕之效,能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進一步減輕濕氣對脾胃的影響,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茱連丸中包含黃芩,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清熱燥濕: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膽、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茱連丸主治濕熱蘊結,症見腹痛、泄瀉、口苦、苔黃膩等,而黃芩可清解濕熱,改善腹痛、泄瀉等症狀。

二、 止血涼血: 黃芩兼具止血涼血的功效,可治療熱毒血熱所致的出血症狀。茱連丸亦可用於治療濕熱蘊結導致的出血,而黃芩有助於涼血止血,緩解出血癥狀。

茱連丸方中使用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 桔梗性平味辛,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開音通竅之功效。茱連丸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桔梗可疏散肺氣,宣通咽喉,利痰止咳,有助於緩解咽喉不適。
  2. 助藥力達肺: 桔梗有引藥上行之效,能幫助其他藥物深入肺部,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茱連丸中含有其他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藥物,桔梗的引藥作用,可使藥力直達病竈,提升療效。

茱連丸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茱連丸常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茯苓可健脾利濕,促進水液代謝,有助於改善水腫等症狀。
  2. 寧心安神: 茯苓能寧心安神,對於伴隨心悸、失眠等症狀的脾虛濕盛,茯苓可以起到輔助作用,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茱連丸組成及功效

茱連丸由黃連、吳茱萸、陳皮、蒼朮、黃芩、桔梗、茯苓等七味中藥組成,具有嘔吐酸味,吞嚥酸液的功效。

蒼朮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桔梗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吳茱萸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總結

茱連丸是一種中藥方劑,由黃連、吳茱萸、陳皮、蒼朮、黃芩、桔梗、茯苓等七味中藥組成,具有嘔吐酸味,吞嚥酸液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蒼朮(米泔水浸,炒)1兩,陳皮1兩,白茯蒼(去皮)1兩,半夏(湯泡透,切片,薑汁炒)1兩,黃連(薑炒)1兩半(夏月倍用),吳茱萸(炒,冬月倍用)1兩半。
上為細末,蒸餅水打稀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30丸,食後薑湯送下。
方中吳茱萸用量原缺。《壽世保元》用一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辛溫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痢疾嘔吐大腸激擾綜合症噯氣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大便膿血

相同名稱方劑


茱連丸, 出處:《活幼口議》卷二十。 組成:土黃連(去須)1兩,吳茱萸1兩,陳皮半兩(去白)。 主治:小兒夏月暴瀉註下。

茱連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七。 組成:黃連(去須)、吳茱萸(湯泡7遍)、罂粟殼(蜜炙,去頂)各等分。 主治:泄瀉及赤白痢。

茱連丸, 出處:《會約》卷十引丹溪方。 組成:黃連(土炒)1兩半,吳茱萸(泡,焙)1兩,陳皮1兩2錢,蒼朮(米泔浸)1兩2錢,黃芩(土炒)1兩2錢,桔梗1兩2錢,茯苓1兩2錢。 主治:嘔酸,吞酸。

茱連丸, 出處:《魯府禁方》卷一。 組成:蒼朮(米泔水浸,炒)1兩,陳皮1兩,白茯蒼(去皮)1兩,半夏(湯泡透,切片,薑汁炒)1兩,黃連(薑炒)1兩半(夏月倍用),吳茱萸(炒,冬月倍用)1兩半。 主治:鬱積,吞酸吐酸。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