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連丸

ZHU L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胃經 17%
肝經 14%
肺經 13%
心經 11%
大腸經 10%
膽經 7%
腎經 6%
脾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茱連丸組成及功效

茱連丸由黃連、吳茱萸、陳皮、蒼朮、黃芩、桔梗、茯苓等七味中藥組成,具有嘔吐酸味,吞嚥酸液的功效。

蒼朮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桔梗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吳茱萸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總結

茱連丸是一種中藥方劑,由黃連、吳茱萸、陳皮、蒼朮、黃芩、桔梗、茯苓等七味中藥組成,具有嘔吐酸味,吞嚥酸液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蒼朮(米泔水浸,炒)1兩,陳皮1兩,白茯蒼(去皮)1兩,半夏(湯泡透,切片,薑汁炒)1兩,黃連(薑炒)1兩半(夏月倍用),吳茱萸(炒,冬月倍用)1兩半。
上為細末,蒸餅水打稀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30丸,食後薑湯送下。
方中吳茱萸用量原缺。《壽世保元》用一兩。

方劑組成解釋


茱連丸由黃連、吳茱萸、陳皮、蒼朮、黃芩、桔梗、茯苓組成,其中黃連、吳茱萸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陳皮、蒼朮具有和胃止酸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滲濕的功效。本方合用,共奏降逆止嘔、和胃止酸之功效,主治嘔酸、吞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辛溫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痢疾嘔吐大腸激擾綜合症噯氣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大便膿血

相同名稱方劑


茱連丸, 出處:《活幼口議》卷二十。 組成:土黃連(去須)1兩,吳茱萸1兩,陳皮半兩(去白)。 主治:小兒夏月暴瀉註下。

茱連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七。 組成:黃連(去須)、吳茱萸(湯泡7遍)、罂粟殼(蜜炙,去頂)各等分。 主治:泄瀉及赤白痢。

茱連丸, 出處:《會約》卷十引丹溪方。 組成:黃連(土炒)1兩半,吳茱萸(泡,焙)1兩,陳皮1兩2錢,蒼朮(米泔浸)1兩2錢,黃芩(土炒)1兩2錢,桔梗1兩2錢,茯苓1兩2錢。 主治:嘔酸,吞酸。

茱連丸, 出處:《魯府禁方》卷一。 組成:蒼朮(米泔水浸,炒)1兩,陳皮1兩,白茯蒼(去皮)1兩,半夏(湯泡透,切片,薑汁炒)1兩,黃連(薑炒)1兩半(夏月倍用),吳茱萸(炒,冬月倍用)1兩半。 主治:鬱積,吞酸吐酸。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