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朱翰林白朮煎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和胃: 木香性溫,味苦,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與白朮、茯苓等藥物配伍,可加強健脾和胃之效,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
2. 理氣止痛: 木香能行氣止痛,對於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疼痛、脹悶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與白朮、陳皮等藥物配伍,可更有效地疏肝理氣,消除胃腸脹氣,達到止痛的效果。
朱翰林白朮煎中包含三稜,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消積:三稜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功效。與白朮、茯苓等健脾燥濕藥材配合,可有效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食積消化,達到健脾消積的目的。
- 活血化瘀:三稜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脾胃氣滯、血瘀阻滯所致的腹痛、腹脹、食積不消等症狀,可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的作用,增強療效。
朱翰林白朮煎方中加入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積化瘀: 莪朮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消積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方中白朮健脾燥濕,但單用易燥,而莪朮可助其消食化積,防止燥邪傷脾。同時,莪朮能活血化瘀,有助於消除瘀血阻滯,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脾胃功能。
- 配合白朮: 莪朮與白朮相配,既能增強白朮健脾燥濕之功,又能避免其燥性傷脾,起到相輔相成、協調作用。此配伍可謂「君臣相佐」,互相配合,共奏其效。
「朱翰林白朮煎」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方中加入白朮,可補脾胃之氣,增強消化吸收功能,改善脾虛所致的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
- 利水滲濕: 白朮亦可利水滲濕,有助於去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水濕停滯所導致的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因此,白朮的加入,可有效改善脾虛、水濕停滯等病症,使藥效更為顯著。
朱翰林白朮煎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消食導滯: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食、化痰止咳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飲食積滯所致的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枳殼能促進消化,排除積滯,改善脾胃功能。
- 理氣健脾:枳殼具有理氣解鬱、疏肝健脾的作用。白朮健脾燥濕,與枳殼配伍,可協同作用,達到健脾益氣、消食導滯的效果,從而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氣血生化。
總而言之,枳殼在朱翰林白朮煎中,起到消食導滯、理氣健脾的作用,與白朮等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脾胃虛弱、飲食積滯的功效。
朱翰林白朮煎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之效,能滲濕利水,消腫止瀉。白朮擅長健脾燥濕,二者合用,相輔相成,共同增強健脾利濕的功效,達到祛濕止瀉、消腫止痛的目的。
- 益氣安神:茯苓兼具益氣安神之效,可緩解因脾虛濕困而引起的氣虛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狀。與白朮搭配,有助於整體提升患者的體質,改善脾胃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朱翰林白朮煎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方劑中白朮健脾益氣,而脾氣健則能化生血液,當歸則有助於補益氣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虛弱導致的症狀。
- 和中調脾: 當歸能補血養血,同時也有和中調脾的作用。方劑中白朮健脾燥濕,與當歸配合,能更好地調和脾胃,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
朱翰林白朮煎中包含延胡索,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延胡索味苦辛,性溫,入肝、心經,能行氣止痛,活血化瘀。
方中白朮健脾燥濕,但容易導致氣滯血瘀。延胡索加入能緩解白朮燥性帶來的氣血瘀阻,促進氣血流通,使脾胃運化功能更加順暢,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朱翰林白朮煎方中使用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健脾: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之效。方中白朮健脾燥濕,但單用白朮易傷正氣,而人參則可補脾益氣,與白朮相輔相成,協同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氣虛乏力、食慾不振等症。
- 扶正祛邪: 人參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方中白朮健脾燥濕,但單用白朮祛邪之力不足,而人參則能補氣固表,扶正祛邪,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進而抵禦外邪侵襲,達到治本目的。
朱翰林白朮煎中加入熟地黃,主要是因為熟地黃具有以下功效:
- 滋陰補血: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心、肝、腎經,可滋陰補血,養血生津,尤其適合血虛、陰虛所致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面色蒼白等症狀。
- 填精益髓: 熟地黃能補腎填精,益髓強筋,對於腎虛腰膝酸軟、精血不足、骨骼痿軟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熟地黃的加入,可以與白朮等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滋補氣血、益腎填精的功效。
朱翰林白朮煎中加入牡丹皮,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清熱涼血,消腫止痛: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中若有熱毒蘊結,或因熱毒導致的疼痛腫脹,牡丹皮可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配合白朮健脾利濕: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利濕、止汗、安胎的功效。牡丹皮的寒性可平衡白朮的溫性,防止燥性過強,避免損傷津液,同時也能促進白朮健脾利濕的效果。
朱翰林白朮煎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烈或寒熱之弊的作用。白朮偏溫燥,而甘草性平,可中和白朮的燥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對脾胃的刺激。
- 增強藥效:甘草能補脾益氣,與白朮相配,可共同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提高藥效。甘草還能提高白朮的滲透性,使藥力更易進入體內,發揮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朱翰林白朮煎:婦女懷孕前後血氣調理方劑
朱翰林白朮煎是一劑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婦女在懷孕前或生產後出現的血氣方面的疾病。此方劑由多種中藥材組成,每種藥材都具有獨特的藥性,協同作用,達到調理血氣、促進婦女身體恢復的功效。
一、組成藥材介紹: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朮:性味甘溫,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當歸:性味甘、辛,歸心、肝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莪朮:性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的功效。
茯苓:性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木香:性味辛、溫,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牡丹皮:性味苦、寒,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人參:性味甘、微苦,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精、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
三稜: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功效。
熟地黃:性味甘、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延胡索:性味辛、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之功效。
枳殼:性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二、功效主治:
朱翰林白朮煎具有補氣養血、調經止痛、理氣行氣、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等功效,主治婦女在懷孕前或生產後出現的血氣虛弱、月經不調、痛經、腹痛、水腫、虛弱乏力等症狀。
三、用法用量:
朱翰林白朮煎一般煎服,每日一次,每次一劑。服藥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食物,以免影響藥效。
四、注意事項:
本方劑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服用。
孕婦、哺乳期婦女應慎用本方劑。
本方劑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藥物依賴。
服藥期間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師。
五、總結:
朱翰林白朮煎是婦女在懷孕前或生產後調理血氣的常用中醫方劑,具有補氣養血、調經止痛、理氣行氣、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等功效,能夠有效緩解婦女在懷孕前後出現的血氣虛弱、月經不調、痛經、腹痛、水腫、虛弱乏力等症狀。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方劑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服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朱翰林白朮煎, 出處:《婦人良方》卷二引《明理方》。 組成:木香半分(炮),三棱1兩,莪朮1兩,白朮1兩,枳殼(去瓤,麸炒黃)半兩,白茯苓半兩,當歸半兩,延胡索半兩,人參半兩,熟地黃半兩(洗),丹皮半兩,粉草半兩。 主治:婦人胎前、産後血氣諸疾。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