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汗湯

ZHI H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肺經 23%
膀胱經 11%
腎經 7%
肝經 7%
心經 5%
三焦經 5%
大腸經 5%
胃經 5%
膽經 1%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4

主治功效


治汗湯

組成:防風、黃耆、白朮、麻黃、牡蠣。

整體功效:益氣固表,斂汗止汗。

主治氣虛不足,津液枯竭,體常自汗,晝夜不止,日漸羸瘦。表虛,汗出溱溱。

:治汗湯由防風、黃耆、白朮、麻黃、牡蠣組成,具有益氣固表、斂汗止汗的功效。主治氣虛不足,津液枯竭,體常自汗,晝夜不止,日漸羸瘦。表虛,汗出溱溱。

文獻參考

  1.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治汗湯,治自汗,汗出溱溱,日漸羸瘦,氣虛津液枯竭者。」

  2. 中醫方劑學》:「治汗湯,具有益氣固表、斂汗止汗的功效。主治氣虛表虛所致的自汗,若自汗兼有陰虛火旺者,則不宜使用。」

傳統服藥法


防風1兩,黃耆1兩,白朮1兩,麻黃根1兩,牡蠣(洗淨,煅過)1兩。
用水一鐘,小麥一撮,煎至六分,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防風、黃耆、白朮均具有益氣固表的功效,麻黃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牡蠣具有收斂固澀的功效。本方以防風、黃耆、白朮益氣固表為主,佐以麻黃發汗解表,牡蠣收斂固澀,共奏益氣固表、斂汗止汗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氣虛表虛所致的自汗,若自汗兼有陰虛火旺者,則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嗜眠症(嗜睡症)身體消瘦汗出(身體易出汗)

相同名稱方劑


治汗湯,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九。 組成:防風1兩,黃耆1兩,白朮1兩,麻黃根1兩,牡蠣(洗淨,煅過)1兩。 主治:氣虛不足,津液枯竭,體常自汗,晝夜不止,日漸羸瘦。表虛,汗出溱溱。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