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朮蠣椒湯

ZHI ZHU LI JI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級》卷八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胃經 17%
肺經 14%
肝經 11%
心經 8%
腎經 8%
膀胱經 5%
膽經 5%
心包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枳朮蠣椒湯,又名枳朮牡蠣湯,出處於《金匱要略》,是中醫常用的一個方劑,具有理氣化痰、健脾消滯、利水消腫等功效。主治胸腹痞脹、噯氣不食、面浮目黃、心悸脅鳴、漉漉作聲、小便短赤等症狀。

枳朮蠣椒湯由白朮、枳實、牡蠣、花椒、茯苓、半夏、茵陳蒿、陳皮、芥子等中藥組成。

白朮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包括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等。

枳實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等功效,適用於胸腹痞脹、噯氣不食、面浮目黃、心悸脅鳴、漉漉作聲等症狀。

牡蠣性味甘鹹,入腎經,具有滋陰補腎、益精養血、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利濕等多種功效。

花椒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等功效。

茯苓性味甘淡,入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半夏性味甘、辛,入肺、胃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等功效。

茵陳蒿性味苦辛,入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等功效。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等功效。

芥子性味辛、溫,入肺、脾、大腸經,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燥濕化痰、利水消腫等功效。

枳朮蠣椒湯這九味中藥合用,具有理氣化痰、健脾消滯、利水消腫等功效,主治胸腹痞脹、噯氣不食、面浮目黃、心悸脅鳴、漉漉作聲、小便短赤等症狀。

方劑組成解釋


  • 白朮:味甘、苦,性微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本方中白朮用於健脾益氣,以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從而緩解胸腹痞脹、噯氣不食等症狀。
  • 枳實:味苦、酸,性微寒,歸肺、大腸經。具有行氣破結、消痰散結的功效。本方中枳實用於行氣破結,以消除胸腹脹滿、噯氣不食等症狀。
  • 牡蠣:味鹹,性微寒,歸肝、心、腎經。具有平肝潛陽、軟堅散結的功效。本方中牡蠣用於平肝潛陽,以緩解心悸脅鳴、漉漉作聲等症狀。
  • 花椒:味辛、性溫,歸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本方中花椒用於溫中散寒,以緩解胸腹冷痛、噯氣不食等症狀。
  •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本方中茯苓用於健脾益氣,以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從而緩解胸腹痞脹、噯氣不食等症狀。
  • 半夏:味辛、苦,性溫,歸肺、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本方中半夏用於燥濕化痰,以緩解胸腹脹滿、噯氣不食等症狀。
  • 茵陳蒿: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膽、脾經。具有清熱利濕、退黃消腫的功效。本方中茵陳蒿用於清熱利濕,以緩解胸腹脹滿、噯氣不食等症狀。
  • 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胃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本方中陳皮用於理氣健脾,以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從而緩解胸腹痞脹、噯氣不食等症狀。
  • 芥子:味辛、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有溫肺散寒、利氣消痰的功效。本方中芥子用於溫肺散寒,以緩解胸腹冷痛、噯氣不食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溫燥之性,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中含有花椒,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 本方中含有牡蠣,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因此便秘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心絞痛神經性厭食症心內膜炎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心肌梗塞心包炎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衰竭心悸面部浮腫

相同名稱方劑


枳朮蠣椒湯, 出處:《醫級》卷八。 組成:白朮、枳實、牡蠣、椒仁、茯苓、半夏、茵陳、廣皮、芥子各等分。 主治:胸腹痞脹,噯氣不食,面浮目黃,心悸脅鳴,漉漉作聲,小便短赤。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