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時散

LIU SH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8%
肝經 18%
膀胱經 12%
脾經 12%
肺經 12%
胃經 12%
心經 6%
膽經 6%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六時散」介紹

中藥方劑「六時散」,主要成分有秦艽、獨活、茯神、山藥、山茱萸、藁本等。

獨活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頭痛、腰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產後瘀血等症狀。

茯神

茯神性甘、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茯神常被用於治療失眠,驚悸,心神不寧等症狀;也可改善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腹脹等症狀;此外,茯神還能利尿消腫,改善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藁本

藁本具有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其中發散風寒主要針對外感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鼻塞、巔頂疼痛等症狀;發汗解表則適合風熱感冒、喉痹、咳嗽、流感等症狀;祛風除濕主要適用於風寒濕痹、肌膚經絡間寒濕之邪而祛風止痛;而活絡止痛則可治療外感風寒、巔頂頭痛、風濕痹痛、肢節疼痛等症狀。藁本性溫,味辛,入肝、腎二經,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秦艽

秦艽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清熱瀉火的功效主要表現在能夠清虛熱、瀉火之功,尤其擅長清骨蒸潮熱,是治療陰骨蒸潮熱的常用藥。祛風除濕的功效則體現在祛除體內風濕之邪,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以及清熱祛濕,使濕熱之邪從體內排出。清熱利尿的功效是通過清熱滋陰,使虛熱之邪得以緩解而實現,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皆可強筋骨,強筋骨為其要義。

山藥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有補氣益虛,生津止渴,健脾養胃的功效。山藥含有黏液蛋白、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增強體質,緩解疲勞,增強體力。山藥還具有滋陰功效,可以改善皮膚乾燥、粗糙等症狀。

山茱萸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山茱萸能治療腎虛精虧引起的遺精、早泄、腰膝痠軟、月經過多、崩漏等症狀,以及眩暈耳鳴、腰膝痠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等症狀,以及內熱消渴。此外,山茱萸富含維生素B系列和鐵元素,有助於生成血紅蛋白和補充血液,改善血虛症狀。山茱萸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加肝組織血流量,改善肝功能,對肝損傷和肝纖維化具有療效。山茱萸也能益精,即增強腎精,改善腎臟功能,增強性功能,達到輕度壯陽補腎的作用,對精虛型性功能障礙有輔助治療作用。

總結

中藥方劑「六時散」,主要成分包括秦艽、獨活、茯神、山藥、山茱萸、藁本等,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安神益智、補虛養身等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頭暈目眩、心悸不安、四肢痠痛、健忘失眠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秦艽(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獨活(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茯神(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薯蕷(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山茱萸(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藁本(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
上切,搗篩為散。
每服1方寸匕,以酒下,日2次。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秦艽、獨活、茯神、山藥、山茱萸、藁本組成。秦艽、獨活、藁本具有祛風通絡的作用;茯神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山藥、山茱萸具有補益肝腎的作用。本方具有祛風通絡、止痛的作用,主治風氣、風眩、頭面風、頭中風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祛風通絡的作用,因此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動脈粥樣硬化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六時散, 出處:《醫心方》卷三引《耆婆方》。 組成:秦艽(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獨活(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茯神(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薯蕷(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山茱萸(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藁本(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 主治:風氣,風眩,頭面風,頭中風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