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五臟散中包含秦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通絡,止痛消腫: 秦艽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疏風散寒、通絡止痛、消腫止癢的功效。五臟散多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肢體麻木、關節腫痛等病症,秦艽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達到通絡止痛的效果。
- 配伍協調,增強療效: 秦艽與五臟散中其他藥物如羌活、獨活等,共同組成疏風解表、祛風濕、通經絡的藥物組合,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使藥力更為精準有效,更好地治療相關疾病。
五藏散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其祛風濕、通經絡的功效。獨活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散風寒濕邪,通經活絡止痛的功效。
五藏散為治療風寒濕痺,經絡不通,肢體疼痛,麻木不仁的常用方劑。而獨活作為方中重要藥物,正是通過祛除風寒濕邪,暢通經絡,以達到緩解疼痛,恢復肢體功能的目的。
五臟散中加入茯神,主要有兩點原因:
- 寧心安神,健脾益氣:茯神味甘性平,入心、脾經,具有寧心安神、健脾益氣的功效。方中加入茯神,可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脾胃虛弱等症狀,有助於整體調理臟腑功能。
- 補益心脾,助藥力:五臟散主要針對心脾不足、氣血失調等症狀,茯神補益心脾,可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同時,茯神亦可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避免產生副作用。
五藏散中包含山茱萸,主要原因在於其 補益肝腎、固澀止遺 的功效。
山茱萸性溫,味酸澀,歸肝、腎經。其酸澀收斂之性,能 固澀精氣,適用於腎氣虛弱、遺精滑泄、帶下清稀等症狀。此外,山茱萸還能 補益肝腎,改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肝腎不足所致的症狀。
五藏散作為治療腎虛、脾虛、肝氣鬱滯等症的方劑,加入山茱萸,可起到 固腎止遺、補肝益腎 的作用,使方劑療效更加全面。
主治功效
五藏散:御風除眩,調和氣血
中藥方劑「五藏散」,源自千年古籍,由秦艽、獨活、茯神、山茱萸四味藥材組成,各司其職,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祛風除眩、調和氣血的功效。
秦艽:疏散風熱,安神定驚
秦艽,性味苦、微寒,歸肝、腎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安神定驚的功效。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眩暈、肝陽上亢、失眠多夢等症。
獨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
獨活,性味辛、溫,歸肝、腎經,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通絡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身痛、關節疼痛、跌打損傷等症。
茯神:寧心安神,益氣健脾
茯神,性味甘、平,歸心、脾經,具有寧心安神、益氣健脾、利水滲濕的功效。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健忘怔忡、脾虛食少、腹瀉洩潟等症。
山茱萸:補益肝腎,澀精固精
山茱萸,性味酸、澀,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精、收斂止瀉的功效。用於治療肝腎虧虛、腰膝痠軟、遺精早洩、尿頻尿急、久瀉不止等症。
五藏散:治風眩之良方
五藏散,四味藥材合用,共奏祛風除眩、調和氣血之功。秦艽疏散風熱,安神定驚;獨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茯神寧心安神,益氣健脾;山茱萸補益肝腎,澀精固精。合用可治療風氣、風眩、頭面風病等症。
風氣:風邪侵襲,百病叢生
風氣,是指風邪侵襲人體,引起的一系列病症。風邪性輕揚、善流動,侵襲人體可引起頭痛、發熱、鼻塞、流涕、咽喉腫痛、肌肉痠痛等症狀。
風眩:頭暈目眩,難以自持
風眩,是指風邪侵襲人體,引起頭暈、目眩的病症。風邪侵襲頭部,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可引起頭暈、目眩,甚至眩暈不止。
頭面風病:風邪犯頭,諸症叢生
頭面風病,是指風邪侵犯頭面部造成的疾病,包括偏頭痛、三叉神經痛、面癱、眼結膜炎等。風邪侵襲頭面部,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可引起頭面部的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秦艽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獨活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茯神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薯蕷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山茱萸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
上切,搗篩為散。
每服1方寸匕,酒送下,1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辛溫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藏散, 出處:《醫心方》卷三。 組成:秦艽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獨活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茯神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薯蕷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山茱萸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 主治:風氣,風眩,頭面風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