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散

SI SH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2.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5%
腎經 15%
肺經 15%
胃經 15%
肝經 15%
膀胱經 7%
心經 7%
膽經 7%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四時散中包含秦艽,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 祛風濕止痛: 秦艽性苦寒,善於清熱解毒,並能祛風濕、止疼痛。四時散主治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四肢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等症,而秦艽的祛風濕止痛功效能有效緩解此類症狀。

二、 解表散寒: 秦艽兼具解表散寒之效,能疏散風寒,使患者表邪得解,寒邪去盡,進而達到止痛的效果。四時散中加入秦艽,不僅能治療風濕痛,也能兼顧表寒,起到更全面的治療效果。

四時散中包含獨活,主要原因有二:

  1. 祛風濕止痛: 獨活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四時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四肢疼痛,筋骨酸楚等症狀,獨活可有效祛除寒濕,緩解疼痛。
  2. 通經活絡: 獨活還能通經活絡,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四肢麻木、肢體沉重等症狀。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經絡阻滯,獨活能起到疏通的作用,進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總而言之,獨活在四時散中發揮着祛風濕、止痛、通經活絡等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四時散中加入茯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益智: 茯神性味甘平,入心、脾經,具有安神益智之效。四時散旨在調和氣血,補益心脾,而茯神可協助安神定志,改善失眠、健忘等症狀,增強心脾功能,達到整體調理效果。
  2. 健脾利濕: 茯神同時具有健脾利濕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濕氣困脾等問題。四時散中加入茯神,可加強整體的健脾利濕功效,促進脾胃運化,消除濕邪,使人體更健康。

總而言之,茯神在四時散中起到安神益智、健脾利濕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調理氣血、補益心脾的功效。

四時散中包含山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脾益氣: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養肺的功效。四時散作為四季皆宜的方劑,需兼顧脾胃之氣,而山藥能健脾益氣,增強機體對營養的吸收,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

2. 固本培元:山藥能滋補腎氣,固本培元,增強人體抵抗力。四時散主要針對體虛易感者,而山藥能提升免疫力,減少疾病發生,有助於維持健康狀態。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四時散」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醫心方》的記載,「四時散」主要用於治療風氣、風眩、頭面病等症狀。其中,古文提及的「風氣」泛指風邪侵襲人體所致的病症,「風眩」則指因風邪引起的眩暈,「頭面病」則涵蓋了頭面部相關的疾病。

方劑組成及功效:

四時散的基礎組成包括:秦艽、獨活、茯神(茯苓)、薯蕷(山藥)。其衍生的五臟散、六時散、七星散、八風散等,則是在此基礎上,分別加味山茱萸、藁本、天雄、鍾乳等藥材而成。從藥物組成來看,這些方劑的功效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 祛風除濕: 秦艽、獨活均具有良好的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之效,為方中的主藥。特別是獨活,善於疏散下焦風濕,對於風濕痹痛、腰膝酸痛等症狀尤為有效。
  • 補益脾腎: 茯苓健脾利水,山藥補氣養陰、益腎固精。二藥合用,可以補益脾腎,增強人體正氣,從而提高抵抗風邪的能力。
  • 安神定志: 茯神具有寧心安神的功效,有助於緩解因風邪侵襲所導致的心神不寧、失眠等症狀。

治療原理:

四時散及其衍生方劑的治療原理,可以概括為**「扶正祛邪」**。

一方面,通過秦艽、獨活等藥物祛除侵襲人體的風邪,消除病因;另一方面,運用茯苓、山藥等補益藥物扶助正氣,增強人體自身的抗病能力。此外,根據不同的症狀和體質,加入山茱萸、藁本、天雄、鍾乳等藥物,可以進一步增強溫陽散寒、補益肝腎、益氣固精等功效,使方劑的針對性更強。

不同加減方劑的應用:

  • 五臟散: 加入山茱萸,增強了補益肝腎、收斂固澀的功效,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等症狀。
  • 六時散: 加入藁本,增強了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更適用於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肢體疼痛等症狀。
  • 七星散: 加入天雄,增強了溫陽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適用於陽虛寒盛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等症狀。
  • 八風散: 加入鍾乳,增強了溫肺化痰、益氣固精的功效,更適用於肺虛痰飲、腎虛精虧所致的咳嗽氣喘、遺精滑精等症狀。

《醫學集成》中的論述:

《醫學集成》中提及「四時散」應用於「外感之證,在表者」,並提出「開門逐賊」的治療方法。這提示四時散也可用於外感風邪初起,表證較為明顯的階段,通過發散風邪來達到治療目的。其中「聲壯厲」提示外感實證表現,與四時散的基礎方證相符。然而,《醫學集成》中也提到需要根據患者的聲音、脈象等表現來辨別虛實,並調整治療方案,如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情況,則需要補益為主,兼以散邪。

總結:

四時散及其衍生方劑,以祛風除濕、補益脾腎、安神定志為主要功效,通過扶正祛邪的治療原理,主要用於治療風氣、風眩、頭面病等症狀。在臨床應用中,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選擇合適的加減方劑,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秦艽4分,獨活4分,茯神4分,薯蕷春4分,夏各2分,秋各8分,冬各12分。
上為散。
以酒服1方寸匕,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梅尼爾氏病暈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