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抑上丸方劑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抑上丸旨在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導致的胃脘痞悶、食慾不振等症狀,而白朮可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改善消化吸收,促進食慾。
- 固護脾陽:白朮具有溫陽散寒作用,可固護脾陽,防止脾陽虛寒,進一步導致脾胃功能下降。抑上丸中加入白朮,可以溫補脾陽,增強脾胃運化能力,有助於維持脾胃的正常功能。
抑上丸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芩味苦性寒,入肺、胃、膽經,善於清熱瀉火,尤其對肺熱、胃熱、膽熱引起的症狀有顯著療效。抑上丸主要針對上焦熱證,如頭昏腦脹、心煩失眠、口乾舌燥等,而黃芩可以清熱瀉火,降逆止嘔,改善上焦熱證的症狀,同時還可配合其他藥物,起到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抑上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黃連味苦寒,性燥,入心、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之效。抑上丸主要用於治療上焦火熱證,如心煩失眠、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而黃連的清熱瀉火之性,正好可針對這些症狀,達到清熱解毒、降火消炎的效果。
- 抑肝制火:黃連除了清熱瀉火之外,亦有抑肝制火之效。抑上丸中的其他藥物,例如黃芩、梔子等,也具清熱解毒之功,與黃連合用,能更有效地抑制肝火上炎,防止其蔓延至心肺,達到治本的效果。
抑上丸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止渴之效。抑上丸旨在治療上焦熱盛,症狀如頭昏腦脹、口渴咽乾、心煩不寐等。石膏可有效清瀉上焦之熱,解除上述症狀。
- 平抑陽氣: 石膏入肺經,能降肺氣,平抑陽氣。抑上丸中可能存在其他溫燥之品,石膏的加入可平衡藥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熱,避免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
抑上丸中包含青黛,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苦,入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抑上丸主要用於治療上焦火熱,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症,青黛可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緩解上焦火熱症狀。
- 涼血止血:青黛具有涼血止血作用,可治療因熱毒上攻所致的出血症狀,例如鼻衄、咯血等。抑上丸中包含青黛,有助於涼血止血,緩解出血癥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抑上丸」
抑上丸是由白朮、黃芩、黃連、石膏、青黛五味中藥組成,主要用於治療因體內有火氣導致痰液流動,使得胸部和橫膈膜感到壓迫和飽脹,頭部和眼睛也感到昏眩的症狀。
白朮
白朮味甘、微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小腸、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常被用於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黃芩
黃芩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石膏
石膏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也能止咳平喘,治療邪熱鬱肺、氣急喘促、咳嗽痰稠、發熱口渴等症。
青黛
青黛性寒味甘。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溫毒發斑、產後熱痢下重、吐血、咯血等症狀。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青黛中的蒽醌類化合物具有清熱解毒、降溫除火之效;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涼血止血、斂瘡生肌之功。
傳統服藥法
白朮1兩,黃芩1兩,黃連1兩,石膏2兩,青黛5錢。
上為末,蒸餅為丸。
口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抑上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白朮1兩,黃芩1兩,黃連1兩,石膏2兩,青黛5錢。 主治:痰因火動,胸膈痞滿,頭目昏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