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內補川芎湯」方劑中含有川芎,主要是因為川芎具有以下兩項特點,符合該方劑的補益功效:
- 活血化瘀: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能改善氣血循環,促進血液流通,達到補益的效果。
- 升陽舉陷:川芎可升提陽氣,舉陷固脫,對於氣虛血弱、頭暈目眩、四肢乏力等症狀有改善作用,能提升整體機體的運作能力,達到內補的目的。
因此,川芎作為「內補川芎湯」的組成成分,能有效發揮活血化瘀、升陽舉陷的功效,達到內補氣血、改善體質的作用。
內補川芎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解毒的作用。川芎性溫,升散走表,易耗血傷陰,而生地黃可補其不足,防止燥熱傷陰,避免因血熱而導致的出血症狀。
- 緩解瘀血,促進血液循環: 川芎活血化瘀,但其辛散之性亦可耗血傷陰。生地黃可滋陰補血,緩解川芎活血帶來的陰血虧虛,並與川芎協同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更好地化瘀止痛。
內補川芎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川芎燥性: 川芎性溫燥,容易耗傷陰血,而白芍性寒涼,能滋陰養血,與川芎搭配,可緩解其燥性,避免其過度耗傷陰血,達到陰陽平衡。
2. 協調藥效: 白芍與川芎同為活血化瘀藥,但白芍偏重於養血柔肝,而川芎偏重於行氣活血,兩者相配,可互相補充,達到協調藥效,增強活血化瘀的作用,並避免單一藥物過於偏燥或寒涼,使藥效更為穏固。
內補川芎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助川芎行氣止痛: 桂枝性溫,入心、脾、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之效。川芎性溫,入肝、膽、心包經,善於行氣止痛。兩藥合用,溫陽散寒,有助於川芎行氣止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
-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桂枝能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川芎活血化瘀,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此外,桂枝還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可以緩解患者的寒邪外襲症狀,從而促進體內陽氣生髮,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內補川芎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川芎性溫,甘草性甘平,甘草能調和川芎的溫性,避免燥烈傷陰,使藥性更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 增強補益效果: 甘草味甘,有補脾益氣之效,與川芎配合,能增強補益的效果,使藥效更佳,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甘草還有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胃腸等作用,使藥物更加安全有效。
內補川芎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是為了溫中散寒、促進氣血運行。
川芎性涼,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但若體虛寒者,服用川芎可能加重寒症。乾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與川芎配伍,可溫和川芎的寒性,避免其寒涼之性傷及脾胃,同時增強其活血化瘀的效果,使氣血流通更順暢,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內補川芎湯中加入大棗,是為了補益脾胃,調和藥性。
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等功效。川芎性辛溫,偏於行散,容易耗傷脾胃陽氣,而大棗能補益脾胃,使川芎藥力得以更好地發揮,避免藥性過於燥烈,對身體造成損傷。同時,大棗能緩和川芎的辛散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更加有利於藥物的吸收和利用。
主治功效
內補川芎湯:婦女產後調理良藥
中藥方劑「內補川芎湯」,主要成分為川芎、生地黃、白芍、桂枝、甘草、乾薑、大棗,主治功效是婦女產後虛弱瘦弱,及血崩過多,虛弱竭盡,腹部絞痛,面容蒼白,吐血。
組成藥材介紹:
**桂枝:**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大棗:**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總結:
內補川芎湯是一款中藥方劑,主要成分為川芎、生地黃、白芍、桂枝、甘草、乾薑、大棗,主治功效是婦女產後虛弱瘦弱,及血崩過多,虛弱竭盡,腹部絞痛,面容蒼白,吐血。內補川芎湯具有活血化瘀、補氣養血、溫經散寒、清熱瀉火等功效,可有效緩解產後虛弱、血崩過多、腹部絞痛等症狀,是婦女產後調理的良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產後虛弱,崩漏過多,虛脫無力,腹部絞痛,面色蒼白,口吐鮮血或吐血者。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內補川芎湯, 出處:《千金》卷三。 組成:川芎4兩,乾地黃4兩,芍藥5兩,桂心2兩,甘草3兩,乾薑3兩,大棗40枚。 主治:婦人産後虛羸,及崩傷過多,虛竭,腹中絞痛,面目無色,唾血吐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