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龍宮湯方劑中加入熟地黃,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血滋陰:熟地黃性溫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龍宮湯主治血虛、陰虛證,熟地黃能有效地補充血液,滋養陰液,改善患者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
2. 溫腎助陽:熟地黃同時也具溫腎助陽的作用,可溫補腎陽,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畏寒肢冷等症狀。龍宮湯中加入熟地黃,可以平衡其他藥材的寒涼屬性,使整體藥性更加溫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龍宮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龍宮湯主治寒濕凝滯,腎陽不足所致的腰膝冷痛、小腹冷痛、陽痿、早泄等症狀。肉桂的溫陽散寒作用,可溫腎助陽,驅散寒濕,改善患者的陽虛症狀。
- 活血通絡:肉桂亦有活血通絡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緩解疼痛。龍宮湯中加入肉桂,可配合其他藥物,更好地活血化瘀,改善疼痛症狀。
龍宮湯中加入白芥子,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溫散寒邪,宣肺止咳:白芥子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溫散寒邪、宣肺止咳的功效。對於寒邪客肺,肺氣不宣所致的咳嗽、喘息、痰多等症狀,白芥子能溫散寒邪,使肺氣宣通,痰液易於咳出。
2. 消腫止痛,利水消痰:白芥子亦具消腫止痛、利水消痰之效。對於咳嗽伴隨胸痛、痰多粘稠,或水腫等症狀,白芥子能消腫止痛,利水消痰,有助於緩解病症。
因此,白芥子在龍宮湯中,不僅能溫散寒邪、宣肺止咳,還能消腫止痛、利水消痰,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龍宮湯中包含麻黃,主要考量其發汗解表之效。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利水消腫之功效。
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症見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咳嗽痰白、脈浮緊等。麻黃在此方中發揮宣肺解表之功,可驅散寒邪,促進汗出,以達解表之效,同時也能緩解鼻塞、頭痛等症狀。
此外,麻黃亦有助於改善呼吸道症狀,使氣道通暢,有利於痰液排出,配合其他藥材,更能達到治療外感風寒的目的。
龍宮湯方劑中包含鹿角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陽,強健筋骨: 鹿角霜性溫,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健筋骨之功效。龍宮湯用於治療腎虛陽痿、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鹿角霜能起到補腎壯陽,固本培元,改善腎虛症狀的作用。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鹿角霜亦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龍宮湯中常配伍活血化瘀藥物,鹿角霜能助其行氣活血,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和腫脹。
因此,龍宮湯方劑中加入鹿角霜,可起到補腎壯陽、強健筋骨,同時兼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達到綜合治療的效果。
龍宮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之效。龍宮湯常用於治療寒邪客胃,症見嘔吐腹痛、胃脘冷痛等。乾薑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胃部不適。
- 調和藥性:龍宮湯中常含有寒涼藥物,如半夏、厚朴等,乾薑的溫性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藥物過於寒涼而損傷脾胃。同時,乾薑亦能促進藥物吸收,提高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龍宮湯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出自古代醫籍,主療「腎癰」。腎癰屬中醫外科癰瘍範疇,古稱「內癰」之一,多因腎氣虧虛、寒濕凝滯,或氣血瘀阻化熱成膿所致。其證可見腰脊墜痛、局部腫硬,或伴寒熱,與現代醫學之腎膿瘍、腎周炎等病近似。龍宮湯以溫補腎陽、散寒通滯為立方核心,契合腎癰因虛寒致病之機理。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
君藥:熟地黃、肉桂
- 熟地黃滋腎填精,補陰血以固本,陰中求陽;
- 肉桂溫補命門之火,散沉寒而通血脈。二者相伍,補腎陽益精血,從根本益腎氣以托毒外出。
臣藥:鹿角霜、乾薑
- 鹿角霜溫腎助陽,兼具收斂止血之效,防癰瘍潰後氣血耗散;
- 乾薑溫中散寒,助肉桂強化溫通之力,針對寒濕凝滯病機。
佐使藥:麻黃、白芥子
- 麻黃辛溫發汗,開腠理以透邪,引藥達表;
- 白芥子辛散溫通,善消皮裡膜外之痰結,針對癰腫痰瘀互結之病理產物。兩藥合用,促氣血流通,散結消腫。
全方邏輯與拓展應用推論
龍宮湯以「溫補+消散」為框架,體現「標本兼治」思想:
- 溫補腎陽:針對腎氣虛寒本質,改善內環境以防癰瘍再生;
- 散寒通滯:透過辛溫藥物化解局部痰瘀,促進膿液吸收或潰散。
其組成似脫胎於陽和湯(熟地、肉桂、麻黃、鹿角膠、白芥子、薑炭),但易鹿角膠為鹿角霜,更適合腎癰後期膿成未潰或已潰階段,減滋膩而增收斂。推測此方亦可用於陰疽、流注等屬虛寒證者,然需辨證確屬腎陽不足、寒凝經脈為宜。
結論
龍宮湯之設計,深諳「腎主骨」及「陽氣衛外」之理,透過補腎溫陽治本,兼以辛溫散結治標,體現中醫「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治療原則,對虛寒性癰瘍具典型示範意義。
傳統服藥法
熟地黃、肉桂、白芥子、麻黃、鹿角霜、乾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龍宮湯有溫燥的性質,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龍宮湯, 出處:《瘍科捷徑》卷中。 組成:熟地黃、肉桂、白芥子、麻黃、鹿角霜、乾薑。 主治:腎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