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臍化濕湯

WEN QI HUA S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胃經 23%
腎經 17%
肺經 12%
肝經 9%
心經 6%
膀胱經 3%
脾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溫臍化濕湯」

溫臍化濕湯是中醫治療下焦寒濕相爭、經水將來3-5日前,臍下作痛、狀如刀割、或寒熱交作、所下如黑豆汁者的一種方劑。

下焦是指小腹以下的部位,寒濕相爭是指寒邪和濕邪在小腹以下的部位互相爭鬥。經水將來3-5日前,臍下作痛,狀如刀割,是指月經即將來潮前3-5天,小腹下疼痛,就像刀割一樣。或寒熱交作,所下如黑豆汁者,是指有時候寒邪和熱邪交替出現,小腹下疼痛,同時月經血呈黑色,像黑豆汁一樣。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白扁豆: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

  2. 銀杏:具有固崩止帶和止咳平喘的功效。固崩止帶方面,銀杏味甘、澀,性微寒,入肺、腎經,具有斂肺氣、固腎氣、澀精縮尿的功效,可補益肺腎之氣,固澀精氣,斂肺氣以止咳喘,縮小便以止遺尿尿頻,固攝胞宮以止崩漏帶下。止咳平喘方面,銀杏具有斂肺定喘之功,可改善肺結核引起的發熱、盜汗、咳嗽、氣喘、咳血、食慾不振等癥狀。

  3.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4.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5. 蓮子:性味甘澀,入脾腎二經,具有補氣固脫、澀精止泄、清熱生津之功。

  6.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7. 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

溫臍化濕湯是治療下焦寒濕相爭、經水將來3-5日前,臍下作痛、狀如刀割、或寒熱交作、所下如黑豆汁者的一種有效方劑。臨牀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加減用藥,以提高療效。

傳統服藥法


白朮1兩(土炒),白茯芩3錢,山藥5錢(炒),巴戟肉5錢(鹽水浸),扁豆(炒,搗)3錢,白果10枚(搗碎),建蓮子30枚(不去心)。
水煎,經來前十日服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白朮、茯苓、山藥、巴戟天、白扁豆、銀杏、蓮子組成。白朮、茯苓、山藥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作用,可用於治療下焦寒濕相爭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巴戟天具有溫腎壯陽、補益精氣的作用,可用於治療下焦寒濕相爭所致的陽痿、早泄等症狀;白扁豆具有健脾化濕、利尿消腫的作用,可用於治療下焦寒濕相爭所致的腹脹、便溏等症狀;銀杏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益氣的作用,可用於治療下焦寒濕相爭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蓮子具有養心安神、補脾止瀉的作用,可用於治療下焦寒濕相爭所致的失眠、多夢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經散寒、化濕止痛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發熱、口乾、小便黃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相同名稱方劑


溫臍化濕湯, 出處:《傅青主女科》卷上。 組成:白朮1兩(土炒),白茯苓3錢,山藥5錢(炒),巴戟肉5錢(鹽水浸),扁豆(炒,搗)3錢,白果10枚(搗碎),建蓮子30枚(不去心)。 主治:下焦寒濕相爭,經水將來3-5日前,臍下作痛,狀如刀割,或寒熱交作,所下如黑豆汁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