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葉湯

ZI Y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名家方選》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胃經 16%
肺經 11%
肝經 10%
心包經 10%
脾經 9%
膽經 5%
大腸經 5%
小腸經 5%
三焦經 5%
心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心包經
脾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梓葉湯中加入忍冬藤,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

忍冬藤,又名金銀花藤,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其所含的綠原酸、木犀草苷等成分,可有效抑制細菌病毒的生長,並能促進炎症消退。

梓葉湯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肺熱咳嗽等症,而忍冬藤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配合梓葉等藥材,共同達到清熱利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梓葉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梓葉湯主要針對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清泄肺熱,緩解發熱、咳嗽等症狀,並促進腸道蠕動,排除體內熱毒。
  2. 引藥下行:梓葉湯中其他藥材,如梓葉、桑葉等,多偏於清熱解表,大黃的加入則可以引導藥力下行,將藥效更有效地送達病竈部位,提高療效。

總之,大黃在梓葉湯中起到清熱瀉火、通便引藥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風熱感冒的功效。

梓葉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行氣止痛:梓葉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而川芎性溫,味辛,具有疏散風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驅散體內風寒,緩解頭痛、鼻塞等症狀。
  2. 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川芎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供血,對於風寒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梓葉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梓葉湯方中,梓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但其寒性較強,容易傷及脾胃。甘草性甘溫,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副作用的作用,可以減輕梓葉的寒性,避免傷及脾胃。
  2.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入脾經,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作用,可以增強梓葉的清熱解毒功效,促進藥物吸收,提升整體療效。

因此,甘草在梓葉湯中發揮著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主治功效


梓葉湯

梓葉湯,中藥方劑,由忍冬藤、大黃、川芎、甘草組成,主要治療梅毒,無論是否發病,伴有骨骼關節疼痛。

藥方組成介紹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忍冬藤

忍冬藤性寒,味甘、微苦,具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利尿通淋之功效。

總結

梓葉湯是中藥方劑,主要由忍冬藤、川芎、大黃、甘草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補氣益血的功效,可治療梅毒,無論是否發病,伴有骨骼關節疼痛。

傳統服藥法


梓葉1錢,忍冬1錢,大黃5分,川芎5分,甘草3分。
水煎服。多服益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梓葉湯, 出處:《名家方選》。 組成:梓葉1錢,忍冬1錢,大黃5分,川芎5分,甘草3分。 主治:黴毒發未發及骨節疼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