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回陽化毒湯中包含人參,主要原因有二:
一、回陽救逆:回陽化毒湯主要用於治療陽氣衰敗、寒邪內侵所致的疾病。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回陽救逆的作用,可溫補心陽,振奮陽氣,提升人體抗病能力,有助於驅除寒邪,恢復陽氣。
二、扶正祛邪: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可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機體恢復。回陽化毒湯中加入人參,不僅能回陽救逆,更能增強人體正氣,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扶正祛邪、恢復健康的功效。
回陽化毒湯中包含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回陽救逆: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效。對於寒邪入體,陽氣虛衰所致的亡陽證,如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肉桂能溫通心陽,回陽救逆,改善患者的寒凝血脈、氣虛陽衰等症狀。
- 化解毒邪: 肉桂不僅能回陽救逆,還能化解毒邪。對於寒邪入侵,導致氣血凝滯、毒邪內伏的疾病,肉桂能溫陽化氣,促進血行,驅散寒毒,達到化解毒邪的目的。
回陽化毒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健脾和胃: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作用。回陽化毒湯主要用於治療寒濕疫毒所致的發熱、惡寒、無汗、脈沉等症狀。茯苓能幫助利水滲濕,祛除體內寒濕,有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回陽化毒的作用。
- 配合其他藥物,協同作用: 回陽化毒湯中其他藥物,如附子、乾薑等,具有較強的溫陽散寒作用,但容易燥熱。茯苓能起到中和藥性、緩解燥熱的作用,使藥物更加溫和,避免傷陰。同時,茯苓還能幫助健脾利濕,促進藥物的吸收和代謝,提高藥效。
回陽化毒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助藥力達邪所: 回陽化毒湯用於回陽救逆,但陽氣虛衰,脾氣不足,藥物難以達病所。白朮味甘性溫,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使藥力更易到達病竈,發揮回陽化毒之效。
- 燥濕健脾,防止濕濁阻遏: 回陽化毒湯多用於寒濕疫毒所致的疾病,白朮能燥濕健脾,清除體內濕濁,防止濕邪阻遏藥物運行,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回陽化毒湯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回陽救逆: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膀胱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助陽、散寒止痛之功效。對於陽氣衰微、寒邪入體、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症狀,附子能溫煦陽氣,驅散寒邪,恢復陽氣,使患者回陽復蘇。
- 化毒解毒:附子可溫經通絡,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抵抗毒邪侵襲。對於毒邪阻遏陽氣,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脈絡瘀阻等症狀,附子能溫通經絡,化解毒邪,減輕毒性,促進機體恢復。
回陽化毒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可以緩解方中其他藥物的毒性或烈性,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或副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地發揮療效。
- 增強療效:甘草本身具有益氣補脾、緩解疼痛、解毒抗炎等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使用,能增強回陽化毒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療寒邪入體、氣血凝滯等病症。
主治功效
回陽化毒湯
回陽化毒湯是一個中醫方劑,由人參、肉桂、茯苓、白朮、附子、甘草組成。
組成介紹:
- 人參: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 肉桂:溫陽補陽,活血通經,散寒止痛。
- 茯苓:利水消腫,健脾益氣,寧心安神。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
- 附子:溫陽補腎,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甘草:補氣益中,清熱解毒,緩急止痛。
主治:
痘疹陰液燥熱,曾經吐瀉下痢,脈象沉細微弱,手腳按理應該寒冷卻反而是發熱的,陰極將至好像有陽氣的樣子。
總結:
回陽化毒湯是一個溫陽補氣、散寒解毒的中藥方劑,具有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溫腎散寒、回陽救逆之功,常在痘疹陰液燥熱、曾經吐瀉下痢等情況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人參、官桂、茯苓、白朮、附子(制)、甘草。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回陽化毒湯,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六上。 組成:人參、官桂、茯苓、白朮、附子(制)、甘草。 主治:痘疹陰燥,曾吐瀉,脈沉弱,手足宜冷而反熱,陰極似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