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椒梅理中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益脾,緩解脾胃虛寒: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經,具有補氣益脾、健脾和胃的功效。椒梅理中湯主治脾胃虛寒,症見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人參能補脾胃之氣,溫中散寒,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有助於緩解這些症狀。
- 扶正祛邪,增強抵抗力: 人參具有扶正固本、增強免疫力的作用。椒梅理中湯所治療的脾胃虛寒,往往伴隨身體抵抗力下降。人參的加入,可以提升正氣,增強抗病能力,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椒梅理中湯方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可改善脾胃虛弱,增強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從而爲治療脾胃氣虛所致的腹痛、腹瀉等提供支持。
- 止瀉固腸:白朮能固脾止瀉,收斂腸道,減少水分流失,配合其他藥物,有效緩解因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症狀。
椒梅理中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回陽救逆之功效。椒梅理中湯主治寒邪客胃,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四肢不溫等症狀。乾薑溫中散寒,可改善脾胃寒凝,促進消化功能,緩解疼痛,達到溫中理氣之效。
二、配合藥性:椒梅理中湯中包含半夏、厚朴等辛溫之品,乾薑與之相配,可增強溫中散寒之效,並協調藥性,使藥效更佳。
椒梅理中湯中加入烏梅,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收斂止瀉: 烏梅性酸澀,入肝脾經,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濕泄瀉,或因飲食不節、寒涼侵襲導致的腹瀉,烏梅能收斂脾胃、固澀止瀉,起到緩解腹瀉症狀的作用。
二、生津止渴: 烏梅甘酸,能生津止渴,對於脾胃虛弱、津液不足所致的口渴、咽乾、舌燥等症狀,烏梅能起到滋陰生津、緩解口渴的作用。
椒梅理中湯中加入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花椒性溫,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凝滯導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花椒能有效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花椒與方劑中的其他藥材,如肉桂、乾薑等,相互配合,形成溫補脾胃、散寒止痛的功效。花椒的加入,可以更好地發揮這些藥材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椒梅理中湯」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花椒: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烏梅: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
主治功效:傷寒吐蛔
在傷寒病的過程中,患者出現嘔吐蛔蟲的症狀。
中藥方劑「椒梅理中湯」的藥材組成:
- 人參:3克
- 白朮:6克
- 乾薑:3克
- 烏梅:3克
- 花椒:3克
**用法:**將所有藥材混合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
**禁忌:**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總結:
中藥方劑「椒梅理中湯」具有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止嘔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傷寒吐蛔。方中人參補氣益氣,白朮健脾利濕,乾薑溫中散寒,烏梅固澀止瀉,花椒溫中止瀉、殺蟲。各藥合用,共奏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止嘔之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朮2錢,乾薑1錢,烏梅2個,川椒1錢(微炒)。
水煎服。1-2劑後,蛔安,即服補脾藥加使君子肉7個,或每早單服使君子肉5-6個,但須每月初旬,蟲頭向上,服之即蛔下。
方中人參用量原缺。《醫家四要》有炮薑、甘草,無干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椒梅理中湯, 出處:《會約》卷四。 組成:人參、白朮2錢,乾薑1錢,烏梅2個,川椒1錢(微炒)。 主治:傷寒吐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