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府鐵桶膏

NEI FU TIE TONG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理瀹》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37

熱/寒比例

極寒 (0.1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肺經 17%
膽經 11%
大腸經 11%
胃經 9%
腎經 7%
脾經 4%
膀胱經 4%
心經 3%
小腸經 3%
肝經
肺經
膽經
大腸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內府鐵桶膏中包含白芨,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止血生肌: 白芨性寒,味苦甘,入肺、肝經,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消腫之效。內府鐵桶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刀傷出血等症,白芨的止血生肌作用,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疼痛。
  2. 清熱解毒: 白芨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內府鐵桶膏治療的炎症感染,例如傷口感染、濕熱引起的疼痛等,也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白芨的止血生肌、清熱解毒之效,與內府鐵桶膏治療跌打損傷、刀傷出血等症的功效相輔相成,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內府鐵桶膏中包含膽礬,乃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1. 清熱解毒:膽礬性寒,味苦澀,入肝經,善於清熱解毒,對於熱毒蘊結、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2. 燥濕止癢:膽礬具有燥濕止癢之效,可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等皮膚病。

內府鐵桶膏往往用於治療濕熱蘊結、皮膚病等症狀,膽礬的加入有助於增強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

中藥方劑[內府鐵桶膏]的組成中,包含[銅綠]。銅綠在該方中起到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內府鐵桶膏是一種外用藥物,適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燒傷等症狀。銅綠能夠幫助清除傷口處的病原體,促進傷口愈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在方劑中,銅綠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然而,由於銅綠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注意控制劑量,以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內府鐵桶膏中加入白礬,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收斂止血: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脾經,具有收斂止血之效。內府鐵桶膏常用於治療外傷出血、濕疹等疾病,白礬能收斂傷口,促進血液凝固,達到止血目的。
  2. 清熱解毒:白礬亦具清熱解毒之功效,能抑制細菌生長,防止傷口感染。內府鐵桶膏中含有其他藥材,如金銀花、黃柏等,也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白礬的加入能增強藥效,使藥效更全面。

內府鐵桶膏方劑中包含鬱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鬱金性味辛苦,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內府鐵桶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而鬱金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腫痛。
  2.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鬱金亦具備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內府鐵桶膏中可能存在一些熱毒或炎症,鬱金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進一步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綜上所述,鬱金在內府鐵桶膏中發揮著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具有重要意義。

內府鐵桶膏中加入輕粉,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

輕粉為水銀的昇華物,具有強烈的毒性。在內府鐵桶膏中,輕粉的用量極微,且和其他藥材配伍使用,能夠發揮其解毒消腫、止癢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濕疹、瘡瘍等疾病。

但由於輕粉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造成不良反應。

內府鐵桶膏中包含五倍子,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收斂止血: 五倍子富含單寧酸,具有強烈的收斂作用,可使血管收縮,減少滲出,達到止血效果。對於內府出血,如胃出血、腸出血等,五倍子可有效控制出血量。
  2. 消炎止痛: 五倍子亦具有消炎作用,可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對於內府炎症,如胃炎、腸炎等,五倍子有助於消炎止痛。

因此,內府鐵桶膏中加入五倍子,可有效止血消炎,緩解內府疾病的症狀。

主治功效


內府鐵桶膏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理瀹駢文》中記載的內府鐵桶膏,主治「發背將潰、已潰者」,此處的「發背」指的是急性化膿性感染,多發生於背部,病情嚴重時可危及生命。該方劑針對發背的治療,其功效與組成藥物密切相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方中銅綠、白礬、白芨均具有清熱解毒之功,能有效控制感染,減輕炎症反應。銅綠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力強;白礬清熱燥濕,收斂止血,並能抑制細菌生長;白芨清熱止血,消腫止痛,亦可促進傷口癒合。這些藥物共同作用,能有效控制感染的蔓延,並消散局部腫脹。

二、收斂止血,促進癒合:

五倍子與白礬具有顯著的收斂止血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傷口滲液,避免感染擴散。白芨亦具止血功效,並能促進肉芽組織增生,加速傷口癒合。此三藥協同作用,能使潰瘍面迅速收斂,促進傷口癒合。

三、活血化瘀,通利經絡:

鬱金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炎症的消退和傷口的癒合。 其活血化瘀的特性,可以清除瘀血阻滯,促進局部組織的修復。

四、殺蟲止癢,防止繼發感染:

輕粉具有殺蟲止癢,解毒消腫的功效,可以殺滅傷口處的細菌、真菌等病原體,防止繼發感染,維持傷口清潔。

五、燥濕防腐:

膠礬(明礬)燥濕止瀉,解毒防腐,可以保持傷口乾燥,抑制細菌繁殖,防止傷口腐敗。

治療原理分析:

內府鐵桶膏的治療原理是通過多種藥物協同作用,綜合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收斂止血、活血化瘀、殺蟲止癢等功效,從而控制感染,促進傷口癒合。方中藥物配伍精當,攻補兼施,既能控制炎症,又能促進組織修復,最終達到治療發背的目的。 藥膏的製備方法為熬膏,使其藥物成分充分融合,並易於塗敷於患處,更好地發揮藥效。 以陳醋熬膏,也可能有助於殺菌和促進藥物吸收。 文中提到的「箍根」,亦暗示了此藥膏的應用方式,可能需要輔以適當的包紮固定,以更好地控制感染,促進癒合。

總而言之,內府鐵桶膏通過多種藥物協同作用,多角度、多層次地解決發背瘡瘍問題,是一個針對發背病症的有效方劑。其治療原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以及中藥複方配伍的優勢。

傳統服藥法


五倍1兩,炒白芨5錢,膽礬3錢,銅綠5錢,明礬4錢,鬱金2錢,輕粉2錢。
陳醋熬如膏。
調藥塗紙蓋上。瘡根自生皺紋收緊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內府鐵桶膏性寒,體質虛寒者慎用。
  • 內府鐵桶膏不宜長期服用。
  • 內府鐵桶膏服用後,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內府鐵桶膏, 出處:《理瀹》。 組成:五倍1兩,炒白及5錢,膽礬3錢,銅綠5錢,明礬4錢,鬱金2錢,輕粉2錢。 主治:發背將潰、已潰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