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碌丹散子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中含有鉛丹成分。鉛丹(Ceanothus americanus)在中醫中被視為一種具有特殊療效的藥材,其主要成分包括各種礦物質與豐富的化學成分。鉛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治療某些外感病症以及內火過盛引起的熱毒有顯著效果。由於其特殊的化學特性,鉛丹能夠幫助中和體內的過多毒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
然而,鉛丹的使用必須謹慎,因其含有重金屬成分,可能對人體造成影響。因此,將鉛丹納入碌丹散子方劑中,應遵循中醫理論,通過調和其他藥材來達到治療效果。同時,使用時需依據患者的具體症狀、體質進行辯證施治,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及療效。這種傳統與科學的結合,使得碌丹散子在中醫的應用中,有著獨特而重要的地位。
碌丹散子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之效。碌丹散子主要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等皮膚病,而白礬可以有效抑制濕氣,減輕瘙癢症狀,達到止癢目的。
- 收斂生肌:白礬亦具有收斂生肌之效,可促進皮膚傷口癒合,防止感染。碌丹散子常用於治療皮膚潰瘍、濕疹等症,白礬的加入可以加速創面癒合,促進皮膚再生。
綜上所述,白礬在碌丹散子中的加入,既能燥濕止癢,又能收斂生肌,有助於治療皮膚病。
碌丹散子中包含膽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殺菌消炎:膽礬性寒,味苦澀,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碌丹散子常用於治療濕疹、皮癬等皮膚病,而膽礬可以殺滅皮膚表面的細菌和真菌,同時起到消炎止癢的作用。
- 收斂止血:膽礬還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以幫助止住皮膚表面的滲液和出血,促進傷口癒合。對於伴有滲液的皮膚病,膽礬的收斂作用可以減輕症狀,加速恢復。
碌丹散子中包含銅綠,主要是利用其殺菌消炎的功效。
銅綠,又稱鹼式碳酸銅,是一種綠色的無機化合物,在中醫藥學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作用。其殺菌消炎的原理,可能是因為銅離子可以與細菌蛋白質結合,抑制其活性。
此外,銅綠還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對於一些皮膚病引起的潰瘍或出血,也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碌丹散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一切赤爛睑風眼」,即泛指因風熱溼邪侵襲,或脾胃溼熱上攻所致的眼瞼邊緣紅腫潰爛、癢痛流水之症。古稱「瞼弦赤爛」(近似現代瞼緣炎),多因外感風邪合內蘊溼熱,導致眼瞼氣血壅滯,化腐成膿。其症狀特點為眼瞼紅赤、糜爛滲液、痂皮黏結,或見睫毛脫落,反覆發作。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黃丹(鉛丹):
性味辛微寒,外用能拔毒生肌、收斂燥溼,古方常用於瘡瘍潰爛。其燥溼之力可減眼瞼溼爛滲液,抑菌以緩解感染。白礬(明礬):
酸澀寒,具強效收斂、燥溼止癢之功,能凝固滲出液體,減少瞼緣分泌物,並輕度抑菌防腐。膽礬(硫酸銅):
酸辛寒,有毒,但微量外用可殺蟲解毒、收斩斂瘡。其銅離子能破壞微生物酶系統,抑制細菌、真菌生長,針對眼瞼溼爛合併感染。白鱔(疑為「白堊」或「白芷」之誤):
若為「白堊」(高嶺土),則取其吸附溼濁、緩和刺激之效;若為「白芷」,則辛溫祛風燥溼,改善局部氣血滯瘀。此處暫以「白堊」解,以契合外洗方收斂之用。銅青(鹼式碳酸銅):
微毒,能腐蝕惡肉、殺蟲斂瘡。與膽礬協同增強抗菌化腐之力,針對瞼緣糜爛久不癒者。
全方作用機理推論:
本方以「煅製」降低礦物藥毒性(如黃丹、膽礬),集中藥效於局部。諸藥合用,以「清熱解毒、燥溼斂瘡」為主,輔以「殺蟲止癢」。其配伍特點如下:
- 礦物藥為主:利用重金屬離子(銅、鉛)的抑菌與蛋白凝固作用,直接清除瞼緣溼熱腐穢。
- 收斂生肌:白礬、黃丹共奏收斂之效,減少滲出,促進潰面癒合。
- 外治直達病所:以沸湯泡洗,藉藥液溫度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輔助藥物滲透,清潔瘡面。
此方體現中醫「溼熱腐爛,當斂當清」的治療思路,適用於急性瞼緣炎或慢性潰瘍偏實熱證者,然因含毒性成分,當嚴格控制劑量與用法(註:此處依題意不列注意事項)。
傳統服藥法
黃丹半錢,白礬半錢,膽礬半錢(一處煅過),白鱔2錢,銅青2錢。
上為細末。
每服半錢,沸湯泡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內服宜慎。
相同名稱方劑
碌丹散子, 出處:《普濟方》卷七十三引《衛生家寶方》。 組成:黃丹半錢,白礬半錢,膽礬半錢(一處煅過),白鳝2錢,銅青2錢。 主治:一切赤爛瞼風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