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光散

DI GUA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8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肺經 14%
脾經 14%
膀胱經 14%
大腸經 14%
膽經 12%
肝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滌光散方中含有白礬,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燥,善於收斂,可抑制皮膚過度分泌,並能吸附濕氣,減輕濕疹、皮炎等皮膚病的瘙癢症狀。

二、 殺菌消炎: 白礬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殺滅皮膚表面的細菌,減少感染,促進傷口癒合。此外,白礬還可收斂毛孔,減少油脂分泌,進一步控制炎症。

總之,白礬在滌光散中發揮了燥濕止癢、殺菌消炎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濕疹、皮炎等皮膚病。

中藥方劑「滌光散」的組成中包含銅綠,是因為銅綠具有強效的解毒和抗炎作用。銅綠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改善由毒素引起的症狀,例如皮膚炎和慢性炎症。其主要作用是解毒、消炎,幫助方劑處理毒素和炎症相關問題。銅綠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在解毒和抗炎方面的效果更加顯著。

主治功效


滌光散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 白礬: 收斂止血、解毒殺蟲。
  • 銅綠: 消炎殺菌、化痰止咳。

古代功效主治:

目疾,屢服寒涼藥不癒,兩眼蒸熱,如火之熏,赤而不痛,滿目紅絲,血脈貫睛,瞀悶昏暗,羞明畏日;或上瞼赤爛,或冒風沙而內外眥皆破。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滌光散主治的眼疾,表現為「兩眼蒸熱,如火之熏」,且「屢服寒涼藥不愈」,提示病機並非單純的實熱,可能與熱毒鬱結、氣血運行不暢有關。

  • 白礬: 具有收斂、解毒、殺蟲的功效,可以針對「滿目紅絲,血脈貫睛」、「上瞼赤爛」、「內外眥皆破」等症狀,起到收斂止血、清除局部熱毒的作用。
  • 銅綠: 具有消炎殺菌、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針對眼部炎症,清除病原,緩解「赤而不痛」的症狀。

古文特別指出此方「洗之立效」,意指該藥使用方法以外用為主。所以,可以推測古文指的「滌光散」並非內服的藥方,而外用的洗劑,通過直接作用於患處,達到清熱解毒、消炎殺菌的效果。方中兩味藥物均具有較強的收斂和抗炎作用,符合外用藥的特點,因此可以有效緩解眼部紅腫、熱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狀。由於古文沒有明示該藥為外用或內服,此處只能推測。

綜上所述,滌光散主要通過白礬和銅綠的清熱解毒、消炎殺菌、收斂止血作用,治療因熱毒鬱結所致的眼部疾病,特別是對於那些使用寒涼藥物無效的患者,具有較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枯白礬5分,銅青3分。
上為末。
水和藥,瓷器盛,重湯煮3-5沸。隔紙蘸洗,日3-5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滌光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九。 組成:枯白礬5分,銅青3分。 主治:目疾,屢服寒涼藥不癒,兩眼蒸熱,如火之熏,赤而不痛,滿目紅絲,血脈貫睛,瞀悶昏暗,羞明畏日;或上瞼赤爛,或冒風沙而內外眥皆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