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燕丹

LU YAN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5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膽經 14%
肺經 14%
脾經 14%
膀胱經 14%
大腸經 14%
肝經
膽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1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綠燕丹]的組成中,包含[銅綠]。銅綠在該方中起到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綠燕丹是一種外用藥物,適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燒傷等症狀。銅綠能夠幫助清除傷口處的病原體,促進傷口愈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在方劑中,銅綠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然而,由於銅綠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注意控制劑量,以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綠燕丹是一種知名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白礬。白礬,在中醫中被稱為鉛礬,具有特殊的藥理作用。其主要成分為硫酸鋁鉀,具有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的功效,這使得它在綠燕丹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這款方劑常用於治療由於內熱引起的各種症狀,如喉嚨腫痛、口舌生瘡等。因此,白礬的清熱解毒特性能夠有效緩解這些症狀,提升整體療效。

此外,白礬還能收斂止痛,對於一些因外傷或內服藥物所造成的腫脹、疼痛等症狀,有著良好的改善效果。綠燕丹中白礬的配伍不僅增強了方劑的療效,還能使其他中藥材的功效得到更好的發揮。綜合來看,白礬在綠燕丹的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使其成為一個有效的治療選擇。

綠燕丹方劑中加入土燕窩泥,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潤肺,止咳化痰: 土燕窩泥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它能潤燥止咳,對因燥熱引起的咳嗽、痰少粘稠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土燕窩泥還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一些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腔潰瘍等症狀,加入土燕窩泥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綜上所述,綠燕丹方劑中加入土燕窩泥,是為了增強其滋陰潤肺、止咳化痰以及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使其更好地治療相關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綠燕丹」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小兒蟮拱頭

組成:

  • 銅綠
  • 白礒 (根據古文內容,此處應為柏油)
  • 土燕窩泥

功效:

  • 銅綠: 消炎、止痛、解毒、殺菌
  • 柏油: 根據古文描述,此方中柏油用於熬製成膏,推測具有去腐生肌、消腫止痛之效。
  • 土燕窩泥: 滋陰、潤燥、補虛、養顏

治療原理分析:

「蟮拱頭」是一種古代病名,根據其症狀描述,可能類似於現代醫學的淋巴結炎或某些皮膚感染性疾病,表現為局部腫脹、疼痛等。

綠燕丹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方面:

  1. 消炎殺菌: 銅綠具有強效的消炎、解毒、殺菌作用,可直接針對病灶,抑制炎症反應,清除病原體。
  2. 去腐生肌: 柏油經熬製後,可能具有去腐生肌、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加速局部組織修復。
  3. 滋養調理: 土燕窩泥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能有助於緩解局部紅腫熱痛的症狀,並促進受損組織的恢復。
  4. 外用直達病灶: 該方劑採用外用塗抹的方式,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可以更直接地發揮療效,且避免了口服藥物可能產生的全身副作用。

綜合分析:

綠燕丹通過銅綠的強力消炎殺菌作用,結合柏油的去腐生肌和土燕窩泥的滋養調理,針對小兒蟮拱頭的病因病機進行治療,達到消腫、止痛、促進組織修復的目的。該方劑採用外用塗抹的方式,使藥效更直接地作用於患處,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治療方法。

注意: 古文所載的「白礒」與現代常見的「白礒」不同,此處應為「柏油」。

傳統服藥法


柏油、銅綠、生礬、燕窩泥。
取多年柏油,入銅勺內熬滾去滓,再入銅綠、生礬、燕窩泥調勻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綠燕丹, 出處:《種福堂方》卷四。 組成:柏油、銅綠、生礬、燕窩泥。 主治:小兒蟮拱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