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注湯

LIU ZH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肝經 15%
胃經 14%
大腸經 13%
心經 9%
脾經 7%
膀胱經 6%
腎經 5%
小腸經 2%
膽經 1%
肺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腎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流注湯中加入土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土茯苓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功效,可針對流注所致的熱毒蘊結、濕邪阻滯,起到清熱解毒、利濕排毒的作用。
  2. 專治濕熱下注:流注病症多由濕熱下注所致,土茯苓善於清熱利濕,並能祛除濕邪,使濕熱之邪從下焦排出,從而達到治療流注的目的。

總之,土茯苓在流注湯中起到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作用,針對濕熱下注病症有良好療效。

流注湯中加入龍膽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龍膽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利濕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抑制因熱毒蘊結所致的發熱、口渴、小便短赤等症狀,與流注湯主治的濕熱下注、筋骨疼痛、小便不利等症狀相符。
  2. 利濕通淋: 龍膽草入肝膽經,能利濕通淋,清利下焦濕熱,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濕熱下注所致的疼痛和痺痛等症狀。

因此,龍膽草在流注湯中發揮著重要的清熱瀉火、利濕通淋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組成藥效協同的整體,達到治療目的。

流注湯中包含川貝母,主要由於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流注湯所針對的熱痰壅肺、咳嗽氣喘等症狀。
  2. 宣肺利咽: 川貝母能宣肺利咽,有助於解除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配合流注湯其他藥物,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喉嚨不適。

因此,流注湯中加入川貝母,可以起到清熱化痰、宣肺利咽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流注湯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原因有二:

一、袪風止痙: 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袪風止痙、散結消腫之效。流注湯主要針對風邪入絡,經絡痺阻所致的肢體麻木、抽搐、疼痛等症,而白僵蠶可有效驅散風邪,解除經絡痺阻,改善肢體痙攣。

二、化痰通絡: 白僵蠶亦能化痰通絡,對於因痰濁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亦有治療作用。流注湯中亦含有其他化痰通絡藥物,與白僵蠶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流注湯中加入金銀花,主要考量其清熱解毒的功效。

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咽痛、口渴、鼻塞等症狀,以及熱毒壅盛的瘡瘍腫毒,均有較好的療效。流注湯用於治療溫熱病,症見發熱、口渴、脈數等,金銀花可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治療目的。

流注湯中加入槐花,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止血: 槐花性涼,味苦,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功效。流注湯主要用於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鼻衄、吐血、尿血、便血等。槐花可以清熱涼血,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管脆性,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
  2. 利濕通淋: 槐花亦具利濕通淋之效,可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淋痛等症。流注湯中加入槐花,不僅能止血,還能促進尿液排出,減輕水腫,起到利水消腫的作用。

流注湯中包含五倍子,其主要原因為:

  1. 收斂止血: 五倍子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能緊縮血管,減少出血。流注湯主要用於治療外傷出血、創傷感染,五倍子可以幫助止血,減少感染風險。
  2. 消腫止痛: 五倍子亦具消腫止痛作用,能減輕傷口周圍的腫脹和疼痛。流注湯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五倍子的消腫止痛效果能緩解患者的痛苦。

此外,五倍子還有抗菌消炎的功效,能進一步抑制傷口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流注湯中加入橘紅,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大作用:

  1. 疏散風寒,理氣止咳: 橘紅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理氣止咳的功效。對於因風寒侵襲肺部,導致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橘紅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宣肺降氣,化痰止咳: 橘紅具有宣肺降氣的作用,可以使肺氣宣暢,痰液易於排出。對於痰多粘稠、咳痰不爽的患者,橘紅可以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

因此,流注湯中加入橘紅,可以有效地治療風寒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流注湯方劑中包含防己,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 疏散風寒,利水消腫: 防己性味辛寒,入膀胱經,具有疏散風寒、利水消腫的功效。流注湯治療的是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導致水液停滯,出現肢體浮腫、疼痛等症狀。防己在此方中,能夠疏散風寒,促進水液代謝,減輕水腫。

二、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防己與流注湯其他藥物如桂枝、芍藥等,配合使用,能更有效地發揮治療作用。例如,防己的利水消腫作用與桂枝的溫經散寒作用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疏通經絡,促進水液代謝,達到治療目的。

流注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散寒:流注湯主治風寒濕痹,而防風性溫,善於祛風散寒,可驅散經絡中的寒邪,減輕痺痛。

2. 通絡止痛:防風亦有通絡止痛之效,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症狀,達到止痛的目的。

因此,防風在流注湯中起著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風寒濕痹。

流注湯是中醫中常用的一種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泌尿系統的疾病,如尿路感染和尿閉等症狀。其組成中包含木通,這一成分的使用有其特定的原因。

首先,木通具清熱利尿的功效,能有效促進尿液的排出,幫助消除體內的濕熱積聚。當人體出現尿頻、尿急等症狀時,往往與濕熱有關,木通可以協助清理這些有害的物質,達到舒解症狀的目的。

其次,木通還具有通行經絡的作用,可以幫助其他藥材的有效成分更好地發揮功效,增強整個方劑的療效。同時,木通能夠協調其他藥物的功能,使流注湯的整體組成更加和諧。

總的來說,木通作為流注湯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僅能夠針對病症進行有效治療,還能提高方劑的整體效果,是整個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流注湯中含有甘遂,主要是利用其峻下逐水之功效。甘遂性寒,味苦辛,入肺、腎經,具有瀉水逐飲、消腫散結的功效。在流注湯中,甘遂與其他藥物配伍,可有效地清除體內水濕,達到治療水腫、腹水、痰飲等疾病的目的。

然而,甘遂毒性較大,故需慎用,一般需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以減輕其毒性,並嚴格控制用量。臨牀應用中,需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選擇適當的藥物劑量,並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流注湯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其通利水道消腫止痛的功效。

皁莢味苦、甘,性寒,入脾、胃、大腸經。其性寒涼,可清熱解毒,並能利水消腫,對於水腫、腹水等病症有較好療效。同時,皁莢也具有通便的作用,可潤腸通便,改善便祕等症狀。

在流注湯中,皁莢與其他藥材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疏通經絡,利水消腫,消炎止痛,從而達到治療水腫、腹水、濕熱等病症的目的。

主治功效


流注湯,為中醫傳統方劑,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滲濕、清熱瀉火等功效,主治濕痰流到某個部位,腫脹而沒有確定的形狀,皮膚顏色沒有變化,時間久了不治療,就會發熱化膿,還沒破的。

  1. 川貝母:

    • 性味:甘、苦、微寒
    • 功效: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
  2. 防風:

    • 性味:辛、微苦,溫
    • 功效: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
  3. 甘遂:

    • 性味:大寒,大苦
    • 功效:攻逐水停,通利二便。
  4. 槐花:

    • 性味:甘、苦,寒
    •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
  5. 白僵蠶:

    • 性味:辛、寒
    • 功效: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
  6. 金銀花:

    • 性味:甘、寒
    • 功效: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
  7. 橘紅:

    • 性味:辛,溫
    • 功效: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
  8. 龍膽草:

    • 性味:苦,寒
    • 功效:清熱燥濕與清熱瀉火。
  9. 木通:

    • 性味:甘、微苦,微寒
    • 功效: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
  10. 土茯苓:

    • 性味:甘、淡
    • 功效:清熱解毒、清熱瀉火、強筋骨、解毒、利水滲濕、祛風除濕、健脾胃、清熱利尿等。
  11. 皁莢:

    • 性味:苦、溫
    • 功效: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
  12. 防己:

    • 性味:苦、辛,微溫
    • 功效: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
  13. 五倍子:

    • 性味:澀、微溫
    • 功效:清熱解毒、止血、止瀉、止咳化痰、固澀收斂、固表止汗等。

總結:流注湯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滲濕、清熱瀉火等功效,主治濕痰流到某個部位,腫脹而沒有確定的形狀,皮膚顏色沒有變化,時間久了不治療,就會發熱化膿,還沒破的。

傳統服藥法


上茯苓(刮去皮,打碎)4兩,龍膽草2錢,貝母3錢,僵蠶3錢,銀花3錢,槐花3錢,五倍子3錢,橘紅1錢,防己1錢,防風1錢,木通1錢,甘遂7分,皂角子9個。
虛弱,加石斛、苡仁;痰在頭頂、胸,加夏枯草;在脊背,加羌活;脅肋,加柴胡;在肚腹,加赤芍、澤瀉;在臂,加獨活;在腿腳,加木瓜、牛膝;已破頭者,只服4-5劑,隨服十全大補湯加川
水3碗,煎3大鐘。每日早、中、晚各熱服1鐘,痰在上,食後服;在下,食前服。
方內有甘遂,忌甘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化膿性關節炎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流注湯, 出處:《仙拈集》卷四引《顧體集》。 組成:土茯苓(刮去皮,打碎)4兩,龍膽草2錢,貝母3錢,僵蠶3錢,銀花3錢,槐花3錢,五倍子3錢,橘紅1錢,防己1錢,防風1錢,木通1錢,甘遂7分,皂角子9個。 主治:濕痰流往,漫腫無頭,皮色不變,久而不治,則發熱作膿,未破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